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面礼仪
(一)称呼礼
1.称呼
与人见面、登门拜访或给人写信,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称呼别人。人际交往中,一个热情、友好而得体的称呼,常常能像妙音入耳,如春风拂面,使对方感到亲切、温馨,也能为您的风度添采。
我国一贯通用的称呼是“同志”,前面冠以姓氏或名字。后来,渐渐通用“师傅”一词,所有行业、阶层的人都用,但显得不太文雅。近年来,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称呼也变得丰富多样起来。
一般来说,对已婚女子或年纪稍大的妇女称“夫人”;对未婚女子称“小姐”;对不了解婚姻状况的女子可称“小姐”或“女士”;对男子一般称“先生”。这些称呼面前,可以冠以姓名或职务,如“王先生、“李丽小姐”、“经理先生”、“护士小姐”等。
在某种场合下,为了工作方便,以职务称呼也无不可,如“张书记、“王厂长”、“赵主任”等。在军队里一般多称职务而前面冠以姓名,如“朱政委”、“王排长”、“陈副司令”等。
对长辈、老师,或对初次见面和相交未深者,多用“您”而不用“你”,以示有礼。熟人熟友见面称“你”而不用“您”,以示亲切。还可以以对方年龄为准称姓,如大李、老赵、小孙。
一般不要直呼别人的名字,但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爱人之间、很熟的人之间用这种称谓会显得亲切。
对医生、律师、教师,可在职业前面冠以姓氏,如“吴老师”、“刘医生”、“郑律师”等。
应注意的是,不要随便称别人外号(或绰号),尤其不可称呼别人弱点或生理缺陷的外号。对生人不宜用爱称。但外号若能显示别人的优点、又很雅致,适当称呼反而会显得友好而充满情趣。如称某位会唱歌的人为“我们的百灵鸟”,她听了一定会很高兴。
(二)握手礼
握手,是交际的一部分。握手的力量、姿势与时间的长短往往能够表达握手人对对方的不同礼遇与态度,显露自己的个性,给人留下不同印象;也可以通过握手来了解对方的个性,从而赢得交际的主动。有的人握手能拒人千里之外,有的人握手却充满阳光,他们伸出手来与你相握时,你会感到很温暖。
握手有它的礼仪规范,正确做法是:在人们问候之后或互致问候之时,双方各自伸出自己的右手,彼此之间保持一步左右的距离,手掌略向前下方伸直,与对方相握后呈垂直状态,然后五指并用,与对方相握,时间不宜超过三秒钟。同时还应特别注意上身稍向前倾,头略低—些,和颜悦色地看着对方的眼睛,以示毕恭毕敬。
除此,握手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遵循握手的礼仪顺序
见面时握手虽已通行,但有些情况下,伸手虽说明了你的热情,却不明智。在社交场合,握手时伸手的先后顺序颇多讲究,一般讲究“尊者决定”,即由身份尊贵的人决定双方有无握手的必要。正确的顺序是待女士、长辈、已婚者、职位高者伸出手来之后,男士、晚辈、未婚者、职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应。若后者“先下手为强”,抢先伸出手去,却得不到前者良好的反应,会令人很难堪。而在朋友、平辈人见面时,一般认为谁伸手快,谁更为有礼。另外,遇到祝贺对方,宽慰对方,表示谅解对方,应主动伸手。
在公共场合,如果需要与之握手的人士较多,也应当以此类推,讲究“先来后到”,先同性后异性,先长辈后晚辈,先已婚者后未婚者,先职位高者后职位低者。也可以由近而远地依次与人握手。西方风俗忌讳交叉握手,即两个人握手时,另外两人相握的手不能有意或无意地与之交叉,否则就会构成西方人认为最不吉利的十字架图案。因此,在涉外场合跟西方人打交道时,握手必须依次而进行,争先恐后是没有必要的。
2.要伸出清洁的手
