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麻辣近代史:1885—1905
6447500000058

第58章 珍妃:光绪最喜欢的女人

宫女的意义就是奴隶,一个女孩子一旦进入宫廷,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进坟墓。在入宫之前,一切都能自己做主,入宫之后,身子是皇上的,命运则是被皇上、比自己地位高的妃子、太监所左右,稍有不慎,就会卷入宫廷斗争,甚至有性命之虞。当然,其中既幸运又有娴熟的政治斗争手腕,且容貌美艳者,会在宫女中脱颖而出,最终做到皇后,生下皇子,母以子贵,在享尽荣华后逝去。不过,绝大多数宫女都无缘跟皇上一起在御榻之上颠鸾倒凤,而是在默默无闻中成为半老徐娘,韶华已逝时被逐出皇宫,落到另外一批相同性质的主子手里。当然,这个结局比起那些卷入宫廷斗争而死的人来说,已经算好的了。而珍妃正是卷入宫廷斗争最终惨死的一个女人。

珍妃(1876—1900)皮肤白皙无瑕,五官清秀俊美。1888年她13岁,与姐姐同时被封为嫔。

她喜欢新生事物,喜欢过无拘无束的潇洒生活,对宫中的尔虞我诈、钩心斗角极为反感。由于慈禧的限制,光绪总共只有三个女人,珍妃外向活泼、善解人意,还会琴棋书画,为光绪所喜。1895年她被晋封为珍妃,这年甲午战败,珍妃对光绪说:“大清立国这么久,物阜民丰,国力雄厚,为何现在却被外国欺负?臣妾以为大清到了思变的时候了。万岁爷您一味仰仗科举选拔人才,招的都是书呆子,除通晓孔孟外,别无长处,真正有才能的人只好屈居人下,默默无闻。就以日本为例,原来也是被西方凌侮的,而今竟跻身列强之中,反过来欺负我大清。我朝自万岁爷登基以来外患频仍,江河日蹙,甲申年我们输给法国(中法战争),中俄伊犁交涉我们又输给俄国,现在又败给日本。可以说每有一次对外交涉我们就要委曲求全一次。目前,北方有俄国虎视,辽东有日本窥伺,西南有英法蚕食,我朝再不振作,江山社稷就会不保。万岁爷您可就无颜见列祖列宗了,您可就愧对天下的百姓了呀!”

她还曾说:“想当年越王勾践在弹丸之地遭强敌吴国侵凌,兵败国亡,自己也当了俘虏,但他卧薪尝胆,明耻教战,二十年后终于打败吴国,血洗亡国之耻,成千古美谈。陛下今日乃泱泱大国万乘之主,人口又为世界之冠,只要皇上潜心求治,何愁无中兴之望?为政之道第一是要有人才,现在皇上孤立无援,没有人辅佐您,所以事事被掣肘,难成大业。但只要陛下选拔英才,把真正公忠体国的有志之士集合到皇上身旁,那么陛下的壮志就可实现,国家黎民也就有厚望了。”珍妃的见识使光绪更加另眼相看。由于光绪与她亲热,使慈禧给光绪选的隆裕皇后嫉恨不已,她向慈禧告状,使得慈禧也与珍妃结怨。

珍妃喜欢照相,还暗中指使一个太监在东华门外开了一个照相馆,此事被慈禧得知,慈禧把照相馆查封,把太监打死。按规矩妃子只能坐四人抬的轿子,但光绪赏给珍妃坐八抬大轿,被慈禧得知,大怒,将轿子砸了。

珍妃也干过不光彩的事——卖官。她卖官最出格的一次是任命一个叫玉铭的人当四川盐法道,这个差使是个肥差,光绪特意“关怀”了一下,一“关怀”就出事了。他问:“你以前在哪里当差呀?”玉铭没当过官,又不会说话,张嘴就说:“奴才在木器厂当差。”话一出,满朝文武都乐了,原来又是个“特任”的官。光绪脸上也挂不住了,叫玉铭将履历写来,玉铭跪在地上,汗流浃背,只在纸上画了歪歪扭扭几条杠。新任四川盐法道竟然不识字,舆论哗然。于是有大臣弹劾珍妃卖官鬻爵,并把此事捅给慈禧,慈禧把珍妃叫来,说珍妃干预朝政,珍妃说就你没干预朝政,慈禧大怒,将珍妃当众杖责。

“戊戌变法”时珍妃坚决支持光绪变法,为光绪出谋划策,尤其在精神上给光绪巨大支持。这一点是慈禧最不能容忍的,也为珍妃悲惨的结局种下祸根。1900年8月13日,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珍妃被害,那么她是怎么死的呢?

《宫女谈往录》记载慈禧回北京后说:“我当时并没把珍妃推到井里,只是在气头上说不听话就把她扔井里,是崔玉贵逞能把珍妃推下去的。”

慈禧说的对吗?让我们还根据此书,还原一下。

故宫里已听得见炮声了,慈禧:“洋人要打进城了,外头乱糟糟,谁也保不定怎么样,我们要避一避,带你走不方便。”

珍妃:“您可以避一避,可以留皇上坐镇京师,维持大局。”

慈禧:“你死在临头,还敢胡说?”

珍妃:“我没有应死的罪。”

慈禧:“不管你有罪没罪都得死!”

珍妃:“我要见皇上一面,皇上不让我死!”

慈禧:“皇上也救不了你,把珍妃扔到井里,来人哪!”

珍妃的眼里含着泪水,她满怀深情地望了一眼故宫外的漫天烽火,她想到了大清国的结局,她挣扎着被带到井边,大呼:“皇上,来世再报恩哪!”随着“扑通”一声,珍妃被推到了井里,一缕芳魂香消玉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