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阿尔卑斯山的蓝莓
6211000000033

第33章 友情岁月

劳拉和我共租一个公寓。一房一厅的公寓,虽不大,但对两个正在求学的女孩来讲,是再经济不过了。平时总讲着嗲声嗲气的“国语”的劳拉比我小好几岁,满脑子稀奇古怪的想法,整天发愁自己过于肥胖的身材,为此绞尽脑汁寻找减肥秘方,无奈那130多斤的体重还是没有一丝要退缩的痕迹,她也就慢慢地断了减肥的念头,只是经常对我诉苦道:

“这个身材是影响我寻找白马王子的一大障碍!”

“那就用功读书吧,那是最减肥的。”我也会经常用年长几岁的身份劝她。话虽如此,她还是那样:把该用功读书的劲都使在找朋友上了。社交活动倒不少,可考前的临时抱佛脚也未让她吸取足够的教训。

劳拉喜欢干家务,尽管对她的慢性子和打扫方式不欣赏,但只要不把家弄得一塌糊涂,我也乐得享受。喜欢做饭的我则把一日三餐的任务包了下来。我课余在报社打工,她给一家华人家庭的孩子当中文老师。每月一次的到中餐馆聚餐,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奢侈。我们总是一起寻找最省钱的电话公司和电话卡,为的是能经常给父母报报平安。而我每星期两次,每次一个半小时的与男朋友的越洋电话,是劳拉最“忌妒”的事,因此,每次男朋友打电话来,她总是抢先拿起话筒把他好好盘问一番,这才让我接过话筒。过后会追问:“我为什么找不到男朋友呢?怎样才能吸引男孩子的注意?”

自打发现对她责以大义的说教换不回丁点回报后,“好好学习吧!”就是我对她这个问题的永远的答案。别看她年纪不大,但对人的关心不亚于我。我要是有个头痛脑热的,她急得团团转,又是张罗吃药,又是端茶送饭的,让我这个做“姐姐”的倍感温馨。

也就在这种平平淡淡日子中,桑妮来到了我们中间。

老实说,对桑妮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倒不是因为劳拉在旁的添油加醋,光是对她那染成金黄如稻草般垂到腰间的长发就已七分不顺眼:明明是地道的亚洲人,干吗把自己糟蹋得跟假洋鬼子似的!

有了这样的想法,两人之间的关系就有了一个不太和谐的开始。所幸的是,桑妮是个宽宏大量的女孩,我也不属于凡事斤斤计较的那一类。日久天长,两人在朝夕相处中竟找到了许多共同点,那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也就油然而生。来自汉城的桑妮有着大部分韩国女孩共有的外表特征:粉白的皮肤,如圆月般的脸蛋和一对单眼皮小眼睛。为此劳拉给了她一个绰号:小眼睛。

桑妮的到来使原本平静的生活增添了一些不平静的色调。和桑妮的熟络让劳拉渐渐有了不被重视的感觉,因此经常向我们提出抗议。抗议归抗议,和桑妮的友谊还是建立起来了。她喜欢做韩国人的招牌菜:泡菜,每当我不愿做饭时,总是她自告奋勇地煮泡菜面条。那酸溜溜,辣丝丝的味道让我吃得有滋有味。在她的带动下,原本不会做饭的劳拉也悄悄地学了几道菜。于是每个周末便是我们三人大会餐的好机会,你一道菜,我一道菜地让我们温馨的小屋充满了欢乐。桑妮还自动担任了准备午餐的任务,每天在校园餐厅里打开她准备的午餐,总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性格颇像男孩子的桑妮很得男孩子缘。自打她搬进来后,电话使用率节节上升,这让小气的劳拉颇有微辞,好在每个人都有“存小异求大同”的观念,因此三人之间的友谊并未因此而破坏。

“三人行必有吾师”。和劳拉在一起,是情同姊妹的关心;和桑妮则如朋友,我们从彼此的身上发现各自的不足,学习彼此的长处。三人在一起,有开心也有不开心;有谦让也有争吵;有挑灯夜读的学习,也有黑暗中的倾诉,更有困难时的互相帮助。平平淡淡的岁月就在嬉笑眼泪中打发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日子,很幸运遇到了她们,让我孤独的求学生涯有了不孤独的色彩,让我平淡的生活有了不寻常的回忆,这段平凡但真挚的友谊如同岁月的小溪,总是轻柔地在我内心深处流淌,永不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