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婴幼儿疾病速查手册
6306200000032

第32章 肺炎

2.全身症状应对症处理。口服磺胺药或吗叮啉双胍。咽炎应用3%硼酸溶液含漱,或安息香酸酊蒸气吸入。

家庭护理

1.家长要避免带小孩去人多拥挤及通风不良的场所,少带孩子到容易传染疾病的公共场所。

2.平时多吃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的睡眠。

专家提醒

夏季6~8月份为咽结合膜热高发期,此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接触的方式传染,带病毒的污水和唾沫等通过呼吸道进入胃肠道引起发病。咽结合膜热一般会在中小学校流行,病程在3~5天,也有的长达7天,如果孩子抵抗力差,过度劳累,会出现心肌炎、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但是并发症的发病几率极低,所以家长不必过度惊恐。如果家长发现小孩体温持续超过39.5℃、眼睛红肿等症状最好到医院诊治。

由于此病是病毒引起,并无特效药,主要是采取退烧、防感染和注意休息、饮食等对症治疗,病好后不会留下后遗症家长要避免带小孩去人多拥挤及通风不良的场所,少带孩子到容易传染疾病的公共场所,平时多吃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的睡眠。

症状表现

肺炎是儿童时期的一种常见病,多见于婴幼儿,是目前引起5岁以下小儿死亡的首要原因。与一般肺炎不同,婴幼儿肺炎有三大特点病情不典型、合并症多、死亡率高。

1.不同年龄、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多有发热,但程度可从38℃左右的低热到39℃甚至40℃的高热。

2.较为频繁,早期常为刺激性干咳,以后程度可略为减轻;进入恢复期后常伴有痰液。

3.多出现在发热、咳嗽之后。病儿常常有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轻度腹泻或呕吐等全身症状。

4.病儿常出现口周、鼻唇沟发紫症状,而且呼吸加快,每分钟可达60~80次,可有憋气,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现象。就说明有肺炎的可能,就要赶紧到医院诊治了。

产生原因

婴幼儿肺炎多由细菌(如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引起。

并发症

几乎所有的肺炎都可表现为发热、咳嗽、气急,肺部听诊可听到罗音,小儿常见的为支气管肺炎。从引起肺炎的病原来说有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

在重症肺炎时,特别是原有佝偻病、营养不良、贫血的患儿易发生心力衰竭。发生心衰时小儿脸色白,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加重,眼睑浮肿,甚至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肝脏进行性增大;心率增快,每分钟超过160次,心跳低钝。发生心衰时应使病儿安静卧床,给予强心剂、利尿剂、吸氧,同时积极治疗肺炎。

易发人群

一般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容易患病,所以又称“婴幼儿肺炎”。

应对方法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其病因主要是小儿喜欢吃过甜、过咸、油炸等食物,导致食积滞而生内热,痰热盛,风寒使肺气不宣,生肺炎。

1.口服用药,一日3次。

2.痰黏稠不易咳出者,可吸痰或用超声雾化吸入,液体配方为生理盐水或蒸馏水30ml,庆大霉素2万U.a——糜蛋白酶5mg,地赛米松1mg,每次吸入10~15分,每日2~3次。

3.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根据年龄、病情轻重,以往用药情况,参考药物敏感试验、选择适当的抗感染药物。

4.对重病肺炎生素治疗,应以静注或静滴为主。

家庭护理

1.勤开窗户,以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以18℃~20℃为宜,并保持适当湿度约60%,以防呼吸道分泌物变干而不易咳出。

2.保证孩子充分休息。病孩的房间要安静,尽量减少探视;妈妈不仅要有爱心,还要细心,最好将测体温、换尿布、喂药等操作集中起来一次做完,以免影响孩子的休息,因为孩子的哭闹、活动会使缺氧症状加重,增加心脏及肺部的负担,妨碍康复。

3.强化皮肤护理。孩子发热出汗多,要及时更换衣服,并用热毛巾将汗水擦干;同时,经常让孩子变换体位,减少肺部淤血,促进炎症吸收。还可轻轻拍打孩子的背部,便于痰液顺利排出。

4.补足水分。饮食要求易于消化、多水分、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热病儿多给流质饮食,如牛奶、米汤、豆浆、蛋花汤、鱼汤、牛肉汤、菜汤、果汁等;退热后可加半流质饮食,如煮烂的面条、米粥、豆腐花、蛋羹等。

专家提醒

防治肺炎,父母要特别留心观察孩子的呼吸情况。一是数呼吸次数,二是看胸部的凹陷程度。

观察小儿的呼吸要在小儿安静的状态下进行。健康小儿安静时的呼吸次数因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每分钟为例,2个月内的孩子呼吸次数应少于60次;2~12个月的孩子应少于50次;1~4岁应少于40次。

至于胸部凹陷,是指孩子吸气时下胸壁内陷的程度。如果小儿咳嗽,并伴有呼吸增快,则为轻度肺炎;如果呼吸增快伴有胸部凹陷,则为重度肺炎;如果在上述基础上还伴有不能喝水和绀紫,则为极重度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