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的三台车同时被陷,这是探险队万万没有料到的。看到1号、5号车先后被陷后,我们自知情况不妙,但不敢有半点犹豫,疆只能硬着头皮稳住油门,想冲过要命的险滩。
我坐在阿地力身旁的副驾驶座上,就像赛车场上的领航员,在关键时刻,我俩的神经都凝聚在如何驾驭这个庞然大物渡过眼前的急流险滩。"右打"11继续右打!"我一边分析眼前河流变化,一边给阿地力鼓劲。只见老阿双目圆睁,双手紧紧地抓着方向盘,沉稳果断地驾驶着卡车。
阿地力师傅平时爱车如命,关键时刻车也给他争气。这辆沙漠越野卡车在阿地力师傅的操作下性能发挥到了极致。在急流险滩中,首先成功地躲过了已经被陷的5号车,紧接着再顺利地让-1旦旦一过陷在河中的1号车,成功地登上了河中的滩涂。但当时看着滩涂上湿漉漉的泥沙,根本不敢停车,只能一鼓作气向前冲去。然而在大自然面前,不论你有多大的力量都是微不足道的。就在我们冲过第一道河流,冲过沙滩,进入第二道河的时候,灾难降临丁,车子一下水就陷往了,而且陷得是那样深,我们再也动弹不得了。
我从驾驶室里向外探头一看,河水已没过了前轮,只是后轮还在滩涂的边缘。当时驾驶室下边全是水,我们无法下车,高大的车厢和车上装的物资挡着后边,什么也看不见,我们只能从驾驶室的后视镜里,看到5号车被陷的侧影。
驾驶室紧贴着水面,河水在脚下哗啦啦地流淌,我和阿地力师傅打开车门,呆呆地望着河水从眼前打着游涡,好像随时要把我们的车辆吞没。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阵势,平时给我感觉像层阁楼一样的卡车驾驶室这时紧贴着水面,再想想这几天来陷车挖车的情景,真使人不寒而栗。在这样深的河水中如何施救?我们谁的心里也没底。
我设法爬上驾驶室,再从驾驶室爬到了后边的货箱上,看到两台卡车一前一后陷在河中的滩涂上,中间是1号车。还没有下水的2、3号车巳停止,在岸上队友们几乎惊呆了。
1号车上的队员给我拿来了水鞋,我E堂水来到孤岛的沙地上。我和队长,穿着水鞋围着被陷的车辆勘察了一遍,仔细分析了这条河的情况,发现这条河很特别,河水下边的地形,就像流动的沙E一样,在不停的变化。虽然昨天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反复进行探路,并开车下水实践过,都觉着没多大问题,但等到我们今天正式过河时,河床已经发生了变化,与昨天的情形大不一样。
事已至此,怕也没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振作士气,排除困难。为了给大家鼓劲,我们先设法将1号车拖出来。从现场的位置来看,1号车比较好办,把绞盘的挂钩挂到前边4号的拖车钩上,马达一开很轻松地上来了。1号车的成功自救,暂时打破了大伙儿心头的忧虑。现在孤岛上就剩下两部卡车一前一后爬在滩涂的两边,有人风趣地说卡车正在讲卫生,4号车在洗脸,5号车在洗屁股。"稍事休息之后,我们决定先救4号车。这时2号也开了过来,两个绞盘同时挂到4号车的后拖车钩上,然后4号车挂上倒挡,喇叭一响,三部车同时用力,发动机的声音震耳欲聋,转速达到了极限,张紧的钢丝绳在吱吱作响,该想的办法都想了,但没有一点希望我探头一看,河水已没过前轮。
连续试了两三次,不但没有动静,反而越陷越深。发动机的风扇已经抵到水面,因打水不能正常工作,离合器也因受力过大而发出一股刺鼻的焦臭味。第一次施救4号车失败了,我们想先拖一下5号车试试。为了减轻车的重量,大伙儿把车上的大伙儿看着深陷的车发愣油桶和物资又全部卸了下来,然后用同样的方法三台车同时用力,但同样没有结果。后来我们又从卡车上翻腾出一个大倒链挂在两台卡车中间,想用倒链拉出其中的一台,倒链是一种在静止状态下吊状货物的工具,在泥.水中水平操作难度很大,全凭大伙儿手工来拉。结果,人人搞得满身是泥,链条还动不动就被卡住了。连续干了三四个小时,直到下午四点多钟也没有任何结果。
这时太阳已经偏西,湛蓝的天空下飘着几朵白云,周围没有一丝风,静.....m一一极了,就连河水此时也极为平静,没有一点喧哗的响声。两台卡车静静地躺在河滩里,队友们累得趴在地上,一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
该想的办法都想了,但没有一点希望。
队长叫吴仕广清点车上的物资,饮水仅够三天里食品大约能维持十天。
自救失败,淡水紧缺,没有退路,显然,单靠我们自身的力量是没办法走出去了。下午四时左右,我们在孤岛上架起了卫星电话。队长将遇险的情况向组委会和外界的朋友作了通报,中央电视台的两名记者徐斌和李琪也及时地向单位汇报了我们的处境,请求救援。
卫星电话同时拨到了北京和贵阳,消息惊动了设在北京的组委会和中央电视台以及贵阳的主办单位。一时间救援工作在北京和贵阳等地同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