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归抢滩中关村
6173200000059

第59章 第一是强者的目的地

随着企业运营模式的成熟,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凸现。仅两年多的时间,奥瑞金就已有员工100多人、三个实验站、两个加工厂。其中,两个加工厂是在半年内迅速建立起来的,而且是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当年就实现利润。因此有些员工担心,“是不是发展太快了?”

员工的担忧或许不无道理,但从来不喜欢走老路,而是渴望创新的韩庚辰,美国文化十数年的熏陶同样在骨子里留下了烙印。实现自我价值,让自己的价值体现得更多一些成为他这些年无悔的追求。韩庚辰自有历久常新的一套理论。他认为只有不断进行组织结构的变革,鼓励创新,并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才能保证企业的快速运转,同时保证员工的创业激情。

颇有儒将风度的韩庚辰认为,企业能否做大要看创业者的能力,要根据企业的发展不断调整自己在公司里的定位,“一开始可能你什么都做,企业大了之后你的角色和位置应该有所转换,做到一定程度就该退后,你的能力或者各个方面不适应这个东西时,就应当有一个职业经理人进入。”

一次,在北京大学的讲座上,韩庚辰满怀激情地说:“我们正由创业者向职业经理人转变,我告诉我的同事们,如果机构一年不调整那就是我的问题,我就没有创新精神,我就是不行了,我就要退了,所以我每年都要调整一下机构。”

韩庚辰的创新理论还体现在奥瑞金的日常运营中。公司创立头一两年,他总是会对销售人员说:“别人做过的事你不要去想了,每天有一个新主意出来你就试,我们允许你创新,允许你失败;鼓励你创新,容忍你失败。我们设立的规章制度,就是要保障你的创新能够得到有效的鼓励。”在奥瑞金内部流传着韩庚辰这样一句话,“除了国家的法律我们修不了,否则,只要是不合理的都可以修改”。

奥瑞金刚刚成立的时候,国内的市场就仿佛春秋时代一样,遍地大小诸侯,全国每个县每个地区都有它的种子公司,大大小小近3000家。韩庚辰不愿意再去做第3001家,而希望是唯一的、独此一家的种子公司。从初创之始,NO。1就成了韩庚辰和奥瑞金的目标。现在的奥瑞金,距离这一刻似乎只有一步之遥了,而奥瑞金的创业首领,韩庚辰,又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著名的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曾说,历史上中国的每一次强大,都是中华传统文明汲取了外界文明的时代,他认为,寓居于海外数量庞大的华人、学子正是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结合者,他们的回归,将极大地促进中国振兴。在这个意义上,奥瑞金的成长壮大,不仅仅代表了韩庚辰等海归们的成功,也必将在中国前进的道路上抹下重重的一笔浓彩。

张玉祥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