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归抢滩中关村
6173200000010

第10章 名利于我如浮云

在广东话中,“陈话”和“神话”的发音一样。谈起这个极富个性的名字,陈总说:其实我这个名字和“神话”没有什么关系,之所以取这个名字,主要是因为我大姐叫陈活,二姐叫陈恬,名字里都有一个舌字边。后来到了我这里,因为也要有这个舌字边,所以在字典里挑了很长时间,发现只有这个话字最好,最合适。实际上后来也证明这个名字取得很好,因为陈话就是“说话”的意思。你知道吗?我2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后来选了这个名字以后,我很快就会说话了,而且你看我现在最能说话,还会讲好几种语言。

说起自己的妻子,陈话的眸子里闪着得意的光,他笑着说:我的爱人是我北大的学妹,山东人,比我小两岁,学生物的。当年自己年轻好胜,凭着骨子里所固有的那份果敢和执着,一举赢得了那个优雅、漂亮的女大学生的心。如今他们已经有了一对乖巧的儿女。“认准了的事情我就会走到底,这是我做人的准则”。陈总的话耐人寻味。

作为中关村2000多家企业的领头人之一,陈话始终把头衔看得很轻,也不喜欢接受媒体夸大其词的宣扬,他告诉笔者,我是第一个采访他的人。他更愿意把更多的时间用来“老老实实地做些有用的事”。

陈话自认为是个典型的广东人,具有广东人敢为天下先、实在、敢干的本能。他说:“我没有什么处世格言,我只相信自己。我认为做一个人不但要相信自己,更要相信自己选择的方向,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他还说:“我这人不信神也不信佛,我信我自己,我自己是自己的神、自己的佛。”陈话坦言他曾因为自己的个性太强吃过亏、受过别人的排挤,但作为一名企业的领导者,他努力打造个性化产品、创建有个性魅力公司的精神,却深深激励和鼓舞着他的每一位员工,就连他为自己公司设立的口号也十分独特,那就是:无限媒体,个性选择。

但陈话也有为自己的个性后悔的时候,他说他曾因为意见上的不统一,和某投资方失去了一次合作的机会。而因此损失掉的那笔钱,完全可以在国内修建一所希望小学,或者捐献给落后地区帮贫助困。他说:那些钱对于我来说虽然可要可不要,但对于落后地区的孩子却非常重要,我想我的个性真的应该改一改。

生活中的陈话兴趣广泛,跑步、打球、游泳样样喜欢,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什么都敢于,什么都敢体验”。但他最喜欢的还是开着车,带上自己的妻子和一双儿女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滚动的车轮尽情去体验大地宽广的怀抱。有着强烈爱国心的陈话,报国之心写在了自己的行动上,他说:“我觉得我还是能为国家、为社会主义事业做点贡献,所以我回国,回到海淀,并希望为自己的母校、为自己的海淀区、为国家做点贡献。”

这就是中关村数万创业者中的一个,一个率真的成功人士。“人一定要相信自己,一定要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好,永远不能气馁。”这就是陈话的处世哲学。

从陈总的办公室里出来,北京的夜幕已慢慢降临,辛勤工作了一天的人们都在急急忙忙地赶着回家。站在柏彦大厦门前的天桥上,望着华灯初上的四环路和川流不息的人群,我的心中充满感慨,我为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海淀而骄傲,更为中关村有这样“敢为天下先”的企业家而自豪!

戴月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