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归抢滩中关村
6173200000012

第12章 清华五剑客

陈榕孜孜于微软绿林的打造,已是羽翼丰满,对于操作系统的了解与结构关系可说是闭目能详,如果将信息领域的技术之争比拟为武林斗法,他的惯熟程度可喻为《水浒》里的林家枪。

上个世纪最后一年的夏季,马琦找到回京度假的刘艺平诉抒胸臆:就我们而言,绝不是搞搞门户网站,弄弄电子商务能够解渴的,作嵌入式操作系统才对口。刘艺平听着马琦的阐述,立刻兴奋起来,力举陈榕为帅,“这要看陈榕有什么好主意,操作系统是他的看家本领。”

马琦也深有同感。于是发电陈榕,要他尽快回国。老同学的召唤正遂心愿,在内心里大家早有聚在一起共谋大业、实现夙愿的打算,于是,他立即从美国飞来,联合清华四位昔日同窗举起了科泰世纪公司的这面大旗。

从一般意义上讲,人一旦失去了原始生存的动力也就不再希望做些什么,像陈榕这样的IT业科学家生活绝无问题,为什么在衣食无忧之后还要像当初那样苦苦拼搏,这是世俗的人所无法理解的。因为,他需要在精神上证明自己,使自己平生所学发挥最大效能。

五位科学家各有所长又志同道合,他们结合在一起,为自己提出了一个相当大的任务:打破视窗的技术垄断,在信息这座大厦上再洞开一个窗口。这就是他们所说的“和欣”操作系统。于是,又一个艰苦的过程开始了,不过这一次是一个集体、一个有着共同理想的集体共同攀越。对于陈榕来说,美国的IT生涯是热身和经验铺陈的阶段,是向峰顶接近并积蓄力量的阶段,现在的目的就是为了登顶,登上计算机操作的顶峰。他们要在自己的手里拿出属于中国的操作系统。一个普通的人只有将山踏在脚下才能成为勇士,IT之峰下五位勇士的身影随着他们艰辛的脚步逐渐高大起来,他们是技术工程师杨维康、吴季风,副总裁兼工程师刘艺平,总裁经理马琦,首席科学家陈榕——五位文革后首届考入清华的同班同学。

“和欣”操作系统的完成是一个巨大工程,它需要集体的合作,每一个环节都是重要的,人间的创造力有时也像自然界出现的珍物那样,各种因素的巧合才能达成,“和欣”的诞生也是如此。五个科学家均来自77届清华计算机系,这个年龄所接触的历史又构成了他们相同的时代感受、相似的生活经历和一致的价值观。以这个前提为基础又建立了合理的组织结构,去实现“和欣”的攻关。历经两年多的努力,他们成功拿出了“和欣”操作系统这个属于自己本民族的独立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不用过多地渲染什么废寝忘食、夜不能寐,成大事者必然如此,倒是科泰公司的动、静关系耐人品味:首先是总裁马琦以他特有的随和率直将另几位大将网罗起来,在北京、深圳、美国之间穿梭协调。再就是首席科学家也就是急先锋陈榕,定,如水银坠地,猫在一处设计“和欣”方案;动,则如闪电掠过,飞来飞去搜罗信息,把握进程。另几位“和欣”骨干在研究室率队将陈榕的方案落实成型。

这个有效的机制终于酿造出了他们梦中的“和欣”,成功登顶。

以个人而言,陈榕本来就已经很成功,为何还要自找麻烦?他用登山家的话回答说:“‘为什么要去艰难地登山,因为山在那里’。人就是要不断地证明自己,科技的高度在那里,女神的召唤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