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乱夜世未央
635800000003

第3章 心悦君兮 浅情不知

最近秦蓁不再咳嗽,她想应该是可以放心的出去玩耍了。

除夕夜,雪下的并不大,她心血来潮想搭个雪人。来到梅树下,只见马林呆呆地站在那儿,估计是想着过完年要离家了在伤感吧。她便邀请他一起来滚雪球,让他也放松放松。

雏形搭好,秦蓁便折了两根梅树枝当做它的手,让马林去揉一团干草放到雪人头上。她掸了掸衣裙上的雪花,站远了看自己做的雪人。虽然没有胡萝卜鼻子,但瞧着还是挺像模像样的。

秦蓁和马林两人不约而同地笑出了声,她有多久没有过这种开心的感觉了。搓了搓冻僵的手,跟马林一同离开梅林,路过后门时,隐约听到了女子的哭声。顺眼望去,那里站着一对男女,是马忠和一名身材娇小的女子。

冬日的月光不够明亮,看不清两人的表情,但秦蓁猜也能猜出来,无非就是情侣之间吵架女子受委屈哭了呗,这大晚上的,古人也这么奔放?

听人墙角不好,她赶紧快步离开,回头见马林还待在原地看热闹,只能小声催促着他。

随后秦蓁马林经过刘大娘他们屋子的时候,里面似乎也在商谈着什么,声音有些大,她被迫听了几句墙角。原来是在讨论马忠和一名叫“梨儿”的婚事,原本是定在年前的,可谁知马忠不答应,偏要将婚期押后。刘大娘是知晓儿子的想法,马忠马上要去参军了,他不想让“梨儿”守活寡受委屈。

说到这儿,刘大娘也哭了,然后便是马大叔安慰刘大娘。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如果可以选择,估计没人会愿意让孩子去战场,秦蓁觉得任何一个世界的父母都会是这样想法。但有时候为了活下去,必须拿起武器反抗。虽然战争并不能保证一定会带来和平与安宁,但是如果是面对外域侵略而不出击,等待他们的只能是不断被蚕食,最终还可能导致灭国。

秦蓁进屋前见马林站在他爹娘的窗前,低头不知在思考什么。

正月初一,这边的人叫岁首。

外面的天气虽不是天寒地冻,但依然寒气袭人,街上有各种庆祝活动,驱鬼辟邪、祈福迎祥。

今天秦蓁难得起晚了,屋外炮竹声声响,也没能把她吵醒。

院子里,马忠一如既往地做着他的健身操,却不见马林身影。通常这个时候,马林会把院子里的积雪扫一扫,以免他们路过的时候滑到。看着昨夜下的雪依旧停留在原地,秦蓁猜想马林应该也是起晚了。

昨夜他们二人玩的有些疯了。

秦蓁想到昨晚堆起来的雪人,便打算过去瞅一眼。

来到梅林,看到雪人依旧待在那里,惊讶旁边还站着一名青年——马林。

只见马林低着头,聚精会神地盯着他手上拿着的一块手心大小的木头,若有所思。秦蓁凑近瞧着像是个雕成了人形的木头。还没等她细看呢,马林便快速的收了起来。

“马林哥真小气,藏着什么好东西呢?”

“……没什么。秦蓁妹妹今天起的挺晚呀。”马林转开话题,调笑道。

既然他不想说,秦蓁也识趣地不打听,两人便在梅林东扯西聊。

马忠马林俩兄弟这次要去参军的地方,在虎州城的西北方向——冀州城,而不是留在虎州城。因为冀州城身处要塞需要大量重兵把守,周围城镇百姓们相信,只要冀州城在,他们就在,所以每年四周城镇会把一半的征兵人员都安置在冀州城内,以保证冀州城的战斗力。冀州城最有名的人莫过于“卫国大将军”亓栖枫,他的传说故事被各地的说书人津津乐道。

话说当初【巴国】好不容易夺回一小部分国土,却不断遭到【元都国】反侵,折损不少兵力,再次失去多个城镇,被步步紧逼至冀州城。听说外域人每到一个地方便会杀烧抢夺,城内百姓逃不出去,整日提心吊胆,惶恐不安,不知外域人何时冲破城门。城内军心不稳,士兵消极怠慢,坐镇将军又胆小怕事,还打算主动开城门,让外域人留他一条命。亓栖枫举刀干脆利落地杀掉主将,再拿几个士兵杀鸡儆猴,同时号召城内的百姓加入士兵队伍。战就能活,不战一定会死。正是由于亓栖枫处事果断,及时带动士气,领兵布局,这才守住了冀州城。要知道,当年亓栖枫不过志学之年。此后【元都国】还是不断来攻打冀州城,但一次也没能成功,直到【倭海国】事件的发生,【元都国】才暂停了进攻,转头跟【倭海国】较劲去了。小皇帝见亓栖枫领兵有方,便让亓栖枫坐镇冀州城,期间小皇帝也打算让亓栖枫回国都,但是找不到比亓栖枫更适合的将领,这事一拖再拖,一晃眼便是十五年。

