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高丽史史籍概要
5189300000016

第16章 传记类(4)

卷之三“附录”,收录安裕传记资料及纪念诗文,有“年谱”、“列传”、“行状”、“真像”(包括“真像赞诗并叙”、“次竹屋韵三首”、“赞文三首”、“加彩告由文”、“改摹告由文”、“改摹赞文”等)、“上礼判沈通书”、“答丰基郡守张文辅书”、“上右相安玹书”、“上礼判洪暹书”、“答丰基郡守朴承任书”、“与丰基郡守朴承任书”、“礼曹帖移”、“礼曹移文”。

卷之四“附录”,收录了“赐祭”、“碑志”、“祠院”等纪念安裕之文。“赐祭”收录了李朝英祖、正祖等国王的赐祭文,并附录了诸贤祭文、祭绍修庙文、祭墓文等。“碑志”收录了“墓志”、“墓碣碑”、“神道碑并序”、“松京遗墓碑”、“顺兴乡闾碑”等。“祠院”收录了“绍修书院”的“开基祝文”、“奉安祝文”、“奉安真像跋”、“上周慎斋世鹏书”、“与牧使安玮承旨安玹书”、“答周慎斋世鹏书”、“与安竹窗珽书”、“春秋享祝文”、“春秋改定式”、“庙享图”、“配享文贞公安文敬公告由文”、“竹溪辞三章”、“道东曲九章”、“白云洞致敬说”、“院规”、“白云院创建记”、“书院记”、“上方伯地通源书”、“赐额绍修书院记”、“秋享后序”、“周文敬公追配告由文”、“疏远首末叙”、“竹溪志序”、“与周慎斋书”、“答黄锦溪书”、“白云洞敬次白鹿洞赋”等。

卷之五“附录”收录“祠院”。“临江书院”包括“开基祝文”、“士林上本府书”、“士林通太学文”、“院长请状”、“太学通诸道校院文”、“春秋享祝文”、“上梁文”、“重修上梁文”、“赐额时礼曹回启”,“道东庙”有关祭文有“上梁文”、“释菜设行”、“朱夫子真移绘祝文”、“朱夫子真奉安告由文”、“安先生从祀告由文”、“春秋享祝文”,“寒泉祠”包括“士林通缙绅文”、“春秋享祝文”,又收录了“门人”、“赞述”、“保宥录”、“追远”、“祠宇营建时告由文”、“上梁文”、“墓祀首末叙”、“报本坛”、“坛记祝文”等。

晋山姜氏行状实录

《晋山姜氏行状实录》,朝鲜姜时会编,记载晋山姜氏家史,全书不分卷。卷首有姜时会序,记载该书广收《高丽史》、《舆地胜览》、名贤文集,以及序、跋、碑铭等文献,梳理了晋山姜氏祖先事迹。其中姜淮伯(通亭公)为高丽名臣,晋州人,辛禑初登第,在高丽朝历任成均馆祭酒、密直提学副使、签书司事、判密直司事兼吏曹判书、大司宪等,曾上书反对因佛事大兴工役,入李朝后为东北面巡问使。

