书城文学浪漫是情场的官僚主义:鲍尔吉·原野幽默散文选
6489700000074

第74章 健身纲要

天下的事情,大多可以分为两种:有人吃荤,有人茹素;有人昼寝——像被孔子斥责过的弟子宰予一样,有入夜伏;有人赚钱,有人惜身。惜身用现今的话说叫强化健康意识。所谓“两种”,不妨像理论物理学家剖析分子、原子、中子、质子及纳米(宜称纳子)一样长长地搞下去。两种之间,既有对立,也会重合,当然这不过是一个说法。下面要讲的是惜身之人亦可分成两种。

一种好药,好是动词,重视、崇敬、迷信俱备,楚王好细腰之如也。好药既有传统道家的诱惑——中国人无论多么儒家法家,其实不能摆脱道家浸润,又有对科技声威的推重。且听:“笨乙派酸”、“氟青米呱”,洋风一吹,服不服?自然伏服。酸与呱乃产生于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科技昌明之现代产业大厦之上,比葛洪(281-341有人说他现今还活着)在葛岭搞的丸散切实得多。此为惜身之一种,命从药来,药从钱来,或由公费医疗而来。另一种,叫尚动。动乃一切天地水陆健身行为之简称,洋从高尔夫,土如大秧歌,俗称锻炼,借了一个铁匠铺即冶金业的称谓。外在的筋骨皮拉动内在的心肝肺,苟日新,日日新。尚动者一般不好药,并且轻蔑药。认为人既然叫做动物,常常动一动,百病不治自愈。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免疫学家托马斯·刘易斯就赞成这派观点。他说其实你不知人的免疫系统(守护健康之御林军、大内、宪兵、武警、海关、廉署之总称)有多么强大犀利,比世上任何一家药厂都高明,广泛生产所有的呱、酸、素、必治与必得、灵、宁、清,越锻炼越厉害。不锻炼则要领教药厂药房之厉害。

接下来要说什么呢?说有这么一种人,健康理念已经尚动,但不知怎么动才成功。思想摇摆,四处打探。今天跟甲学三式太极拳(至少缺21式),明天随乙练倒立(此法具有缓解腰椎颈椎病之效用),后天买一把红绸跳仪态万方之民族舞。按说上述种种都属嘉懿之举,但毛病出在习练之人苦无运动效果。最后肥没减(因为太张罗,略增),病未去(没到去的时候),技不精(精不了),功难成(成了多动症)。

这事咋说呢?下面不妨分述,使之显出条理。

一、(也有人说其一)锻炼与积累。运动对身体所产生的变化,如树木在生长中的变化。谁也看不见树的生长,但树的确在长。有人说树在夜里生长,我于月夜凝视某树多时,未见其长。但树即使在我凝视之时也在长,此乃常识。若有三年即1095日专一的锻炼,足使故人重逢发出感慨,宛如大将军桓温目击,慨叹树犹如此。其实不止三年的锻炼(有氧运动),三年的所有行为都使人发生变化,吸毒三年,大笑三年,吃黄豆三年,唱卡拉OK三年,练柳体大字三年、欧体小字三年,都让一个人产生别人及自己看得到的变化,即如一九五七年那篇著名社论所言:“事情正在发生变化”。那么,最少需要多长时间呢?这是刚刚投入锻炼之人最爱问的问题,我称之为蠢话。没法跟他(她)们说。说“两年零11个月”,像抬杠。健身如果太功利,太计较就不要练了。就健康及长寿而言,是三年以上、奋斗终身的功业,怎么好说几年怎样呢?

二、锻炼与乐趣。不练的人常夸赞锻炼的人“有毅力”,像夸赞一项美德。但你问那些锻炼分子,天天早起,日日流汗,是靠毅力吗?他们闻此多会扭捏微笑,像多么谦逊。对他们而言,动力已不是毅力,而在习惯。心理学将“习惯”称为人类行为中神奇的、不可思议的一种内心程序。对运动狂来说,锻炼不需要毅力,不锻炼才需要毅力,像戒毒一样,“折杀我也”。而锻炼从初始到习惯,这一段需要毅力。所谓毅力取决于你是否了解自己、看重自己、信任自己。当“毅力”把接力棒传给“习惯”之后,乐趣诞生。即有乐趣,何劳毅力,像孙悟空一般,玩耍而已。

其三、锻炼与功效。不能指望运动包医百病。医院还分内外妇儿,锻炼也不好说跑第一圈治牙疼,第二圈防尿炕。当你抱着治愈疝气的信念投身运动之时,气还在疝,但血脂下降,口臭减轻,不也很好吗?这是锻炼包括上帝对人的仁慈。

最后,或问什么项目最好。这个问题也是蠢话。什么都好,只要适合自己,但需持之以恒。我老家一位物理教师活到84岁,面如56岁,其健身项目是上街专走马路牙子,闪展腾挪,腰肢灵活似印度恒河弥猴。这其实没啥,他在马路牙子上走了30多年,谁走30多年均如印度弥猴。打30年太极拳身如劲松,搞30年冬泳形同铁塔,嚼30年槟榔开口一笑,活像黑齿老妖,道理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