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节日,也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日,古时候,人们认为这一天是大吉大利的日子,因此,元宵节也负载了人们更多的祝愿与祈望。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颇为显要。元宵节的得名,因其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夕”,因为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夜晚放灯,故名。此外,元宵节也叫“上元”、“上元节”,这是从道教借来的说法。元宵节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它的祈年意义。
元宵舞龙祈年成
灯节虽始于汉初,盛于唐宋,但“舞龙”的习俗,是承继殷周“祭天”的遗风。
龙在历史文籍的记载中出现的时间极早,而且“舞龙”包含“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祈愿,原有“祈年”的意思。
古人民智不开,大概由于龙在神话中是海洋的主宰,威力无穷,而海洋主水,龙也就很自然地做了农作物的司雨神。民以食为天,谷物是维持生命的根本,间接也就操纵了人类的生命。如此,龙被古人奉为“吉物”出现在庆典祭祀中,自然不足为奇了。
舞龙的“龙”,通常都安置在当地的龙王庙中,舞龙之日,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将龙身从庙中请出来,接上龙头龙尾,举行点睛仪式。龙身用竹扎成圆龙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罩画有龙鳞的巨幅红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约莫有数十丈长。龙前由一人持竿领前,竿顶竖一巨球,作为引导。舞时,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摇摆,龙首作抢球状,引起龙身游走飞动。这也许象征着龙飞翔上天,普施甘露的过程,含有祈望年成顺遂的意义。
举家团圆闹花灯
元宵节放灯的风俗始于汉代。隋代时,隋炀帝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举行盛大的灯会,灯会通宵达旦。隋炀帝还亲自写作观灯诗:“灯树干光照,花焰七枝开。”唐太宗时,放灯发展成为热闹的灯市,灯规模空前,万人空巷。宋代,放灯的风气更盛。
相传闹花灯这个吉俗起源于汉武帝时有个叫东方朔的文人,有一天,东方朔到御花园给武帝摘梅花,看见一个宫女泪流满面,想投井自尽,东方朔急忙上前拦救。原来这宫女名叫元宵,自入宫后,深居宫中,特别想念父母,不能见面。
东方朔问明了情况,心生一计,到长安街头卖起卦来,并到处宣传:“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天火,焰红宵夜。”一听说火神君将派人火焚帝宫,京城里一片恐慌,汉武帝也很害怕。于是东方朔连忙向武帝献计,十五日夜晚宫廷内人员一律外出避灾,并请武帝传谕京都臣民一齐动手做灯,到处挂满红灯,装作满城熊熊大火,以欺骗火神君不再派人降灾长安。武帝听罢,欣然同意。于是,长安城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城内城外的官员、百姓都上街观灯。当晚,元宵的妹妹领着父母进城观灯,元宵见到了父母,实现了自己愿望。而元宵姑娘做的元宵也颇受汉武帝的喜欢,于是一直流传至今。
正是这元宵与花灯成就了举家团圆的心愿,因而在元宵佳节,人们都不会忘记这个吉俗,祈求全家团团圆圆。
延伸阅读
聪明少妇窃金杯
宋徽宗赵佶政治上昏庸无能,恣意享乐,元宵放灯总是极尽奢靡。
宣和六年正月十四日晚,徽宗驾幸宣德楼观灯,场面恢宏。徽宗龙心大悦,叫仆人从台上撒下金钱银两,让老百姓抢钱取乐。十五元宵夜,又命令“看灯底百姓,休问富贵贫贱,老少尊卑,尽到端门下,赐御酒一杯”。整个开封城万人空巷,宣德楼前人声鼎沸。皇上御赐美酒用的酒杯是金质的。有个少妇痴迷灯市,直到天将黎明才挤到端门喝完了酒,趁热闹之机将那只金杯揣到怀中,不料被卫士发现,将她押到了宋徽宗面前。那女子急中生智,当即吟诗一首辩解道:
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将晓时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意思是说,她观灯时与丈夫走散,拿这只金杯回去,证明在灯会上喝了皇上御赐的酒,而没有去别处。宋徽宗听罢,发现她甚有才华,不仅没有惩罚她,反而“以金杯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