该书收录姜淮伯之父姜蓍(高丽朝官至门下赞成事,卒于明建文二年)所作“遗韵”及“养真堂记”及权近撰“(姜蓍)墓志”。“通亭公遗集”收录了通亭公姜淮伯有关诗文,有“行状”、“高丽名臣传”、“政堂梅诗后序”、“自庆诗一绝”、“辞职寄故人”、“次金城东轩韵”、“京书至升拜政堂诗以记之”、“次河清风韵”、“高山驿”、“偶题”、“预原”、“客过旅顺口”、“夜发狼川”、“江陵府闻倭警”、“铁原北宽亭”、“原州楼上偶题”、“题金化县”、“上书辞职不允”、“偶吟”(五首)、”代人书怀”、“次旌善楼第”、“赠石庵”、“寄石庵”、“次鸡林倚昆弟”、“上松轩侍中”、“用前贤韵”、“客中闻雁”、“望辽城”、“列山驿亭”、“至菩提江”、“阻雪留淮阳”、“赠头陀师二绝”、“巳卯三月松斋政承梦得句云红锦初敷上林晓翌日驾行开京士夫之鸣诗者分字为诗仆参赋亡绝”、“松”、“寄灯明师”、“寄木庵老禅”、“冒雨乞宿”、“南迁宿无极驿”、“江陵员泣岘”、“梨岭”、“阅宗德书”、“寄李氏”、“书怀”、“上圃隐郑侍中”、“秋雨叹”、“晓发安州”、“过开州站”、“宿龙岩寺”、“通川馆题咏”、“南迁道过汉阳蟠松憩其阴因记所闻”、“洪武戊辰冬奉表请王世子朝觐行至宝山驿次壁上韵”、“次义州馆壁上韵”、“奉天殿早朝”、“镜浦”、“过弓王故都”、“贺郑侍中”、“春日寄昆季”、“桃林驿”、“保应舟中”、“扬州舟中”、“塙山途中遇李签书示一绝因步韵答之”、“读马援传”、“自叹”、“雨莲”、“次月波亭韵”、“赠行脚僧”、“三陟凌波塙”、“襄阳太平馆”、“高城梦泉寺”、“外祖河元正公遗像撰”等。

该书是关于姜淮伯的比较系统的史料,姜淮伯曾奉使明朝,留下一些出使的见闻诗,对研究中韩关系史亦可资参考。

太师权公实纪

《太师权公实纪》,朝鲜权重显编,记载高丽金幸事迹。金幸本为新罗国之宗姓,甄萱弑王后,他归降高丽,赐姓权,辅佐高丽太祖王建统一三韩有功,授太师。全书共为六卷,分为四考。“事业考”记载金幸辅佐高丽太祖,树勋济民之事迹,“墓道考”记载金幸去世后寻得其墓而祭等事,“庙祠考”记载了三功臣庙沿革及各家关于金幸的记述,“子孙考”,记载金幸后孙之著名人物。

卷一“事业考”有“各文献节录(共十四条)”、“辨诬始末”、“丁时述寻源录节录”、“安东权门与安东金门书”、“安东金门答安东权门书”、“安东金门抵安东权门书”、“安东权门答安东金门书”、“京城权门与京城金门书”、“京城金门答京城权门”、“京城权门再与京城金门书”、“京城金门再答京城权门书”、“权门辨诬疏”、“传教”。

卷二“墓道考”有“墓山图”、“墓表”、“神道碑铭并序”、“神道碑阴记”、“神道碑改立小志”、“神道碑改建记”、“斋舍崇报堂柱联”、“春秋墓祭仪”、“墓祭陈设图”、“祭土地仪”、“墓祭祝文”、“告由文(庙宇重修后)”、“告由文(石仪重修后)”、“松秋诉案”、“安东权门与柳门以邱木事争讼呈文”。

卷三“庙祠考上”有“各文献节录”、“太师庙事实纪年”、“三功臣庙增修记”、“庙庭碑文”、“太师庙重建记事”、“崇报堂重修记”、“太师庙祭仪”、“祭物”、“执事”、“笏记”、“太师庙宇守护立议”、“太师庙祭陈设图”、“祭文祝文告辞类”共收录告由文、祭文、享祝文、常享文等纪念金幸之文十七片,又收录“安东府司古迹”。

卷四“庙祠考下”收录“争辨概略”、“先酌权太师事定式”、“庙任通共事安东权门答安东金门文”、“别庙不可事京城权门答安东权门文”、“庙任通共事意见文”、“庙任通共事完议”、“遂庵权尚夏抵墓斋有司书”、“分设不可及爵献难变事庙任通安东金门文”、“爵献归正事金门上疏”、“权门对举疏”、“太师庙各仪节不宜变改事京城权门通庙任文”、“爵献变事金门上疏”、“筵中日记”、“传旨”、“筵说”、“安东邑志有关太师庙位次事因金门上疏权门对举疏”、“云谷坛所掘变后权门呈内部单”、“内部抵庆尚道观察使训令”、“庆尚北道观察使报内部书”、“管理署完文”等。

