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归抢滩中关村
6173200000011

第11章 异国求真经

北京科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首席科学家陈榕博士

陈榕,1957年出生于北京,1977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81年进入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1984年初赴美伊利诺伊大学深造并获硕士学位,后进入微软研究院工作8年。2000年春天回国到中关村创业,同年6月,北京科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任首席科学家。目前公司已创办了上海科泰世纪、深圳科泰世纪,形成了三足鼎立的集团公司架构。

为什么要有我们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

因为我们不能授人以柄,而应当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陈榕就是抱着这样的理想去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他要用自己的能力塑造带着生命印记的独特产品,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做企业的技术服务者——微软不能提供这样的环境,所以他选择了回国创业。

当波音747巨大的机身雷霆般呼啸着腾空而起,深沉的蓝色天空闪过一道炫目的光芒,熟悉的城市骤然间变小了,渐渐地消失了……

他紧靠着舷窗依别了母校清华和故乡北京。

想到将要降落的地方——美国,陈榕的心潮翻腾起来,那是希望的远方也是未知的远方。希望在美国这个计算机世界的摇篮里,自己从事的专业能够得到更深入的探索;忧虑那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命运没有给人现成的答案。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一刻。从这一刻起,陈榕的命运就注定要属于计算机世界了。他一下跃入了美国超级计算机中心的诞生地——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计算机专业的数码之海攻读学位。在那里,他由一只雏燕化作了一只凤凰,在升华的煎熬中,陈榕人生的坐标也在不断地变动着,那浩如烟海的代码和神秘莫测的数码逻辑一下激发了他的征服欲:不,拿学位已经微不足道,我要驯服计算机操作系统!

执计算机领域之牛耳,当先烂熟其操作系统,于是,陈榕开始了艰难的攻关历程。

他首先踏过C 语言开发的操作系统Choices,然后又把精力集中于面向对象技术,钻研诸如Smalltalk、C 这样的面向对象语言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这段时间他几乎没有像样地吃上一餐,因为那样会浪费掉许多宝贵时光:他就着软饮料和汉堡包写了大量的C 软件包。探求的过程就像踏上登天的梯子,愈往上愈艰难,然而天地越宽阔。当他找来斯坦福大学V内核和卡耐基梅隆大学的MACH系统研读时,20万行的源代码让他头晕目眩,硬靠着自己的毅力把这些号称面向对象、面向微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全部看完。这段时空完全是没有刻度的时空,他完全游荡在数码的世界里。

刻苦努力没有白费,陈榕开始设计一个操作系统,然而,事情总不是那样一帆风顺,羽翼也总有一个锻造的过程,呕心沥血不分昼夜设计出来的一个系统,很快就又被自己否定了,不知重复多少次。最令他苦恼的是,自己总是陷在别人设计的阴影里,他放下了手里的工作思考着出路,在他的内心世界里信念的渴求与眼前的困惑搅扰着他,为了悟透操作系统的理念他要到一个更大的背景下去发现,于是他来到了微软。经过8年微软的实践历练,他学会了对一个软件产品的评价,以及组件化方法组件系统的实施。

时光不觉中将他送到了一个新的峰顶,在这里他智珠在握。抚摸着自己已经蓬勃坚韧起来的羽翼,陈榕开始跃跃欲试寻找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