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在现有的教材框架内尽可能多地加进一些比较具体的实践性的内容,让现有的比较文学教学内容更加实在化、具体化、实践化。比如我们可以不从一般的意义上全面地展开讲述“流传学”的几种类型、流传的几种方式、流传中的变异,而可以简要地在介绍前面内容的基础上,以“寒山诗在日本和美国的流传”为个案,对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比如我们可以不从一般的意义上全面地展开讲述“渊源学”,而可以在前面内容的基础上,以“鲁迅的思想和文学创作与尼采的渊源关系”为个案进行讲解;比如我们可以不从一般的意义上全面地展开讲述“形象学”,而可以以“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为个案,讲一讲在一国文学中他国形象的构成情形与研究价值;比如我们可以不从一般的意义上全面地展开讲述“文学与宗教”的关系,而可以只就“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道教”或者“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佛教”为个案,讨论文学受到宗教的影响的种种情况与方方面面;比如我们可以不从一般的意义上全面地展开讲述“文学和科学的关系”,而可以以“20世纪美国戏剧中的科学与技术”为个案,对科技对文学的渗透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如此等等。如果是这样的一种教学选择,将原来的理论常识的介绍兑换成具体的个案的分析与研究,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有的比较文学教材中的部分内容,理论的成分与性质可以大大降低,作家作品分析和文学史研究的内容则得到大大的加强。理论的表述本来是比较抽象与空洞的,而如果我们将讲述相关的具体的个案与理论性讲述结合起来,则就使我们的课堂内容更加丰富而生动了;这样做的结果,可以使丰富而生动的比较文学教学内容让学生们更感兴趣,也能够让人真切地体会到比较文学作为一种学术观念与研究方法,的确是能够解决具体问题的。如果我们只是按以前的比较文学教材的体例与展开方式进行讲述,学生往往很难听懂其内容,也难于具体地感受以那些理论观念为基础而形成的方法是如何解决具体问题的,比较文学作为一种方法是如何实践的并取得具体的研究成果的。可以这样说,“个案化”正是我们对现有的比较文学教材内容所做的第一个调整。
二是在原来的比较文学教学内容中加进对一些原始材料的分析,加强比较文学教学内容的实证性。现有的比较文学教材往往缺少原始材料,也缺少对于作家作品的具体分析,而任何结论都必须是建立在材料基础之上的,作为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来说都是如此。因此,我们讲“比较文学史上的三个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就没有流于一般意义上的、只用教师自己的话来进行介绍,那样的话可能讲起来比较顺畅,但学生听了以后却没有深刻的印象。比如我们讲“比较文学的法国学派”的时候,如果引述代表理论家之一的梵·第根先生对于三种文学研究类型划分的具体论述并进行讲解,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样;我们在讲“比较文学的美国学派”的时候,就引述韦勒克先生在1958年教堂山会议上对法国学派进行批评的原始文献,看一看他是如何以十分尖锐的口气批评别人的,而他又是如何提出自己的主张而代表美国学派发言的。这些文献,不仅标明出处,并且标明年代和页码,让学生感觉到我们所讲的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有根有据的;我们所引述的所有材料,都是可以还原与考证的,这就让他们认识到比较文学的确是一门科学,并且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我们在讲“渊源学”的时候,以鲁迅与尼采的关系为个案,但所有的内容并不是教师主观的判断,而是一种客观的分析与在此基础上的表述;我们往往以各种原始材料为基础性内容,如鲁迅在自己创作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等三个历史时期,所发表的对尼采的不同评价,引述的是大量的《鲁迅全集》中的论述,不仅标明具体的时间与地点,并且说明他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讲的,分析他为什么这样讲,涉及许多鲁迅先生的日记、书信、杂文、散文诗、小说等。这样的教学构思与实践,教师讲起来非常具体、生动,学生学起来也非常感兴趣。许多学生反映,在比较文学课堂中听了这样的讲述,收获很大。我们认为这样的从材料出发的课堂讲述,不仅生动可感,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与从实际出发的思路;学生也能够在具体材料的分析中,学到许多只讲理论术语所得不到的东西。以原始材料为基础来讲比较文学的内容,这是我们对比较文学教材内容所做出的第二个行之有效的调整。
三是尽量以课件的方式来呈现比较文学的教学内容。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大概十四到十六讲,我们将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制作成课件的形式,每一讲的内容大概有四十至五十张幻灯片,教师一般是边讲述内容边放映相关课件,形成两者的互动形式。我们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比较注意不是将所有要讲的内容都有闻必录地搬上去,而只是在其中呈现出一些问题的标题、讲述内容的要点、相关作家作品的图像以及各种原始的材料,以起到重点突出、图文并茂、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我们制作的比较文学的课件,可以说内容非常丰富,对比较文学教学内容的展示,艺术效果与教学效果都非常显著。
根据近些年来的教学实践,比较文学教学内容课件的制作,主要讲究以下几点:第一是条理化,每一讲几个大的方面,用标题加以呈现;其下,就是将相关的图片与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如时间的先后、重要的程度、学理的层次逻辑等,一条一条地加以呈现,非常清晰,并让其具有特定的结构与框架;第二是将文字内容部分根据需要分别制作成各种不同的字体与字号,尽量让所有的内容以多样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但不论用什么样的字体与字号,都要求比较大、比较显著,以各种字体与字号呈现的内容都非常醒目,尽量让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都能看得清楚。这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所做的变动:从前有的教师所制作的教学课件,做得密密麻麻,所用的字小得不得了,根本就无法认清,何谈让学生记录下来;如果记录不下来,学生就很着急。第三是给学生留有相当开阔的想象与学习空间,比如课件中的内容主要是教学的要点,而具体的内容还是由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课件中有一些具体的原始材料,但并没有对材料的分析,教师只有自己进行现场分析。这样做,就避免了照屏宣读的毛病。同时,每一讲的后面都有三至五道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后能够作进一步的思考,以求得更大的进步。第四是各种各样的图片都有,主要是作家的照片、作品的封面、作品中的插图和一些风景图片。这些图片要讲究背景的别致与色彩的搭配,尽量让学生看起来觉得赏心悦目,能够取得像欣赏艺术作品一样的效果;尽量将原始材料制作成课件,并注明其原始的出处,这样让学生有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我们的课件制作在开始的时候,也许比较简单,这样的感觉,作为教师自己也比较强烈;但经过几年的积累,比较文学课件建设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四是在开学的时候,教师就安排相关题目的论文写作,让学生用半个学期的时间作准备,撰写一篇论文,并就这样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学术演讲。近几年来,我们每次布置的都是“20世纪中国作家与西方文学”这样的题目,并且将论文的各项要求讲得特别清楚:比如论文的题目一定要是“影响研究”;每一篇论文要有6000字以上;每一篇论文要有内容提要、关键词以及相应的英文翻译;每一篇论文要有五条以上的注解,其中有一条是外文的;所有引文都要注明详细出处等。到了11周的时候,每一位同学都将自己的论文交来,并在12—13周举行演讲报告会,选择十位以上的同学演讲论文的主要观点。并且,每一位同学在演讲之前,都要将自己论文的内容制作成课件;演讲的时候,老师选择两个口才比较好的同学(男女各一名)来主持演讲报告会;每一位同学讲完以后,教师就其所讲的内容与形式做出精彩点评,当场打分,记入成绩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