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
6370200000029

第29章 3 中国商业银行主体风险的处置

主体风险是银行自身产生的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资本风险和操作风险等等,它是引起商业银行风险最重要的原因,也是银行通过自身努力可以避免的一类风险,那么银行的主体风险应如何实现全面性的风险处置?

9.3.1 流动性风险的处置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遇到存款挤兑或贷款需要增加时,不能迅速从市场获得流动性资金而使银行的信誉和筹资能力受到损失的可能性。对于这种风险如何防范与规避,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出售资产或借入资金。但资产的分配与转让并不是规避流动性不足风险的上策,此处仅作简要介绍,重点放在资金借入方法的介绍。

一、资产流动性不足的预防和控制

对资产流动性不足的风险,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管理,以此防范与规避风险。

(一)资金汇集法

这种方法是指商业银行把来自各种渠道的资金汇集在一起形成一个资金池,然后,再将集中的资金进行分配,形成适当的资产组合。按照资金汇集法,首先,商业银行常常优先满足一级储备。一级储备构成了存款被提取的第一道防线,并且当客户提出非预期的贷款需求,而商业银行又觉得非贷不可时,一级储备是商业银行考虑的首要流动性来源。其次,商业银行安排好二级储备。二级储备成了满足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的第二道防线,它们虽能赚取一些利息收入,但商业银行分配资金至二级储备的主要目的在于它们能够方便转化为资金。在满足一级储备和二级储备之后,商业银行再将剩余的资金用于发放符合质量要求的贷款,最终的资金余额常投资于适销的有价证券。面对不动产和其他固定资产进行投资,商业银行大多是单独加以考虑的。

资金汇集法为商业银行的资金在各种资产之间的分配提供了基本的准则。它通过明确资金分配的顺序,减少了流动性风险,同时也兼顾了盈利性。但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商业银行十分容易陷入以牺牲盈利性为代价而将流动性放在首位的困境之中。

(二)资金分离法

资金分离法要求商业银行考虑获取资金的特定来源。该方法试图根据法定准备金的要求和资金周转速度的快慢划分不同的资金来源。如果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短期的,并且是相对易变的(如活期存款和货币市场上的隔夜借款),那么商业银行管理人员应将较大部分资金投向一级、二级储备,较小部分用于短期贷款和证券投资(如工商企业运营资本贷款和货币市场证券)。相反,若大部分的资金来自于长期(如定期存款),商业银行将把资产集中在较长期限的工商业贷款和消费信贷(如不动产贷款)。

实施资金分离法后,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改善是通过消除对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以及资本金保持过多的流动性来实现的。因此,使用该方法的商业银行大多倾向于强调盈利性目标。然而,资金分离法仍存在局限性:第一,该方法没有认识到只要商业银行仍在运营之中,它就会保持一个存款负债的最低余额,从实际经营的角度来看,活期存款总额中总会有一部分资金是从来不会被提取的。此外,还有一些存款是作为贷款的补偿余额存在于商业银行的,因此,商业银行可将这部分资金谨慎地运用于长期的、高收益的投资。第二,该方法假定资金来源与运用是相互独立的。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假设,因为大部分工商企业倾向于从它们开立支票账户的同一商业银行获取借款。第三,资金分离法和上述的资金汇集法均较少考虑商业银行如何满足顾客的贷款需求,这两种方法均有忽视贷款流动性的倾向,仅仅是强调了流动性的平均需求。

(三)线性规划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经营管理的目标,许多商业银行往往采用复杂的数学规划法,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线性规划法。该方法通过数学模型来表示各种决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它首先必须明确表述一个最优化目标。一般来讲,最优化目标可以包括盈利的最大化或风险的最小化。由于商业银行的资产受到法律和金融监管当局规定的各种条件的制约,因此,该数学模型的求解就是在形成模型所包括的各种制约条件下,得出应投资于每种资产的适当金额,以实现其最优化目标。

线性规划法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而言是十分有价值的,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例如,商业银行可以不是一直以盈利为目标,至少可临时选择低风险的目标,那么以盈利最大化假设为基础的模型在这种情况下将不可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此外,精确定义制约条件的困难、主要制约条件的改变、数据质量的不可靠,以及管理科学部门运营的高成本等,所有一切均制约着线性规划法在实践中的成功运用。

