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永续赢利
6172000000061

第61章 战略外包——强调做精做强,而非做大做全

外包(out sourcing )一词直译为“外部寻源”,是指企业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保留其最具竞争优势的业务,而将其他业务委托给比自己更具成本优势和专有知识的企业,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是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企业实施“回归主业,强化核心业务”的大背景下风行起来的一种企业新战略手段。从美国开始兴起之后,逐渐影响到日本、欧洲,乃至全球,形形色色的外包业务趋之若鹜。

众所周知,耐克是通过外包创造巨额财富的典范。耐克公司将所有的产品外包给全球各地的厂家生产,而自己只专注于产品款式的设计以及品牌形象的塑造。因此,塑造一个全球著名的运动品牌,让全球各地的代工工厂为其打工,创造了一个著名的耐克帝国,乔丹 +“代工”就是对这种成功最恰当的诠释。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种“贴牌”生产的外包形式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众多的国际巨头企业也日益依赖于那些专业化的产品“加工厂”。据外包协会统计,“世界财富500强的公司中,80%的公司全部或部分外包其信息管理功能”。

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可选择的外包战略主要有:

(1)资源外包。

主要指用户在规定的服务水平基础上,将一部分信息系统作业以固定的价格委托给服务商,由其管理并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信息服务。通俗地说,也就是企业把自己的 IT部门交由某个服务商进行管理。资源外包的种类很多,大体包括:系统操作、网络设计、开发和管理、应用系统设计、开发和维护、系统集成、信息技术顾问、业务过程管理、用户支持、系统支援和复原服务以及其他服务(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耗材管理等)。

(2)后勤服务外包。

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管理服务在中国还是个崭新的行业,但是其增长速度很快。后勤外包只是一种“点的解决方案”,但是,现在它们都转向了更加整合型的方案,使分散的商业过程集成化,从而使业务操作贯穿整个企业组织,增加了透明度。

(3)客户关系外包。

许多企业将会把那些并非其核心业务或不能以较低成本自行处理的客户业务,交由外包商加以管理——即所谓的客户关系外包。这种企业外包其客户业务的主要原因是,通常情况下,企业自己的雇员往往不能及时处理客户打来的电话,或在短时间内难以从容应付大量涌入企业的客户信息。

(4)电子商务外包。

将电子商务业务外包给一家在互联网技术的许多领域处于领导地位的服务商,意味着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充分利用新技术所带来的巨大优势。音频视频流、实时客户服务、“普及运算”以及无线技术,拥有各行各业的专家和商务顾问,愿意协同 IT技术专家帮助用户最大化地实现电子商务目标的公司成为用户外包的最好选择。

(5)研发外包。

研发外包是指企业将本应属于自己投入大量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交给外部在此研发领域更加专业的企业、科研组织或学校去完成。选择合适的外包研究伙伴的厂商可以赢得高水平的技术、经验和设备,而这些东西自己很少能够全部拥有。与每个新研究项目都雇佣研究人员的做法相比,外包的独立研究项目能够使公司在长期发展中保持优势。

(6)人事外包。

人事外包是渗透到企业内部的所有人事业务,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制度设计与创新、流程整合、员工满意度调查、薪资调查及方案设计、培训工作、劳动仲裁、员工关系等方方面面。以前企业除了人事事务,很多事还得麻烦其他机构,如薪资调查、劳动仲裁等。而人事外包的包容性大、业务精良且专业机构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人事外包也是企业降低人力资源投资风险的一种选择。

外包战略是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为企业谋取最大生存空间的一种企业战略,是战略性的经营转变和创新,达到了降低风险、增加企业的灵活性和改善企业效益的目的。同时,供需双方形成了一种新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以及一种新的服务供应链管理。外包服务可以提供快捷和有效的渠道获取关键的知识和专业人才,由此可以明显地改进业务流程管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一系列的外包战略具有广泛的经济意义。

首先,节约经费是企业外包的最重要原因。在管理系统实施过程中,企业把那些非核心的部门或业务外包给相应的专业公司,这样能大量节省成本,有利于高效管理。由于专业化分工带来了职能效率的提高,许多承包商都拥有比本企业更有效的资源和组织。通过承揽较多外包服务,他们可以通过规模经营的实现而获得比单个企业生产高得多的经营效率。在资源配置日趋全球化的背景下,将特定业务外包到资源和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便宜的国家和地区,而自己专注于技术、品牌、营销等核心业务的开发,这无疑能够极大地降低企业的制造成本,降低固定资产在资本结构中的比例,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降低组织的退出屏障和组织的转换成本。

其次,外包有助于降低企业所潜在的风险。公司规模越大,其市场反应速度就越慢,管理成本也就越高,而把产品制造从公司的运作流程中剥离出去,极大地精简了公司的组织结构,将使企业的组织目标更为明确、人员结构更为趋同、信息传播更为快捷。通过业务外包,企业可以与外部合作伙伴共同分担风险,使企业变得更有柔性,更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再次,外包战略能够使企业的产品有效地渗透到当地市场。对许多企业来讲,产品直接在目标市场进行生产和销售,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而且能够使产品有效渗入该市场。

最后,外包有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单一企业要想在整体产品市场上取得全面的竞争优势已经非常困难。同业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焦点已由传统的价格竞争、功能竞争和品质竞争等转向了响应能力竞争、客户价值竞争和技术创新竞争。竞争形态的转换,一方面迫使企业尽力改进内部组织流程,以提高对市场信息和顾客要求的反应速度;另一方面则要求重新审视本企业在整条产品价值链上的增值优势,确立其核心业务范围,以便于企业将优质的资源和独特的能力集中到该领域,形成强化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平台。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目前全世界年收入在5 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都普遍开展了业务外包。迄今为止,全球的所有业务外包活动,约有60%集中在美国。美国著名的管理学者杜鲁克曾预言:“在十年至十五年之内,任何企业中仅做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应该外包出去。”因此,外包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外包业是新近兴起的一个行业,它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一项研究显示:外包协议使企业节省 9%的成本,而能力与质量则上升了 15%。外包使一些新的经营业务得以实现。一些小公司和刚起步的公司可因外包大量运营职能而获得全球性的飞速增长。

因此,企业为了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如何处理整合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是企业实现竞争力的关键之一,这也就是企业与业务伙伴形成战略外包关系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