卷五“子孙考上”记载了金幸六世至二十世孙有成就者事迹。卷六“子孙考下”记载了金幸第二十六世至三十八世子孙有成就者事迹,“墓道考补遗”收录了“斋舍重修记”等记文数篇。

文肃公万赖祠实迹

《文肃公万赖祠实迹》,记载高丽名臣尹瓘事迹,全书不分卷。尹瓘,字同玄,高丽文宗朝登第,文科状元,历任拾遗补阙,东宫侍讲学士,御史大夫,吏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等,多次带兵征战,《高丽史》及《海东名臣传》、《高丽名将传》中皆有传。

前部分收录“文肃公传”,后部分收录与尹瓘相关之文,有“致祭文”、“寻墓事迹”、“墓表阴记”、“镜城靖北祠重修记”、“靖北祠改建上梁文”、“镜城庙碑文”、“北青庙碑文”、“北青侍中台碑文”、“镜城元帅台碑文”、“端川将士台碑文”、“北青儒林建祠呈廪”、“端川道德寺移安文”、“北青万赖祠春秋享祝”、“万赖祠庙碑文”、“万赖祠影帧移安事实记”等。

光儒侯行录

《光儒侯行录》,撰人不详。光儒侯为高丽朝郑倍杰封爵。该书收录了郑倍杰及其子郑文事迹。

其一为“光儒侯行录”,根据《高丽史》、《东国舆地胜览》、《东史纂要》等书,记载了郑倍杰生平事迹、仕宦经历等。其二为“贞简公行录”,收录了郑文的生平事迹。

两先生事迹

《两先生事迹》,编者未详,记载高丽南乙珍、赵狷两人事迹,全书不分卷。

该书前部分为“南先生世系”及“南先生事迹”,又引《东国异闻》所载南乙珍记载。后部分为“赵先生世系”和“赵先生事迹”,以及任奎撰《松山赵公传》,后收“赵先生诗”及与南乙珍和赵狷有关之纪念文多篇。

成侍中孝行录

《成侍中孝行录》,记载高丽成松国事迹,为传主十四代孙成焕编,全书共三卷。成松国,昌宁人,其父成仁辅病逝于松京,成松国亲负父尸,千里回乡,成为高丽和朝鲜表彰孝行的典型。

卷首有赵文命序,叙述该书的编撰宗旨及编辑过程。卷一有“孝行录实记”及“千里负尸图”。记载成松国从松京负父尸千里回乡的事迹,分“千里负尸图”、“青山遇雪图”、“停尸院廊图”、“虎迹绕尸图”、“寻迹麦山图”、“雪消容圹图”、“占穴安厝图”、“彰孝院享图”、“子孙列侍图”、“春秋大享图”等十图,表现成松国途中经历遇雪、遇虎等艰难,负父尸回乡及安葬祭祀的过程,并作诗与赞,表彰成松国孝行。

卷二有“七先生行状”、“行状总论(仁斋节孝两先生事迹”、“侍中先生先系”、“七先生代数次序”、“八先生升享祝文”、“八先生奉安诸执事”、“春秋享祭物规式图”、“书院祠宇讲堂录”、“勿溪书院上梁文”等,记载了成松国及其后孙中有才学,成就显著者七人:竹堂先生成三问、文斗先生成聃、听松先生成守琛、大谷先生成运、东洲先生成悌元、板谷先生成允谐、牛溪先生成深等事迹,合成松国为八先生。

