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婴幼儿疾病速查手册
6306200000033

第33章 小儿支原体肺炎

症状表现

支原体肺炎旧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冷凝集阳性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的肺部炎症。MP是儿童时期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

1.轻重不一。大多起病急,有发热、厌食、咳嗽、畏寒、头痛、咽痛、胸骨下疼痛等症状。体温在37℃~41℃,大多数在39℃左右,可为持续性或弛张性,或仅有低热,甚至不发热。多数咳嗽重,初期干咳,继而分泌痰液,有时阵咳稍似百日咳。会出现恶心、呕吐及短暂的斑丘疹或麻疹。

2.一般无呼吸困难表现,但孩子患者可有喘鸣。体征依年龄而异,年长儿往往缺乏明显的胸部体征,孩子期可听轻度浊音,呼吸音减弱,有湿性罗音,有时可呈梗阻性肺气肿体征。镰状细胞性贫血患儿并发此种肺炎时,症状往往加重,可见呼吸困难、胸痛及胸腔积液。

产生原因

本病主要病原为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胸膜肺炎样微生物”,为已知独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中的最小者,能通过细菌滤器,需要含胆因醇的特殊培养基,在接种10天后才出现菌落,菌落很小,很小超过0.5mm。病原体直径为125~150mm,与粘液病毒的大小相仿,无细胞壁,故呈球状、杆状、丝状等多种多形态,革兰氏染色阴性。能耐冰冻。37℃时只能存活几小时。

并发症

有神经系统并发症、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消化系统症状、皮肤损害、耳痛等症状出现。

易发人群

学龄儿童患病较多。

应对方法

呼吸道隔离由于支原体感染可造成患儿病后排支原体的时间较长,可达1~2个月。孩子时期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重复感染后才发生肺炎。同时在感染MP期间容易再感染其他病毒,导致病情加重不愈。

1.小儿MP肺炎的治疗与一般肺炎的治疗原则基本相同,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生素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肺外并发症的治疗等5个方面。

2.因此,对患儿或有密切接触史的小儿,应尽可能做到呼吸道隔离,以防止再感染和交叉感染。

3.对病情严重有缺氧表现者,或气道梗阻现象严重者,应及时给氧。其目的在于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因低氧血症造成的组织缺氧。

家庭护理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供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及足够的液体。

2.保持口腔卫生及呼吸道通畅。

3.经常给患儿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可适当吸痰,清除黏稠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