(四)实行资产多元化

资产多元化是商业银行通过购买许多不同种类的资产(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债券)和核准对许多客户发放多种贷款来实现的。在20世纪80 年代初,汉诺威制造商银行(美国十大银行之一)将其贷款的10%以上提供给第三世界国家,如墨西哥和巴西等,到了1984年,由于国际市场对这些国家的产品的需求下降,使这些国家陷入了严重的金融困境,不能归还其所有的贷款。汉诺威制造商银行因为“将太多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在 1984 年收入急剧下降,其股票价格也下降了很多,汉诺威制造商银行的股票持有者们不幸地为该行未能实行资产多元化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五)实行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的资产基本上可分为现金资产、证券资产、贷款资产和固定资产四种。现金资产的流动性最强,是满足银行流动性需要的第一道防线。由于现金资产存放在中央银行,利息较低,商业银行一般都不愿过多持有。但库存现金过少,又会引起流动性不足的风险。这种矛盾的存在,使商业银行对现金资产管理的难度增大了许多。而贷款资产的应用对象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都要涉及银行与客户的关系,涉及银行与对手的竞争关系。比如银行贷款给某一客户,该客户不仅要把存款存入该银行,还要与该银行建立汇兑信托等业务关系。反之,如果拒绝贷款,则可能把客户奉送给竞争对手。持有证券资产则不同,它不与客户发生任何关系,而是纯粹的公开市场活动,买卖的数量和时间完全由银行的流动性和盈利性决定,而不受任何与客户关系的制约,因而可以随时在市场上进行买卖,也不致影响银行与客户的关系,不至于妨碍银行的竞争。由于证券资产能够通过市场买卖很容易地转变为现金资产,实行资产证券化,就可以防范与规避资产流动性不足的风险。

商业银行在证券投资过程中,应首选政府证券,这主要是由于政府的信誉高,政府证券的期限一般较短,使得政府证券有较强的流动性。其次之所以选择政府机构的证券,是因为这些机构中有中央政府作后盾,安全性较高。再次,公司证券的流动性一般比较低,但它们之中也有区别,资力雄厚,信誉卓著的大公司发行的证券的流动性较高,可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销售,而一些小企业发行的证券,出售就比较困难。

二、负债流动性不足的预防和控制

流动性不足风险的一个重要的风险源就是负债,传统的管理思想,仅仅重视资产流动性的管理,然而实际上,加强对银行负债流动性的管理,对于防范与规避银行的流动性不足风险至关重要。加强负债流动性管理的主要方法有同业借款和金融市场借款。

(一)同业借款

银行借入资金的主要途径是向其他银行借款,主要包括同业拆借、转贴现和转抵押借款。

1.同业拆借。

所谓同业拆借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发生的短期或临时性借款。当商业银行在其经营过程中出现临时性资金不足、资金周转发生暂时性困难时,可向其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临时拆借一笔款项。这笔资金是其他金融机构营运中产生的暂时盈余,拆入行能利用的时间较短,但可以维持其资金的正常运转,避免或减少出售资产而发生的损失,实现其流动性的需要。同业拆借效率很高,交易迅速,商业银行可以十分便利地通过这种渠道取得所需资金。而出现资金盈余的银行一般也愿意将暂时盈余的资金拆借出去,以获取利息收入。

2.转贴现和转抵押借款。

当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不足时,也可通过转贴现、转抵押的方式向其他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借入资金。贴现是票据持有者(债权人)将未到期的票据交给银行,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利息后付款给票据持有人。在贴现过程中,银行垫付了资金,取得了未到期的票据,当银行需要资金时,可通过转贴现方式借入资金,即银行将已经贴现但仍未到期的票据,交给其他银行或贴现机构,请求给予转贴现,以取得资金的融通,转抵押借款是银行将自己客户的抵押资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转抵押给其他银行以取得资金。银行有时也将自己所持有的金融资产(票据、债券和股票等)作为抵押品向其他银行取得借款。