凝溪先生实记

《凝溪先生实记》,高丽玉沽著,记载玉沽事迹,全书共三卷。玉沽,字待价,宜宁人,生于1382年,从学于吉再之门,主性理之学。其主要事迹在朝鲜时代,但其母亲教子及其参加科选之过程,对研究高丽朝有关问题仍有参考价值。

卷首有赵德邻及南俅序,及玉氏世系图。卷之一,有“大丘东轩重修韵”、“人心善恶相反之图”、“阴阳变易成卦之图”、“遗事”、“建文元年已卯榜目”。

卷二“附录”,收录了“行状”、“状后叙”、“墓志铭”、“墓碣铭”、“奉安文”、“常享文”、“祭文”、“遗墟碑阴文”等有关玉沽事迹及纪念之文。

卷三收录了“挹清楼上梁文”、“立教堂上梁文”、“清德祠上梁文”、“清德祠重修上梁文”、“奉安时士林通文”、“士林呈巡相文”等祭享之文。

採薇轩全先生实记

《採薇轩全先生实记》,朝鲜全秉佑编,记载高丽全五伦事迹,全书共两卷。全五伦,字仲至,旋善郡人,进士出身,历任守陕州、通直节典礼、艺文应教知制教、春秋馆编修、国子祭酒、知工部事等职,高丽末,与郑梦周等人策划谋杀李成桂,未成。採薇取夷齐採薇首阳山之义。高丽灭亡后,全五伦採薇于瑞云,是时郑圃隐梦周死、吉冶隐再和立牧隐穑皆隐遁,全五伦与此三贤皆被称为夷齐之徒。

卷首收录了金阳淳和徐有畲序,赞颂了全五伦遁隐之事迹。卷上为“本传”,记载全五伦生平事迹。

卷下收录全五伦诗文及与传主有关的祭享文等,有“述怀”、“宰陕州时答韩柳巷诗”、“附诸贤寄赠”、“牧隐题字说后三首”、“圃隐赠庆尚按廉使四律诗”、“柳巷题字诗后四律诗”、“牧隐序字说”、“临瀛野史”、“九贞忠录”、“圃隐善友录”、“西行录”、“不朝岘言志录”、“御制不朝岘联句”、“不朝岘碑”、“阴记”、“御制笔杜门洞碑”、“阴记”、“碑阁上梁文”、“礼曹了”、“致祭文”、“传教”、“书筵达辞”、“祠宇录”、“西山书院奉安告文”、“释菜祝文”等。卷后有“世系”及跋文。又有“九忠贞记”,记载全五伦、金自粹、申晏、李行、李思敬、李遂生、高天祐、裴尚志、郑熙良等九人不仕李朝之高丽遗民事迹。

该书对研究丽末鲜初士大夫思想、交往及政治活动等有参考价值。

三贤纪实

《三贤纪实》,记载郑师仲及其两子郑玉润和郑玉良事迹,全书共八卷。郑师仲,字尼老,号月谷,草溪人,生于恭愍王十七年,受学于圃隐郑梦周,洪武十三年中进士第,李朝建立后,退隐乡里。郑玉润,号西亭,郑玉良,号耕斋,主要事迹已入朝鲜时代。

卷一为“月谷先生”,收录郑师仲诗四首,有“题大夫松”、“康梅溪好文见钓容呼韵命赋”、“赠学者”、“咏八溪地志”。卷二为“附录”,收录“诗”“送尼老下第”,“行录”、“行状”、“墓碣铭并序”、“墓坛碑”、“奉安文”、“常享祝文”。卷三为“西亭先生”,收录郑玉润诗文,此略。卷四收录郑玉润碑传遗事,此略。卷五为“耕斋先生“,收录郑玉良诗文,此略。卷四收录郑玉良碑传遗事及诗文,此略。卷七“附录”,收录相关纪念文章。卷八“师友录”,收录郑梦周、吉再、权近、康好文、韩修、卞季良、金淑滋、南在、李石享等人事迹。卷尾收录李教宇、郑邦胄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