初六,冬日暖阳,过年的气氛还弥漫在小城中。明天马忠马林俩兄弟就要去军营报道了。

一大早,秦蓁便跟着他们兄弟二人一同出门,马忠还带上了他的未婚妻梨儿。从治病到现在,秦蓁还没去过市集,打算今天去感受下风土人情。她穿上厚实的棉衣,背着自己缝制的简单斜跨小麻布包,用来装些便宜实惠的小玩意儿。

街上小孩不惧寒冷,哼唱着童谣跑得欢快,路上行人脸上也洋溢着笑容。

虎州城内商旅来往交流频繁,商贩摊子上摆的琳琅满目,【齐武国】商贾售卖的也是些新奇玩意儿。虽然之前【巴国】皇帝结盟的请求被【齐武国】拒绝,但是民间友好往来不曾断过。

在市集闲逛了半天,秦蓁的布包依旧干瘪,好玩的东西多,物价也不高,可她却消费不起。

在胭脂摊儿,商贩推荐了一款据说是【齐武国】当下卖的最好的胭脂,马忠便买了一盒送给梨儿,梨儿小脸儿红扑扑的接了过来,一脸的幸福。马林看着梨儿不知道在想什么,转头问秦蓁想不想要,秦蓁断然拒绝了。

她之前特地找过镜子观察她现在的脸,跟她原来长的一样,只是稍显稚嫩了些,普普通通,放在陌生人群里面,第一眼绝对找不到她,秦蓁很满意。因为长的漂亮不一定是好事,特别是她现在这种无依无靠的境遇,素面朝天才是她现在的追求。

一行人从早逛到午,马林提议找个食摊儿解决吃饭问题。

来到一家馄饨摊儿,点了四碗大馄饨,马林提醒店家,一碗不要放葱。

馄饨上桌了,秦蓁的那碗洒了香碰碰的葱花,勾起了她的口水,勺起一口吃下去,面皮滑溜,肉很劲道,汤是浓浓的骨头汤底。两个字,好吃!

抬头正看到马林顺手把那碗没有葱的放到梨儿面前,然后才开始吃自己的。

解决了午饭,又随意闲逛了一会儿,他们便打算回宅子。

马忠和梨儿走在前头,马林和秦蓁走在后头。

这时一个胡乱跑窜的小孩把梨儿撞倒在地,马忠见状立马把她扶了起来。身边的马林在看到梨儿倒在地上时,也下意识地想上前去搀扶,之后看她没事,便默默地退回到了秦蓁身边。

马忠转头正想说教说教那个小孩,谁知道那小孩子早就跑到身后的人群中,找不到影了。

回到宅子里,马忠便带着梨儿去找医大夫,马林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转头回了房间。

秦蓁今天逛的有点累,但还是回房默默地拿起毛笔练字。

初七,马忠马林带着收拾好的行囊,跟着大部队出发了。梨儿不知什么原因,并没有来送别。

马忠马林参军后,宅子里瞬间冷清了下来。很快主宅那边又分配了一姑娘俩小伙来帮助刘大娘打理。

冬天快要过去的时候,接连来了三批商队,每次各有三十至三十五人。

秦蓁跟着刘大娘他们忙的不可开交,医大夫的医馆对外闭馆,给每批商队的人仔仔细细地做了检查,马大叔和新来的小伙去照顾商队的马。

第三批商队离开后,秦蓁发觉她瘦了。当晚,刘大娘烧了一桌好菜来犒劳大家。之后的几天,再没有商队来宅子做休整。

所以等到了桃月,秦蓁带上几件换洗的衣物,跟刘大娘知会了一声,便动身离开了。她跟宅子里的人非亲非故,不可能一直厚着脸皮留在这儿。虽然遗憾不能跟救命恩人当面说声感谢,但是她写了一封感谢信让刘大娘转交,也算是这段时间辛苦练字的成果吧。

离开的那天,秦蓁感激地收下了刘大娘给的盘缠。出门在外,没有一点钱也是很难生存的,这份恩情秦蓁一定会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