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归抢滩中关村
6173200000152

第152章 创业的大环境和小环境

对于目前的市场环境,王良既有忧虑也很乐观,他认为,国内的大环境还是不错的,相比于国外,机会更多,但对于小企业来说,现在生存并不很容易。毕竟,国内的市场环境还在一步步规范化,在成长之中。很多时候做事不太规范带来很多的问题,他举例说,和用户打交道比如说签合同,签合同他愿意给你签,但付款的时候他不愿意付。如果项目完成了,但是款却老是不到,这对企业来说是很可怕的,人力物力都投进去了,却没有现金投入进来,对公司的运转影响比较大。

还有就是,公司人员做事不太规范,比如市场部招的职员,你请他过来,付给他工资、待遇,他应该为公司服务。但个别人道德观念比较差,他拿到合同以后自己做私单,或者转到别的企业去。王良坦言,这种对企业的伤害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惩罚措施,对这种人应该是惩罚的,整个社会在制度层面应该对企业有个保护,这不是说一个企业光靠自身可以做到的。尽管有这些值得忧虑的问题存在,但是,王良还是强调,现在,大环境不错。而且他对小企业的技术活力始终非常有信心。

王良因为在爱博科技主管管理和市场这两大块,所以谈到制度规范问题、管理问题,他非常关注。他自己经常读管理方面的杂志,来了解别的企业是如何管理的。当我们问及他这些年自己有没有总结出什么管理心得的时候,他很幽默、很谦虚地说:“管理是我需要好好学习的一门课程,我一直都想躲开你们的采访,就是因为我一直没有总结出来。但我有个总的感觉,作为一个公司,要很好地运转,有些必要的制度必须定下来,否则大家不知道怎么做才对,不把边界定清楚,大家有的时候比较迷茫,不知道往这个方向做,会不会碰到公司不允许做的,这些搞不清楚,就没办法在一起做事情。所谓制度,就是把一些边界定清楚,这些界是不能碰的,出了这个界就超出了我们的合作范围。制度是越早订越好,但是有时候也是很矛盾,人少的时候,你制度订的很多也没什么意义。但人多了,制度建设、团队建设就很重要。”

不难看出,在表面的谦辞之下,王良其实对公司内部的管理及制度问题有过很深的思索,他在国外当然见识过高水平的管理模式,但是,从他的深思和慎重的表达中,我们感到他是在管理理论和实践之间不停地琢磨,想努力找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有效管理方式。他在和我们的谈话中也谈到,希望以后有时间去学习学习管理,只是目前没有时间、机会。他认为,管理本质上是实践,应该是在一个工作岗位做一段时间,然后去学习,这样比较好,要是纯粹去读书,然后来做管理,那读书那段时间的收获可能不大。

当我们问及王良对公司前景有什么规划和展望的时候,王良平静地回答说,我们都是一步一步,每走一步,再来定下一步的目标,根据上一年的情况来定下一年的情况。我们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投入,所以目前不需要从银行借钱,需要融资,或者上市什么的。

我们也问到王良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他很肯定地说,就是把公司做好,做稳定了,这是最重要的,再一个就是把产品做好,在这个行业里面,别人用了你的产品都说是最好的,那就了不起了。能真正拥有自己的产品,这是一个人最值得自豪的事情。我们做了一个假设,问王良,如果现在不管什么原因,公司不成功,停了,你现在打算怎么办?王良马上回答说:“公司停了,我们再接着往下做啊,公司停了,可能要裁员,开人,但事情我们还得继续做;公司一夜之间没有了,都没关系,只要我们人在,还是可以继续做的。我前些天和公司里的人聊天还说,真是出现了这种情况,怕什么呢,我们再找一间房子,甚至从我们自己家里腾出一间房子出来,从头再做就是了,关键的关键是对自己要有信心,一切都可以重来。”王良说,如果从头再来,再做到这样的规模可能就不用6年了,因为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了。

王良也总结了一番创业需要什么条件的问题,他说,你看,比尔·盖茨高中毕业就出来创业,所以创业和读不读大学没关系,和读不读研究生也没关系,和结没结婚也没关系,这些都是不太相关的事情,创业本身就看你有没有机会。主要看有没有机会,把你的精力时间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以后,能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结合的好就可以开始做,至于具体时间,是无所谓的,退休以后也还可以创业。美国有些工程师退休后,开咨询公司,也是创业,他们依据的是过去为大公司服务的经验,给别的公司提供咨询。重要的是把握好机会,机会有了,自然就会在这个方向上做下去。但创业不是简单的一步就完了的事情,即使创业了,创业之后要投入很大的精力,这才是创业的要害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