(二)金融市场借款

1.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可转让定期存单兼有定期存款和有价证券双重性质,是对银行传统存款业务的一大创新。在西方,发行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已成为商业银行筹措资金的主要选择。首先,它在保留银行定期存款稳定性的同时,克服了以往定期存款不能提前支取而可能给存款人带来资金流动性困难的矛盾,使存款人既能得到定期存款较高的利息,又可以保持资金流动性,因而大大提高了定期存款的吸引力,也使银行的定期存款有足够的力量与其他有价证券争夺企业和公司的大额资金。其次,它所采用了存单形式使定期存款证券化,使银行可以像发行债券一样在金融市场上销售存款,变过去的等客上门为主动上门推销,使银行的存款业务由被动变为主动。最后,由于定期存款证券化,银行不再经常调整利率,而只要随时改变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的销售价格,即可适应市场利率的变化。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的这些特点使其成为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借款的有力工具。它不仅巩固了银行的存款,而且还促进了存款的大幅度增长,它改变了银行的存款结构,使定期存款的比重明显上升。这不仅增强了银行存款的稳定性,减少了流动性需求,而且还降低了银行的平均存款准备金比例(定期存款的准备金比例低于活期存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银行的超额储备,提高了资金的流动性。

2.金融债券。

发行债券是银行组织资金的又一重要方式,首先,债券不是存款,不需交纳存款准备金,因而发行债券得到的实际可用资金大于同等数额的存款。其次,在名义利率相同的情况下,银行为债券可用资金所实际支付的利率要低于存款。再次,债券把银行负债有形化,使之变为有形的金融商品,适宜推销,把被动地吸引存款变为主动地发行债券,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营业网点的局限,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银行的资金组织能力。最后,银行与债券购买人之间是金融商品的买卖关系,而不是银行与客户的借贷关系,银行除到期必须还本付息以外,对债券购买人不承担任何别的责任和义务。因而,银行对发行债券所得到的资金,可以充分自由地加以运用,而不必考虑债券购买人的意愿。银行债券与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一样都是银行所发行的有价证券,都可以通过市场发行或销售,为银行筹措资金,但是债券方式与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相比,也有它的特点,这就是它不受政府对存款最高利率的限制,因此,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作为银行发行的有价证券并不能取代银行债券,而只能是二者并存,同时作为银行筹措资金的有效手段。

商业银行除了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取得借款外,还经常从国际金融市场借款来弥补自己资金的不足。

上述几种银行借入资金的方法在实际运用中是有所侧重的。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和债券,虽然可以解决一些临时性的资金流动需要,但更多的是作为一种长期资金的筹措方式。而向其他银行的借款则主要是用于解决临时性和季节性的资金流动性需要。

9.3.2 资本风险的处置

商业银行资本金是银行承担经营风险,维护信用关系的基本资金。资本金的存量是否充足,直接影响着银行承担风险的能力。当银行的资产与负债的增长超过了资本金的约束比例时,银行就面临着资本金不足的风险。自从1988年《巴塞尔协议》生效以来,西方商业银行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其资本充足率,至 1992年底均按期达到规定的8%的最低要求。要提高资本同风险加权后资产的比率,无外乎两种思路:一是追加资本金,使资本达到充足,虽然这样会增大成本,但只要科学地预测与估算,收益也会同步增加,同时也规避了资本不足带来的风险。二是减少该比率的分母值,即减少经风险加权后的资产规模,压缩信贷规模,使资本与资产的比率符合规定,从而维持资本的充足率,以此防范风险,但这将牺牲银行很大的利益,也限制了银行的发展。显而易见,商业银行是不愿这么做的。这两种思路分别被称作“分子对策”和“分母对策”。西方各大商业银行根据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使用上述两种对策,以达到提高该比率的目的。

一、分子对策

(一)通过商业银行内部积累增加资本金

商业银行内部积累,是指在一个营业年度结束之后,通过决算,将获得的收益扣除各项利息和费用开支,再按一定比例缴纳所得税,税后净利润的一部分不是用于股息支付,而是作为留存盈余保留在银行,增加银行资本金。这种增资方式的优点在于能为股东减少税款的支付,可节约增发股票的费用,还能避免因发行新股票而导致的原股东红利收入的减少及其对银行控制权的削弱。缺点在于可能引起银行股票市价的下跌。因为留存盈余增加,意味着分配给股东的红利减少,由此可能会降低股票的吸引力,从而导致股价下跌。