与人见面时,不可戴着手套与人握手。因为手套的主要功能是御寒和保护手部,因其左摸右碰必定不干净,所以与人握手时还是不戴为好。若戴着手套的话,男士应脱下手套,放好或拿在左手上,再和对方握手。女士虽被允许在社交场合戴着手套与别人握手,但摘下它来未必有失身份,与长辈、嘉宾握手时更是如此。伸出去与人相握的手不要带有手汗。如果使对方感到手湿时,只能说明你过度紧张。因此,当你摘下手套与人握手时,应趁人不注意偷偷地擦干手掌。如在工作地点见面,手不洁或有污渍时,应事先向对方声明示意并致歉意。
3.要伸出热情的手
握手时须有右手,接触外国人时,慎用左手与之相握。穆斯林与印度人都认为,左手仅只适用于为自己洗浴,或是去洗手间方便,右手才负有高雅的使命。若用左手与之相握,或握手时双手并用,他们都会感到是有意的侮辱。西方人同样不习惯有左手与人相握。
握手时要热情,面带笑容,注视对方的眼睛。这是充满自信的表示,也意味着对对方以礼相待。并应根据场合,边握手边打招呼,如“你好”“欢迎你”“辛苦了”等亲切致意的话,切不可毫无热情地伸手去给人家握,自己却漫不经心,东张西望或不哼不哈;不要看着第三者或低头俯视地面,因为这会给人一种心不在焉或对对方不尊重的感觉。作为主人,迎客时要先伸出手;如果作客,一般应该主人先伸手,自己紧接着伸手相握,动作要迅速,不能让对方伸出手等着,你却拒绝,以致于造成尴尬局面。因为不论怎样说,漠视一个自然而友好的举动是很不礼貌的。
4.要伸出尊敬之手
握手可充分表达对对方的敬意。所以,在握手时,要有正确的姿势,以示尊重。握手时,距离握手者太远或太近都是不雅观的,尤其不能将对方的手拉进自己的身体区域。握手时用力要适当,可握得稍紧些,以示热情,但不可太用力,更不可将对方握疼,否则会显得粗鲁无礼。但也不可握得太轻,有人为维护自尊,握手时只用指尖与对方接触,或是干脆在他人握住自己手时一动不动,不作任何反映,这种作法显得妄自尊大或让对方怀疑你在敷衍了事。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不轻不重地用手掌和手指全部握住对方的手,然后微微向下晃一下。自己的手被别人握住时,也应微微晃一晃,以示有所回应。
握手的时间要恰当,长短要因人而异,初次见面时间不宜过长,以三秒钟为宜。有些人握住别人的手紧紧不放,而且颇热情地说话,特别是在公共场合或路上,使对方很不自在。但有时碰到老朋友或敬慕已久的客人,为表示特别亲密,握手时间长些也无妨。除了握住右手,还可以用左手握住对方的右手背,这样两手紧握对方,显得更加热情友好。然而不宜随处用双手与人相握,尤其忌讳随便伸出双手去握住一般关系的异性朋友的手,而且久久不放,这样做,不是使人尴尬,就是令人误解。
二、介绍礼仪
属于社交场合的介绍基本上有两种,即为他人作介绍和自我介绍,简单地说就是向有关人士说明有关情况,使双方相互认识,通过符合礼仪的介绍可以使互不认识的人之间解除陌生和畏惧,建立必要的了解和信任。这其中的奥妙不在于介绍本身,而在于介绍过程中应当循礼行事。
(一)为他人作介绍
为他人作介绍,就是介绍不相识的人相互认识,或是把一个人引见给其他人。为他人作介绍时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掌握介绍的顺序
介绍时要坚持受到特别尊重的一方有了解对方的优先权的原因,即介绍有先后顺序。在社交活动中,为他人做介绍的先后顺序大体上有六种,即:其一,把男士介绍给女士。这是“女士优先”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惟有在女士面对尊贵人物时,才允许有例外。其二,把晚辈介绍给长辈,即优先考虑被介绍人双方的年龄差异,通常适用于同性之间。其三,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它适用于来宾众多的场合,尤其是主人未必与客人个个相识的时候。其四,将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它仅仅适用于对被介绍人非常知根知底的前提之下。要是拿不准,还是不要冒昧行事。其五,把职位低者介绍给职位高者,它适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特别适用于职业相同的人士之间。其六,把个人介绍给团体,当新加入一个团体的人初次与该团体的其他成员见面时,介绍人要把他与众人一一相识太费时间,此刻往往会采取这种方式来避免麻烦。至于想认识每个成员的话,那么留待适当的时间相互自我介绍好了。
