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麻辣近代史:1885—1905
6447500000059

第59章 荣禄:把阴谋玩到登峰造极的人

荣禄(1836—1903),字仲华。1860年荣禄在“辛酉政变”时为慈禧护驾,立下大功,从此受重用。

《十叶野闻》记载一个广东人献给慈禧一个石屏,慈禧要赏知县,荣禄说:“不可,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何况官呢?现在他进献石屏就赏知县,今后要有人进献比石屏贵重的东西我们赏什么呢?”可见荣禄是有见识的。

在人们印象中荣禄是顽固守旧派,那么是这样吗?不完全是,荣禄长期参与清国政治决策,1894年甲午战争后,荣禄对于清国所处险恶局势有清醒的认识,他在奏折中说:“国家自旧岁失驭东洋,示弱天下,环瀛列国,窥我虚实,不循约章,不守公法,乘间抵隙,肆意要求,拒之不能,争之不听。时事艰难,于斯已极。”由此,荣禄有了变法的想法。

1898年“戊戌变法”时,袁世凯拜访荣禄,袁世凯走后,荣禄说:“此人有大志,我在尚可驾驭,我死后就难说了。”

早在光绪任命林旭等四人在军机章京上行走时,荣禄就致信林旭,主张变法改革以补偏求弊下手,不应该一上来就全面改革。戊戌政变后荣禄在一封给伊藤博文的信件中,认为中国应以整军丰财、力图自强为急务,但中国“积习相仍,骤难移易。譬之起虚弱而仁痿痹,辅以善药,效虽缓而有功;投以猛剂,病未除而增剧”。而且荣禄认为“中国非变真不可为也”,但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变法次序,决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一下子就翻了天。

戊戌政变后,在慈禧等人密谋废光绪时,慈禧死党徐桐来找荣禄,征求他的意见,把废帝的折子给荣禄看。荣禄看完后说:“啊呀,肚子疼得厉害,刚才我正在厕所,听说您来提裤子赶紧出来,现在又疼了。”荣禄去了厕所,半天不出来,当时天冷,徐桐坐在火炉边烤火,荣禄出来后说:“刚才我没看明白,我再看一下。”荣禄假装没拿住,把折子掉进火炉里,徐桐说:“这折子太后都看过,现在命你看,你安敢如此?”荣禄:“我知道太后肯定不愿这么做。”徐桐:“这就是太后的意思。”荣禄:“我马上见太后,果真是太后的意思,我一人认罪。”徐桐怏怏而去。荣禄见慈禧后说:“各国都承认光绪帝是主子,如果废帝,老佛爷就输了。老佛爷辛苦几十年,名誉被各国尊仰,现在冒险废帝万万不值,如果惹出大变,奴才死不足惜,所心痛的是我的圣明的太后呀!”慈禧动摇了,加上两江总督刘坤一上奏说:“君臣之分已定,中外之口难防。”最终慈禧没有废光绪。

1900年义和团事起,八国联军侵华,荣禄说:“都城内数万义和团来去就像蝗虫一样,老天爷造孽,还能怎么办呢?”《奴才小史》记载荣禄在德国克林德被害后派人告诉各国使馆,让他们谨慎防范,又暗中给使馆粮食,以为日后留余地。

慈禧让荣禄负责对各国作战,并让他对各国使馆开炮。荣禄麾下负责炮击使馆的天津武备学堂毕业生张怀艺颇有文化,不想违背国际公法,但不开炮又是抗旨,他陷入了两难境地。他找到了荣禄,要他写有开炮命令的字条,以便今后洋人追究责任时都推到荣禄身上。但荣禄也不傻,他死活不给,张怀艺软磨硬泡,荣禄说:“横竖炮声一响,里边(皇宫)是听得见的。”张怀艺立即明白了,这句话听上去模棱两可,却又点到了实质,荣禄没说不准开炮,也没下令开炮,他只说大炮射击后发出的声音——只要太后听见就是全部了。张怀艺认真测算了炮位,对使馆空地打了五六百下,未伤洋人一人。此后张怀艺拿这句名言当座右铭,后来官运亨通,先当安徽巡抚,清朝灭亡后当山东督军,徐世昌时期当参谋总长。荣禄一句话让他受用终身。

荣禄当着慈禧一套背着慈禧一套的做法还是被慈禧知道了。1903年荣禄死后,内廷根据重臣一死就停止奏音乐的惯例撤乐,慈禧不高兴,她说:“何故如此?荣禄死了我就不吃饭了?”

英国人办的《北华捷报》说:“荣禄能尽大臣的职分,颇有风度,通情达理,可堪大用。他以全力阻止义和团暴行,但没人听他的,纵观慈禧掌权50年,有治世才能又能赤心报国的只有曾国藩(不全,还有左宗棠和李鸿章),除他外就是荣禄了。当时满洲贵族都倒行逆施,既残暴又虚弱,只有荣禄是个例外。荣禄是慈禧最忠的大臣,也是最有见识的参谋。”此评论对荣禄虽多溢美之词,但也有一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