(二)通过商业银行外部筹集增加资本金

1.增发新的普通股。这种增加资本金的方式的优点主要表现在普通股红利可根据银行经营状况灵活掌握,在收益分配方面较具灵活性,同时,由于普通股是永久性资本,在衡量银行实力时具有重要意义。缺点在于新的普通股股东增加后,会引起原股东对银行控制权削弱,并在短期内会引起普通股收益率下降。

2.发行优先股。这种增加资本金的方式的优点主要在于对普通股股东的收益影响较小。因为优先股不参加红利分配,只按固定利率取得股息,同时,优先股股东无投票权,故对原股东影响不大。缺点在于削弱了银行收益分配的灵活性。

3.发行资本票据和债券。这种增加资本金的方式的优点主要是筹资成本较低,同时,它与优先股一样,利息固定,对普通股收益影响较小,并可避免削弱股东对银行的控制权。缺点在于资本票据和债券不是永久性资本,银行对其使用受期限限制。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这种资本不属于核心资本,如果在银行总资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则会对银行的信誉、地位产生不利影响。此外,与优先股一样,也可能影响银行收益分配的灵活性。

(三)筹资途径的选择

上述的各种筹资方式均为利弊共存,那么当银行需要增加资本时,选择何种筹资途径最为有利呢?这得要针对各商业银行的具体情况,如经营规模、发展速度、该银行股票的市价、股权的分布等具体条件以及所得税率的高低、外部投资需求的强弱、银行所在地区经济发展趋势等客观条件,并结合各种筹资方式的特点,进行缜密的分析、比较、研究,做出最优抉择。

1.内部留存盈余与外部发行新普通股的比较抉择。

如前所述,留存盈余和发行新的普通股这两种增资方式各有利弊,且两者的优缺点互相对立。在一般情况下,留存盈余是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增加资本的主要途径,对小银行来说尤为适宜,因为小银行的股票在金融市场上吸引力不大,价格较低,股票发行比较困难。同时小银行由于业务范围及规模较小,对新增资本的需求不甚强烈,通常可通过留存盈余得到满足。而对那些发展较快,近期需要大量追加资本的银行来说,发行优先股或资本票据成本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就面临着在保持高比例留存盈余与保持高股息同时增发新普通股之间进行难度较高的抉择。

这种抉择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其一,所得税及超额累进税率的水平。税率越高,对保持高比例的留存盈余越有利。其二,股息高低对银行股票市价影响的估计。如果银行管理者认为股息高低对银行市场价格影响不大,那么支付中等水平的现金股息并尽可能利用低成本的留存盈余就比较合适;如果认为股息高低对银行股价有明显影响,那么银行宁可支付较高的股息,并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其普通股票来增加其所需要的成本。其三,银行董事们对扩大股票分布面的兴趣。如果希望扩大股票分布面,扩大银行影响,发行新的普通股不失为良策,反之,则倾向于选择高比例留存盈余——即支付低股息的股息政策。

2.增发普通股与发行优先股和资本票据的比较抉择。

作为银行增加资本的来源,增发普通股与发行优先股和资本票据相比,后者具有可增加每一普通股收益的优点。只要优先股和资本票据的筹资成本低于该资本所创收益,就能使每一普通股收益增加。换句话说,如果增发普通股,每一普通股所获收益较之发行优先股及资本票据要少。

尽管优先股和资本票据、债券具有可利用财务杠杆的优点,但对许多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来说,并非一种现实的选择。因为其发行手续及费用较固定,赎回的费用也较高,如发行量小,成本会很高,况且多数大机构投资者不会购买小银行的证券。有些国家还规定,规模较小的银行不能进入重要的二级市场。而没有进入二级市场的证券,其销路会受一定影响。因此中小型银行一般以留存盈余或增发新普通股来满足其资本的需求,如果他们的股票在市场上处于特别不利的情况下,才考虑发行优先股和资本票据及债券,而其发售对象主要是一些大的协作银行。

在优先股与资本票据两者之间抉择时,所得税率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如果税率较高,银行就会减少优先股的发行,增加债券资本的使用;反之则倾向于发行优先股。多数大银行的所得税率一般都比最低限额高,所以,大银行往往倾向于通过发行资本票据、债券来追加资本。银行对于发行的数量往往加以慎重考虑,以保证自身财务的机动性。

