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小窗幽记(上)
6377500000048

第48章 身在事外,宜悉利害

“原文”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译文”

议论事情的人本身不直接参与其事,应该弄清事情的利害得失;办理事情的人本身就处在事情当中,应当放下对于利害得失的顾虑。

“赏析”

对事物有议论资格的人,一定要充分考虑事情的利害得失,从各方面加以论证。因为这些考虑也许会作为决策的参考,如果考虑稍有失误,轻者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障碍,重者也许会造成大的损失。如果是指挥一场战斗,那么指挥员就应该将战斗双方的实力对比、地形的利弊,战斗中可能会出现的影响战斗进行的意外情况都考虑清楚,才能作出决策。而直接参与其事的人,就要放下有关利害得失的包袱,轻装上阵,将决策者的意图贯彻好,以打赢这场战斗为目标,如果执行战斗的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那怎么能协调一致去赢得这场战斗呢?

“故事”

飞将军李广

李广,陇西成纪人,汉朝初期名将。

当时,汉朝主要的边患是北方匈奴的入侵。李广为抗击匈奴,几乎一生全都在疆场上度过。他热爱祖国,英勇杀敌,为保卫边疆安全,立下汗马功劳。

公元前166年,匈奴又一次大规模入侵边疆,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攻打匈奴。他精通骑马射箭,杀死和俘虏了很多敌人,因有功,被选拔出来做汉朝皇帝的卫兵。到汉景帝即位时,派李广做陇西都尉,后来调做骑郎将。吴楚等七国叛乱的时候,李广担任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去讨平叛乱;在昌邑城下夺得了敌军的帅旗,李广立了功,出了名。

匈奴又一次大规模地侵入上郡,皇帝派亲信的宦官到李广部下受军事训练,参加抗击匈奴的战争。有一天,这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去刺探军情,忽然遇见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打起来。那三个匈奴人扭转身来射伤了宦官,把几十名骑兵也差不多全杀光了。

这名宦官跑回来告诉李广,李广说:“这匈奴人一定是射雕的猎手。”立刻带领100多名骑兵追过去。李广命令手下骑兵散开分两翼包围过去,自己搭弓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一问,果然是匈奴的射雕猎手。

李广他们刚把这位匈奴射雕猎手捆好,上马准备回汉朝军营,远远望见有几千名匈奴骑兵走过来。匈奴兵望见李广这100多名骑兵,以为是汉军派来诱骗他们中计的疑兵,都大吃一惊,立刻上山摆开阵势准备迎战。李广手下的骑兵,不少人胆战心惊,想要飞快逃回汉营。

李广让士兵停下来,匈奴兵认为是主力部队派来诱骗他们中计的,不敢来攻击。接着,李广向手下骑兵发令说:“一齐下马,把马鞍全卸掉!”匈奴阵地上,有一个骑白马的军官,走出来监护他们的队伍。

李广看见了,立刻上马同十几名骑兵飞奔过去,一箭把他射死。然后再回到自己队伍中卸下马鞍,叫士兵们都把马放了,躺下来休息。这时,恰巧天快黑了,匈奴兵始终捉摸不定,不敢前来攻击。到了半夜,匈奴兵认为汉军就埋伏在附近不敢前进,连夜撤走了。天亮后,李广才带着100多名骑兵回汉营。士兵们都传颂李广的冷静、机智。

后来,李广负责镇守右北平这个地方,匈奴听说李广在那里,好几年不敢入侵那一带地区。李广入敌阵,快速如飞,匈奴兵提起他,都称呼他为“汉朝的飞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