2.明确介绍人的职责
介绍人为他人作介绍时,处于当事人之外,因此介绍前,必须充分考虑被介绍人双方有无相识的必要或愿望,必要时,可询问被介绍人的意见,以防为他人作介绍时冷场。除此,作为介绍人要注意介绍时的陈述及介绍时的神态,这是介绍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
介绍人的陈述,就是介绍人在为他人作介绍时应当说的话。介绍人陈述的时间宜短不宜长,内容宜简不宜繁。通常的做法是连姓带名加上尊称、敬语。较为正式的话,可以说:“尊敬的王总经理,请允许我把杨华先生介绍给您。”比较随便一些的话,可以略去敬语与被介绍人的名字,如“张小姐,让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李先生。”或以手势辅助介绍,先指向一方,说“王先生”,再指向另一方,说“刘先生”。
作为被介绍者,再被介绍给他人时,应表现出结识对手的诚意。一旦介绍人开始介绍,除贵宾与长者外,被介绍者一律应起立,并以正面面向对方,不能只看介绍人,还要目光柔和但又专心致志看着对方的眼睛。随着介绍人的介绍,向对方点头致意,或用一些感叹词来呼应他的介绍。待介绍完毕后,应热情和对方握手,并互问“你好”。如在“你好”之后再重复一遍对方的姓名或称谓,则不失为一种亲切而礼貌的反应。对于长者或有名望的人,重复对其带有敬意的称谓无疑会使对方感到很愉快,同时将对方名字重复一遍还可以加深记忆。
(二)自我介绍
在许多社交场合,往往为了有意去接触某人,为了多结交些朋友,需要主动趋前介绍自己给对方,这就是自我介绍。在一般情况下,要掌握好自我介绍的艺术,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介绍要寻找适当的机会
要想使自我介绍取得成功,即使自己能够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使其对自己产生好感,首先应考虑当时的特定场合是否适宜进行自我介绍。显然,若对方正忙于工作,或是正与他人交谈,或是大家精力集中在某人或某件事情上的时候,作自我介绍有可能打断对方,效果一定不会太好。若发现对方心情欠佳,或疲惫不堪时,也不应上前打搅。如果对方一个人独处,或春风得意时,他对你的自我介绍不仅洗耳恭听,而且肯定会有良好的反应。此外,在大家闲谈的时候,或出现冷场的时候,抓住时机进行自我介绍,这样,在场的人就不会觉得很唐突,而会很愉快、很乐意接受你的自我介绍。
2.必须镇定而充满信心
自我介绍时,介绍者就是当事人,其基本程序是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报出自己的姓名、身份、单位及其他有关情况,语调要热情友好,充满自信,眼睛要注视对方。如“您好,我是山东齐鲁集团的业务员。”同时递上事先准备好的名片。要自然、大方,不要忸忸怩怩。一般人们对于自信的人会另眼相看的,如果你充满信心,对方会对你产生好感,如自我介绍时流露出羞怯心理,会使人感到你不能把握好自己,可能会使对方对你有所保留,彼此之间的沟通便有了障碍。
如见面双方一方是主人,一方是宾客,则作为主人的一方通常应主动打招呼,以示不但知道客人来访,而且表示高兴与欢迎。
3.根据不同的交往目的,注意介绍内容的繁简,选择不同的介绍方式。可以采取主动的自我介绍方式,例如说:“您好!我是山东齐鲁集团集团公关部的于丁,很高兴见到您。”以此引起对方的呼应。也可以采取被动的自我介绍方式,即首先婉转地询问对方:“先生您好!请问我该怎样称呼您?”待对方作完自我介绍,并表示要了解一下你的情况时,在顺水推舟地介绍自己。采用后一种方式,措辞要得体,尽可能用一些适用的谦词或敬语。