二、分母对策

商业银行减少经风险加权后的资产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减少商业银行资产的总体规模;二是在商业银行资产总体规模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的资产组合,选择风险权数较小的资产来达到缩小分母项的目的。自从《巴塞尔协议》实施以来,在使用分子对策机会成本提高或困难较大的情况下,西方商业银行大多采取分母对策以提高资本充足率,这在日本表现得尤为明显。

减少商业银行资产的总体规模主要表现在西方各商业银行纷纷合并以及出售分支机构。此外,有的商业银行还通过出售不动产或以远低于债务面值的价格处理不良资产等办法缩减资产规模。例如,日本的商业银行曾通过出售其拥有的海外有价证券和不动产,美国的商业银行通过处理所持有的大量垃圾债务,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其资本充足率。

商业银行资产的重组行为有两种:一是在正常情况下,商业银行为增加其资产的流动性,将资金运用至风险权数较低的资产。但是,商业银行的风险和收益一般是成正比的,这就迫使商业银行不得不考虑如何让其有限规模的风险资产能取得最大限度的收益。这就是说,正常行为下的资产重组是有限度的,它受到商业银行盈利目标的制约;二是商业银行充分利用监管当局对风险权数划分的不合理之处,调整其资产组合,这虽无助于降低银行的风险,但可保证在商业银行收益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达到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目的。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分母对策主要表现为通过调整存量和优化增量,来达到减少经风险加权后资产的目的。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在同业中所占比例很高,但质量并不高。在向真正商业银行转轨的过程中,对于不良贷款,该移交的移交资产管理公司,该报损的报损,确实无法收回的应通过贷款改投资等各种办法尽可能地抓住,从而达到调整存量的目的。对于银行信贷增量部分的管理,应不失时机地推行一整套严密有序的信贷管理模式,将长期以来形成的定性、经验型的管理方式逐步过渡到规范、定量化的管理方式,健全对银行信贷客户的信用评估、风险度测定、贷款方式的选择,以及信贷风险权重的管理等。按照有关规定,商业银行应尽可能地使用风险条款较少的贷款方式,如担保贷款、抵押贷款等。

9.3.3 经营管理风险的处置

我国国内的一些商业银行到目前仍然沿用原有的经营模式,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内控机制不严,走外延扩张的粗放式经营道路,这是形成内部风险和经营管理风险的主要原因。防范内部和经营风险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转变经营理念,在经营理念上,银行业必须实现由“产品中心主义”向“客户中心主义”的转变。传统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核心是“以量胜出”和“产品驱动”,其标志是通过机构和网点扩张实现规模经济,通过批量生产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以此来降低成本。然而,在网络经济条件下,随着客户尤其是网上银行客户受教育程度的逐渐提高,他们对银行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和期望越来越高,这就迫使商业银行必须打破传统的批量化和标准化经营理念,从客户需求出发,充分体现“以质胜出”和“客户驱动”,为客户提供“量身度造”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为实现这一转变,银行必须将客户关系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完善客户数据处理系统,了解、分析、预测、引导甚至创造客户需求,为客户量身订做,从而获取金融服务附加价值。

二是要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国内的商业银行要摒弃原来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借鉴西方著名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先进技术,实现经营方式与国际惯例的对接,把经营管理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

三是要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推行规范经营。各家商业银行要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关于银行内控的相关法规的要求,建立资产负债比例和内部授权、授信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要严格依法、依纪、依章规范经营;要坚持业务部门自身监督与审计稽核、监察保卫等职能部门再监督和各种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方法,确保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工作纪律的全面贯彻执行。

四是要转变经营方式,走集约经营、稳健发展的道路。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总体上仍是行政型、粗放型。这一特征近年来虽已有所改变,但实质并未改变,有规模即有业绩,有规模即有行政级别。在这种环境影响下,即使是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实际上也采取了以存贷款规模为核心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它必然导致无限的扩张冲动。在约束软化的情况下,这一冲动随即转化为现实中的盲目扩张。在乘数效应作用下,越到基层就越得到强化。这一点可从下面这一目标函数得到清楚的解释:

经营者业绩=F(存款规模,贷款规模,利润??)

