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归抢滩中关村
6173200000153

第153章 创业者的生活内容

作为一个创业者,创业已经成为王良生活的核心内容,但是,创业毕竟不是一个人的全部,创业者的生活像常人一样有着方方面面,创业者也需要从繁重的工作中脱身来享受生活。创业者的休闲生活的安排恰恰能够鲜明地展现创业者的风格。王良工作很勤奋,但是他不只是在单调地工作,他有很多业余爱好。

王良说,他最近觉得还是要学点东西,老坐办公室不行,所以现在每周打两次羽毛球;还开始学习手风琴,这也是刚刚开始定计划,因为他觉得手风琴不错,一个是需要体力,因为首先你要把它扛起来,这样既锻炼体力,又能在音乐方面提高一些修养。他的学习方法是对着教学光盘练习,因为他没时间参加学习班。他还提到自己经常听交响乐、歌剧,觉得音乐对自己的身心很有陶冶作用。王良在谈到这些的时候,脸上也浮现出快乐享受的表情,仿佛一下子卸去了工作的重担。

王良对社会问题也有深入的思考,比如前面提到过的制度问题,他对我们这个转型期社会的体制规范化进程非常关注。他给我们举了美国的例子,他说,美国和中国差异比较大,在美国那一年,他感受比较深的是美国教授和中国教授的工作强度相差太大。美国教授工作量比中国教授要大的多,真正的大教授,可能不仅要带几十个研究生,还要上课,甚至还有本科生的课程;美国教授还要和企业打交道,要拿课题,否则就会没有钱没法带学生;还要参加学术会议,那论文都是前沿性、开创性的研究。所以美国教授,特别是比较大牌的教授,很辛苦,从早晨七点钟到实验室,到晚上十二点多,有时到后半夜,都在工作。当然,他们也有放心的地方,他们就不用操心什么孩子入学啊之类的问题,美国有一套体制保障的,教授们不用操心这些,所以可以全身心的投入。而中国的情况则大家都明白。说起这些,王良有些唏嘘和无奈,但他接着说,国内的情况在逐渐变好,毕竟制度是在一个完善的过程中,在一个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有个过程。

王良也忧虑地谈到,人除了经济社会生活以外,还需要一种精神生活,目前中国社会比较缺乏精神信仰,生活在迅速地转变,在转变期大众思想有些乱,不知道该信什么,在这种情形下,乱七八糟的东西就可能来了。

从王良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文革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如何在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中逐渐摸索,把握机会,慢慢使自己有了稳定的人生目标和奋斗指向。他年轻时候正赶上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年代,机遇逐渐增多,选择逐渐变宽,需要一个人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为自己的人生设计方向。从这一点来说,他的经历是有着代表性的。他选择了创业,选择了在变幻的市场中奋斗的生活方式。但是,他不是仅仅为了金钱而去的,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他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的文化底蕴。他在努力经营好企业的同时,对社会体制和社会的道德风尚问题都有着很深沉的关注,这是非常难得的。也许正是像他这样的有着文化底蕴和社会关怀的创业者,是我们这个转型期的社会最重要的中流砥柱。

涂俊 张川撰稿

曾颖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