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5245600000021

第21章 论“实践性”在本科(3)

这样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我们坚持了五年,每一次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在,我所指导的许多研究生毕业以后,都在各自所在的高校中文或英文系进行推荐,并进行相应的教学实践。有的教师认为,就指定的题目进行论文写作与学术演讲,这在本科阶段的课程中实行起来当然有一定的困难,但这样的要求其实并不高,一些高中在课堂教学中都到了这一步,我们的高校中文系为什么不敢这样做呢?特别是我们师范大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师资,不论高校教师还是中学教师,口才与表达是一种最基本的训练。比较文学这样的综合性课程能够进行实践性教学,体现了高校教学的正确方向。

五是与比较文学相关的小论文写作与教师的推荐发表。这里讲的小论文写作,与前面讲的专题论文写作有联系,但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专题论文费时费力,如果是精心之作,当然可以推荐发表。在我们讲述比较文学内容的同时,每一讲的后面都出有思考题,让学生进行思考;除了思考题之外,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述的过程中,也会根据所讲述的内容随时提示学生进行思考。并且往往有这样的要求,即如果你对此有兴趣的话,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争取将自己的想法写成一篇3000字的论文;如果写得好,真正有自己的见解,就可以推荐发表,这样的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中文专业2003级学生,大约有六篇论文在我们主办的《世界文学评论》和《外国文学研究》专号上得到发表。如在《世界文学评论》第三期上,就发表了林霏的《从意义到范围的探究:全球化背景下的比较文学》、李兵的《比较文学学科范围之我见》等论文。

三、实践性环节:比较文学教学的核心

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性质,要求我们在从事高校本科《比较文学》课程教学的时候,既不能只注重理论性内容的讲述,也不能只注重实践性内容的讲述,而要将两者结合起来。我们在此讲的是《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并且是本科阶段的《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问题,但要认识到比较文学课程的性质,就必须联系到比较文学的学科;因此比较文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其学科建设的成果,没有《比较文学》的学科就没有《比较文学》课程在高校的开设。

因此,我们不能离开学科来单独地谈教学。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性质,决定了比较文学教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但在本科阶段,比较文学课程的实践性应当大于、高于和强于理论性。

为什么既然理论性与实践性是统一的,而又要求以实践性环节为核心内容呢?主要是出于这样四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比较文学学科归根结底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因为比较文学的所有理论观念与研究方法都来自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实践。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上的三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理论与学派,如第一个阶段的法国学派提倡影响研究,第二个阶段的美国学派提倡平行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第三个阶段的中国学派目前正在提倡“跨文化”与“跨文明”研究,这些理论都来自各自的历史与文化,来自自己国家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实践。比如法国学派提出的影响研究就不能脱离实证主义哲学与唯科学主义思潮;美国学派提出的平行研究与跨学科研究就不能脱离当时在美国兴起的新批评与自19世纪开始的科学对文学的巨大影响与渗透。比较文学的理论有没有不从实践中产生的呢?也许有,但那样的理论如果不经过实践的检验,则不能指导比较文学的研究,不能丰富比较文学的理论与方法,那是没有前景的理论。从根本上来说,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与边缘学科,其理论根基是深厚的,是与文学创作实践、文学批评实践、文学研究实践密切相关的,是来自实践而又高于实践的。

二是比较文学学科归根结底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因为比较文学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进行比较文学的研究。人们常说比较文学分作三个层次,即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比较文学作为一种研究文学的方法、比较文学作为一门课程,其实所强调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比较文学是一种可以指导研究实践的方法。方法论是一种理论,而方法则是一种手段,具有可操作性。作为本科阶段的比较文学课程,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比较文学的相关理论,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比较文学批评与研究的种种方法,能够以这样的立场与方法面对多种多样的文化与文学现象,以便更清楚地认识民族与民族文学、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差异,更清楚地认识世界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共同文心与诗心,以求最终能够建立真正具有普适性的共同诗学。从比较文学学科来说,其最终的指向是实践性的,而不是理论性的,虽然理论也是其中的一个内容。如果我们能够培养出众多的比较文学研究者,或者具有比较视域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师,那我们的比较文学教学就是有效果的。

三是从现有的比较文学研究来看,理论性远远大于实践性,对学科的发展与建设不利。近二十年来,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存在的理论化与空洞化倾向,已经危及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在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三种运行模式中,以译介为主的平行模式、以理论抽象为主的上升模式就是空洞化的具体体现,而我们所提倡的建立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下潜模式,即将比较文学研究建立在个案、作家作品之间的关系、作家作品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正好体现了比较文学学科的实践性。我们并不否定理论的发现与提出对于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意义,但我们更应当注重研究具体的问题、具体的个案、具体的现象对于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意义。理论必须从具体的文学批评与研究中得来,才能对具体的批评实践与比较文学研究起到指导作用。在大的理论为先为重的时代背景下,强调比较文学的实践性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与真正的理论体系的建设有利。

四是从本科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看,实践性的内容容易让学生把握相关的理论内容。本科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是培养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人才,而是着力于培养一种素质,让其具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综合性素质。从高校中文专业的课程设置而言,比较文学是所有课程的综合,如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史、文学理论,伦理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如果没有学好这些课程,就一定学不好比较文学。(我平时在《比较文学》课堂上常给学生们讲:“比较文学是我们从前所学过的所有课程的综合与跨越”。汉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所有课程,以及其它专业所开的一些课程如心理学、人类学、生理学等,都与比较文学的学习有关。“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这是由比较文学的跨学科、跨文化与跨民族、跨语言的性质所决定的。但无论如何,本科阶段的比较文学只是一种基本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更多地注重作家作品方面的内容,了解与理解比较文学的理论观念就会更容易一些。因为人们更容易接受一些更直观、更具体的东西,何况在现在这个读图时代,抽象的理论对于一般读者而言,都是具有一定的困难的。

本科阶段的比较文学课程与研究生阶段的比较文学课程是应当有区别的,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因为在不同的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不一样。在此我们不详论这个问题。(研究生阶段的比较文学课程与本科生阶段的比较文学课程的设置是有区别的,在华中师范大学关于研究生、博士生课程的设置要求中,就明确提出三个层次的课程要形成一个梯级结构。近些年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本科阶段开《比较文学》,研究生阶段开《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与《比较文学原始文献导读》,博士生阶段开《文学中的政治》、《文学伦理学批评》、《中英文学关系》等课程。)总起来说,本科阶段的比较文学课程教学为什么要将实践性环节作为核心来对待,最主要的原因是由现阶段中国比较文学存在的问题、本科生培养目标与研究生培养目标的不一致性、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认为,理论来自实践,而理论又是指导实践的;对于一般的人来说,理论总结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本科阶段的学生学了比较文学,能够以各种理论从事比较文学的研究,即作家作品之间的关系研究,以比较文学的眼光来看待文学现象,在现代社会中有一种世界文化的眼光,就说明我们的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