在自变量中,存款规模是为了向上级交代,贷款规模是为了向当地政府交代。但利润向谁负责?在现有产权结构下,不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来自所有者或股东的利润约束是很小的。

盲目扩张本身就意味着风险,意味着自律意识的弱化。不少基层机构为了完成上级银行的指标,在通过正常渠道无法完成任务时,往往就出现不顾成本高息吸存、违规放贷、账外走款、虚造报表、隐瞒真实经营情况等现象。同时,月末、季末、年末时这些现象极其突出,存款水分很大,资金来源很不稳定。这一切最终使得银行的总体经营框架发生倾斜,资产负债比例失调。这些都是目前银行机构亏损的主要原因。因此转变经营方式,走集约经营、稳健发展的道路才是我国商业银行规避风险、提高竞争力的出路。

五是要注意防范财务风险。利润是商业银行追逐的主要目标,而财务风险则是盈利的大敌。财务风险是其他风险在财务上的综合反映,只要有效的防范和化解其他各种风险,财务风险自然也就大大降低。同时要抓好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大力提高贷款收息水平;二是要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尤其是中间业务,增加新的收入来源;三是加强成本管理,大力降低经营成本。

9.3.4 操作风险的处置

2003年2月,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对操作风险从如下四个方面提出了十项原则,其中包括:营造适宜的风险管理环境;操作风险的识别、评估、监视和减轻控制;监管者的作用;信息披露的作用等。2003年4月,巴塞尔委员会在新发布的资本协议征求意见中,将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一起列为第一支柱,使得操作风险成为资本监管的正式对象。这意味着,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要求,为有效评估和管理操作风险,银行需要建立专门的特殊框架和程序来为商业银行经营提供更多的安全和稳健保障。

1.建设内部风险控制文化。操作风险存在于银行的正常业务活动中,银行只有在建立了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与稳健的营运控制文化,高级管理层以高标准的道德操守严格要求各级管理者时,操作风险管理才会最为有效。营运风险控制是指全体员工在从事业务活动时遵守统一的行为规范,所有存在重大操作风险的单位员工都清晰了解本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对风险的敏感程度、承受能力、控制手段有足够的理解和掌握。

2.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操作风险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控制度的完善与否。对操作风险的防范关键是对行为人的控制,提高行为人的业务素质。在进一步完善制度的同时,改变业务硬约束,人员软约束的状况,实行三分离制度:第一,操作与管理的分离,即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不能从事具体业务的操作,若要办理业务必须经过必需的业务流程;第二,银行与客户分离,银行为方便客户,可以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尽量简化手续,但客户经理不能代客户办理任何业务;第三,程序设计与业务操作相分离,即设计程序的人不能从事业务操作。业务处理电子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内部监管的时效性、全面性,但计算机的大范围应用尚处在起步阶段,熟悉计算机的人并不熟悉业务,熟悉业务的人不懂计算机,这在客观上限制了计算机犯罪。但随着员工素质的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增多,由此引发的一些行为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

9.3.5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的处置

商业银行必须在创新中加强风险控制,建立起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1.确立风险管理意识。商业银行在创新过程中,风险日益增大,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商业银行面对金融环境变化、风险增大的现实,要想取得良好的经营效益,必须确立风险管理的意识与观念。应使每个员工都明白,在新的充满风险的经营环境中,回避风险是不可能的,必须面对风险,制定有效的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

2.明确风险管理原则。商业银行在创新新产品,推出新业务时,必须遵循谨慎决策的原则,切勿盲目从事,急于求成;商业银行要遵循分散风险原则,扩大经营范围,实行多元化经营,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此外,商业银行在创新过程中,还要遵循规避风险原则,避免从事高风险业务,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3.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自身要保证本系统内的信息上下畅通,并及时将全行的风险信息传达给总行。商业银行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折不扣地执行所制定的内控制度,及时修补和完善存在的漏洞。商业银行还要统一制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规则或指标体系,包括流动性比率、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等。各商业银行结合自身的特点,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的风险预测评估指标体系,以便做出正确的市场趋势分析。此外,还要建立商业银行的风险预警系统,根据风险的轻重缓急程度,预警信号可分为前期预警、中期预警和紧急预警三种。

4.加强风险管理力度。长期以来,在金融部门的思想观念上,只注重会计出纳现金损失及经济损失的挽回与赔偿,这种老路绝不能再走下去了。商业银行要有自我约束的危机感,要强化约束机制,从内部着眼,而当务之急是完善管理责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