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悠悠回乡情
6179100000020

第20章 讲究卫生是本分

“回族老人寿数长,早起礼拜喝茶汤”,“常洗大小净,百病难发生”。这是宁夏回族民间广为流传的长寿卫生谚语。

沐浴是穆斯林的生活习俗,也是他们做礼拜的基础。一般回族穆斯林男性12岁、女性9岁时就要7天一大净,洗浴全身。沐浴分大净和小净两种形式。浴具乃小净用汤瓶,大净用吊罐。“小净”波斯语叫“阿布代斯”,《古兰经》中规定:“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每天做礼拜的时候,必须洗脸、手、两肘、摩头、脚各三遍。”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经说过:“穆民外清内洁,是信德的一半。”由于浴水洁净柔和,通过揉搓,可清除手上的灰尘、污垢和细菌,又可活动腕骨和十指,预防疾病和腕关节炎。中国医学家研究证明,对带有肝炎病毒的手,用流水冲洗比用氧乙酸、次氯酸等消毒更好。“净下”(即洗两便)不仅清除了肛门和尿道里的污秽、臭味、尿汁,同时在揉搓时活跃了生殖器官和消化器官的功能,有效地预防尿道炎、膀胱炎、肾炎、脱肛、痔疮、前列腺炎、子宫癌和阴茎癌等病症。漱口能涤除腐蚀牙根的残食,可预防龋齿、牙周炎、口腔炎、咽喉炎等。呛鼻是将水用右手掬捧在手心,吸人鼻腔内再猛喷出来,呛出鼻涕、灰尘等秽物,预防鼻炎、鼻窦炎等症。坚持五时礼拜的回族穆民,每天约有15次的呛鼻次数,可以防止细菌的侵入。洗脸和洗肘,通过揉搓、按摩,可引起舒筋活血、养颜美容、预防眼病的作用。洗两脚要冲洗趾缝、脚掌心的秽物和臭气,礼拜之人,可减少脚臭、鸡眼、脚气病,还可治感冒。民谚常说:“天天洗脚,强于吃药。”祖国医学认为“力发于足,主宰于腰,形于四肢”。洗两脚益处极大。

“大净”阿语叫“乌苏里”,回族人习惯叫“换水”。程序是先按要求洗完小净,再用吊罐或喷头全身冲洗。伊斯兰教规定,夫妻交合、泄精、梦遗、手淫都要在当日作大净。妇女来月经,经干后立即大净,若分娩,要在满月后方可大净。穆斯林在纪念亡人、出差远行、举行婚礼、参加葬礼以及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清真寺开学典礼、竣工典礼,都须大净,以表示对庆典的尊重。

沐浴的好处是不可低估的。不仅可以涤除全身的污垢,而且使皮肤清洁,汗孔开放,毛细血管变粗,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皮肤汗液排泄,疲劳消失,精神振作,容光焕发,清爽宽松,心情舒畅。防止疥癣、湿气、性病的传染,抑制肢体及脏器的多种疾病发生,充分提高肌体的免疫力。

回族的沐浴历史大约要追溯到唐代兴盛时期,大批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到中国经商、传教,并把伊斯兰教的沐浴礼俗传给中国教民。苏联科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欧洲人知道沐浴是在十字军东征中从伊斯兰教人那里学会的。沐浴能根治精神病中的激动病和暴躁病。”中国回、维、东乡、撒拉等10个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都有沐浴的良好习惯,沐浴真可谓伊斯兰教文化的璀灿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