在社交场合,自我介绍的内容大体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本人姓名的全称、本人供职的单位及本人的职业(职务)。自我介绍的三要素简明扼要,能使他人对你初步有所认识。一般的自我介绍大都需要将三者一气呵成地报出来。
4.自我评价要掌握分寸
自我介绍时措词要注意适度。有些人惟恐别人不识眼前“君子”,一开始便炫耀自己的身份、门第和博学多才,显得锋芒毕露,让人觉得夸夸其谈,华而不实;对自己所在的组织也不要大吹大擂,以免给人留下虚假、不诚实的印象,损害组织的声誉。也有人正相反,喜欢作自我贬低式的介绍,以示谦虚和恭敬。比如“小人才疏学浅”之类的话,其实大可不必。因为那样对方会以为是客套话,言不由衷,或以为是故意摆噱头。而西方人则会信以为真,认为不屑一谈。只有实事求是、恰如其份地介绍自己,才会给人诚恳、坦率、可以信赖的印象。总之,自我介绍中,既要表现出友好、自信和善解人意,还应力戒虚伪和媚俗。介绍的语言既要简单明了,又要能使对方从介绍中找到继续谈下去的话题;既要使对方通过你的介绍对你有所了解,又不使对方觉得在自吹自擂。
三、拜访和接待礼仪
(一)拜访礼仪
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公共关系人员免不了要经常前往不同的地方拜访公众。拜访公众的目的无外乎是加强联络、沟通感情、扩大影响等。要想使拜访工作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遵守一定的礼仪惯例和规范。
1.办公室拜访
办公室是各种社会组织处理往来事务的重要部门。公共关系工作的拜访活动常常发生在办公室。做好办公室拜访,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礼仪规范。
(1)事先约定时间
拜访要事先和对方约定,切忌贸然前往,成为不速之客。一旦约定就要按时前往。如有事不能按时前往时,应及时沟通,说明理由并表示歉意,更改拜访时间。具体的联系方式可以打电话或写信,但都要在拜访前一周进行,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应以对方的决定为准。约定好时间后不能失约,要按时到达,既不要迟到,也不可过早。
(2)注意仪表仪容
一般性的拜访可不必过分修饰,但如果是比较重要的拜访,应注意仪容端正、服饰整洁,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仪容不佳、衣冠不整是极不礼貌的。
(3)礼貌进入室内
到达办公室门口,要稍稍整理一下头发和服装,鞋子在门垫上蹭干净。中指关节轻叩两三下门,经允许后方可进入。如门虚掩或开着,则应先敲一两声,并问:“我可以进来吗?”待应答后再进入。
(4)尽快进入正题
到办公室拜访,一般都是工作性拜访,由于办公室接待工作繁忙,因此双方见面后客套话尽量少说,尽早将话题转到正题上来,以免影响对方的工作。
(5)适时予以告辞
待达到拜访目的后,应及时礼貌地告辞,对拜访成功的结果表示满意,对对方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对进一步接触表示信任和诚意。
2.宾馆拜访
公共关系活动中经常有同本组织或个人有联系的外地公众到本地来参观、学习、考察或进行其他活动。在得知此消息后,应前往客人下榻的宾馆,进行礼节性的拜访。
(1)约定时间
到宾馆拜访客人时,为了不打扰客人的休息和活动安排,也为了让客人有所准备,拜访前应先同对方约定好时间。时间的确定多由对方决定,在约定时间的同时,要问清楚对方下榻宾馆的位置、楼层、房间及联系电话等。
(2)服饰得体
宾馆是较正规的公共场所,进出时服饰一定要得体。若是穿着不当,有可能被拒之门外,即使不被阻挡,也会招来别人异样的目光。
(3)举止有礼
