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小窗幽记(上)
6377500000050

第50章 贫不足羞,贱不足恶

“原文”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贱不足恶,可恶是贱而无能;老不足叹,可叹是老而虚生;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无补。

“译文”

贫穷并不是值得羞愧的事,值得羞愧的是贫穷却没有志气;地位卑贱并不令人厌恶,可厌恶的是卑贱而又无能;年老并不值得叹息,值得叹息的是年老时已虚度一生;死并不值得悲伤,可悲的是死时却对世人没有任何益处。

“赏析”

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尊敬,不是看其贫贱还是富贵,而主要是看其品德操行如何,贫不失志,贱而有能,那么也是可敬的。

汉代人王章,家境贫困,地位也很低贱,生重病又没有衣被,就睡在牛草堆中,哭泣着与妻子道别,他的妻子怒斥他说:“满朝廷的人谁能超过你的学问,不思进取,反而哭泣,有什么用!”后来王章立志振作而起,果然做了京兆尹。所以能通过立志和充实自己改变贫贱的命运也是值得尊敬的。年老与死都是人生的必然历程,更不值得叹息,关键是要做以社会有益的事,在临死时,可以自豪地说:我这一生没有虚度,做出了一些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事,那么还有什么值得叹息和悲衰的呢!

“故事”

蒙袂不食嗟来之食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互相征战,老百姓生活困难。这一年,齐国大旱,天上一连几个月都没下一滴雨。田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穷人吃完了树叶吃树皮,吃完了草苗吃草根,眼看着一个个都要被饿死了。

可是富人家里的粮仓堆得满满的。有个富人名叫黔敖,看着穷人一个个饿得东倒西歪,他就拿出点粮食给灾民们,但又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样子。

他把做好的窝头摆在路边,施舍给过往的饥民们。每当过来一个饥民,黔敖便丢过去一个窝头,并且傲慢地吆喝:“叫花子,给你吃吧!”

当过来一群人,黔敖便丢出几个窝头,让饥民们互相争抢。黔敖在一旁十分开心,觉得自己是活菩萨转世。

这时,有一个瘦骨嶙峋的饥民蒙袂走过来。只见他乱蓬蓬的头发,衣衫褴褛,脏兮兮的脚上,用草绳绑了一双破烂不堪的鞋子。

蒙袂一边用破旧的衣袖遮住面孔,一边摇摇晃晃地迈着步,由于几天没吃东西,他仿佛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走起路来东倒西歪的。

黔敖看见这个饥民的模样,特意拿了两个窝头,还盛了一碗汤,对着蒙袂大声吆喝着:“喂,过来吃!”

蒙袂像没听见似的,没有理他。黔傲又叫道:“嗟!听到没有?给你吃的!”

只见那饥民蒙袂突然精神振作起来,瞪大双眼看着黔敖说:“收起你的东西,我宁愿饿死,也不愿吃这样的嗟来之食!”

黔敖万万没料到,饿得这样摇摇晃晃的饥民,竟然还保持着自己的人格尊严。顿时满面羞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