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悠悠回乡情
6179100000019

第19章 回族敬老人称颂

回族有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良好风尚。晚辈见了长辈必须停车、停步或下车,然后道“色俩目”,或说:“你老人家好吗?”长辈还“色俩目”,或说:“你好吧!”长辈或亲戚朋友探望,被认为是吉祥之事。俗有“客人带来了‘拜里克提’(吉祥幸福),带走了‘暑哈默提’(不幸和灾难)”的回回谚语。客人到家要远迎高接,客人如果骑自行车来到家里,未进院前主人接过车子推进院里,揭开门帘或推开门先让客人进屋,吆喝家中老小向长辈或客人请安问好。这种习惯大概在孩子牙牙学语时开始教育。倘若长辈从远道而来,先盛一汤瓶温水请洗漱,然后沏上热腾腾的盖碗茶供驱寒洗尘。一般家庭里将盖碗盅子擦拭干净,开水消毒,放上茉莉花茶、白糖、枸杞、芝麻、红枣,俗称“五宝待客茶”。茶水冲沏成“牡丹花”样,双手捧递给长辈,并说一声:“请您老人家喝茶。”回族对客人或长辈一视同仁,不分富贵贫贱,权势地位,客人在家里入座时,按辈分、年龄人座,不管你的“官”有多大,在家庭的宴席场合,必须虚怀若谷。倘若你口若悬河,见长者不理不睬,不下车子不问安,众人斥之为“土条”、“草包”或“七成人”。“七成人”意为理智不健全、不懂礼貌、没有教养的粗鲁人。特别是对有生理缺欠的老翁妇媪,更不能歧视、辱骂或起绰号。以照顾鳏寡孤独、聋、哑、瘸、瞎者为荣,是揽“色洼布”(积德、行好),反之被视为“二杆子”、“白黑里”(吝啬鬼)。

长辈、客人与主人谈话,别人不得插话,进出关门要轻,拿放东西器物要轻,最忌撞击声,否则被视为不礼貌。在屋内行走不得从长辈或客人面前经过,吃饭先请长辈或客人吃,并说:“请口道。”沏茶水宜浅不宜满。俗语说“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当长辈离开自己家时,老少皆出门远送。

遇陌生的老人问路或找人,一定要热情回答或亲自领找。倘若他们迷路或无家可归,便请到家里给予吃喝或施舍。老人或亲友生病。一定要带上食品或药品去探望,对病人说一些安慰和吉利的话。病人提出的吩咐和要求,晚辈应尽力去完成,以免病人失望。回族家庭中,儿女倘若要出远门,首先要征得父母的同意,父母给予“口还”(允许),方可起程,否则就不能离开家乡。舅父在外甥家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外甥家无论婚丧嫁娶,还是过三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要请舅父参加,而且让坐首席,婚丧大事要舅父表态,否则不得恣意举办。对舅父的尊重如同尊重父母。

回族把孝顺父母、尊敬公婆、尊敬老人、接济骨肉亲戚,视为行善积德。如果某人不照顾父母,不尊敬老人,则被指责为“忤逆种”、“白黑里”(吝啬鬼),而受到众人的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