进出高级宾馆大门或上下电梯时,都有服务员为你提供服务,就是在宾馆的大厅内、走廊上也有服务员向你问候。对服务员的服务要表示感谢,对服务员的问候,要以礼相待,切不可无动于衷,不理不睬。
(4)敲门入内
进入客人房间以前,要先核对房间号,证实无误后,可轻轻叩门。客人开门后,进行自我介绍,待客人准许时,才可入内。
(5)遵守规定
到宾馆拜访客人,应遵守宾馆的各项规定。不在禁止吸烟处吸烟,不在客人房间留宿,不在客人房内大吵大嚷,不损坏客人房间的公共设施。遵守宾馆各项规定,既可展示道德水平、礼仪修养,又可给客人留下极好的印象。
(6)及时告辞
到宾馆拜访客人大都是礼节性的。作为东道主,应热情欢迎客人到来,同时关心客人在生活、工作上是否困难,需要提供什么帮助。到宾馆拜访客人时间不宜太长,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尤其是拜访异性客人,更要注意不能过迟走,这样会给对方带来不便,易引起被拜访者的厌烦。
3.家庭拜访
在公共关系活动过程中,公共关系人员有时受人之邀前往某个家庭拜访,掌握家庭拜访时的礼仪规范也是非常重要的。
(1)作客前的准备
一是要约定。拜访任何人都要事先约定,不要随随便便地顺道去看一看人家,这样或许由于你的不约而至打乱了主人的全部安排。一般来说,不宜选择对方较忙、午睡或三顿饭的时间,晚上不宜太晚。最好按对方的意思确定拜访的时间和地点。二是要修饰。整洁大方的服饰,容光焕发的仪容,既能表现个人修养风度,又表达了对主人的尊敬。
(2)入室前的礼节
登门拜访时,应按门铃或敲门,远离大门站定等候。不能长时间按着门铃不放,敲门最多只敲两三次。要主动换鞋进入室内,如主人要求不换鞋,则要在门垫上把鞋子蹭干净。
(3)作客时的礼节
待主人允许入室后,应随主人行至指定房间,并与室内所有人一一致意,待主人招呼就坐后坐下。对方上茶敬烟时要欠身致谢,抽烟时烟灰不能乱弹。在主人家中举止要大方,讲话要诚恳自然。谈话开始后主动向主人说明来意,谈话过程中善于倾听提问,并随时做出积极反映。徜若有晚来的客人,要起立相迎。如果有客人早走,也要起立相送。
(4)告辞时的礼节
拜访要控制谈话时间,突出中心议题,掌握谈话进程,适时结束造访。一般作客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不能说了要走却迟迟不走。告辞时应向对方家人表示谢意,尤其是向长辈打招呼,还要向主人说:“请回”、“请留步”、“再见”,以礼谢远送。切忌出门后扬长而去。
(二)接待礼仪
接待工作是公共关系人员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接待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声誉。因此,为了给客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应该努力提高接待工作水平。接待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会议接待
会议接待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工作,这是保证会议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1)发放会议通知
会议通知必须写明开会时间、地点、会议主题、参加会议的要求等。会议通知要提前发出,以便参加会议者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如有外地的人员参加会议,应在通知上写明住宿的宾馆、到达的路线、应带的材料、会务费、是否有接站等项内容。发通知时,要准确书写单位名称、详细地址,以防投递出现差错,耽误与会者的到达。
(2)会场选择与布置
选择会场应考虑交通是否方便,食宿条件是否良好,周围是否存在噪音,会场设施是否齐全。会场的布置包括会场的装饰布置和座席的安排。大型会议应根据会议主题,在场内悬挂横幅,门口张贴欢迎和庆祝标语。主席台上可摆放盆景、盆花,桌面上摆放茶杯。座席的安排,要适合会议主题,符合人员身份,讲究礼宾次序。
(3)会议接待工作
会议接待工作包括迎接客人、会前接待两个方面。
第一,迎接客人:要做好迎接客人工作,事先要了解来客人数、身份、到达时间等情况,制定好接站计划,安排好接待人员和交通用车。迎接的人员应提前到达等候客人,而绝不能让客人等你。客人到达后应把客人引到事先安排好的客房,并把就餐时间、地点、会议安排告诉来客。
第二,会前接待:主要是指做好会议开始前的接待工作。一是签到。在会场外的适当位置设一签字台,配有l-2名工作人员,备好签到簿、钢笔或毛笔。客人签到时应把笔递到客人手中,若同时发放资料,应礼貌地用双手递上。二是引座。签到后,会议接待人员应有礼貌地将客人引入会场就座,对重要领导应先引入休息室,由组织领导作陪,会议开始前几分钟再到主席台就座。三是招待。接待人员应及时送茶倒茶。递茶要用双手,茶杯把要放在与会者的右手处。
(4)会后工作
会议结束后,有时还应安排一些活动,如联欢会、会餐、参观游览、集体合影等。根据客人所需订购车票,并及时地送到客人手中。与会人员离别时,工作人员应根据情况安排车辆把客人送到车站、码头或机场,与客人告别。
2.办公室接待
接待公众来访、商谈业务常由公共关系部门在办公室或专门的接待室进行。这是展示组织形象的重要时机,必须讲究一定的礼仪规范。
(1)待客前的准备
办公室接待应选择整洁、安静的环境,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布置有序。得知客人到来前,接待人员应有所准备,包括做好室内卫生,预备茶水等。由于接待人员是展现组织形象的第一人,其接待来访客人时的形象对形成组织整体印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接待人员应修饰自己的仪表仪容。
(2)迎客时的礼节
客人到来时,应热情相迎,必要时可提前几分钟去门外恭候,见面后握手表示欢迎。如客人是不期而至,对方进门后应起身相迎,请人入座。
(3)待客时的礼节
客人落座后,递上茶水、水果等。递茶时要双手呈上,一手扶杯,一手托底。交谈时注意倾听,不要轻易打断别人话语。若有急事办理或接听电话应向客人打招呼表示歉意。当碰到不便接待之人,可以委婉地说:“我正有件急事要处理,下次再谈吧!”也可以另约时间或让便于接待的人员出面。
(4)送客时的礼节
送客时应面带微笑,送到门外,握手相别,并说“再见”。
3.家庭接待
家庭接待在较熟识的朋友间经常发生。如把握得好,将使双方的友谊更加深入。为此,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恭候迎接
与拟来访的客人事先约定后,主人必须在家等候。如果因特殊情况确实需要改变时间时,一定要事先通知对方并请求谅解。当客人敲门或按门铃时要尽快去开门。见到客人要热情招呼、寒喧问候,并请客人入内,帮助接挂外衣、帽子,并将客人随身携带的物品放在合适的地方,同时要表示对客人的欢迎。
(2)敬茶递烟
请客人入座后要给客人沏茶敬茶。茶具要干净,不能有残缺或茶垢。沏茶时茶叶量要适中,用开水冲泡。斟倒茶水时,水量以八分满为宜。敬茶时应面带微笑双手递上,并说:“请喝茶。”如果客人不止一个时,第一杯茶应给职务高者或年长者。如果客人有吸烟的嗜好,还要敬烟(客人不吸烟,不可勉强)。
(3)热情交谈
与客人交谈态度要热情友好,坦诚豁达,不能爱答不理,心不在焉。冷落客人是很失礼的行为;如果客人谈的时间过长,自己过于疲劳时可以减少谈话,并不再往客人茶杯添水,以此暗示。
(4)送客告别
客人告辞,应等来客先起身,主人再站起相送。送客时主人替客人开门后,让客人走在前面,握手辞别并讲一些热情的告别语。将客人送至门口或楼下后,待客人身影完全消逝后才可返回,绝不能在客人刚出门就“砰”的一声将门重重地关上,这将会使客人产生极不舒服的感觉,甚至使整个接待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