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通常叫它藏北草原,但它在藏语中的意思更富于想像力,叫做"北方的空地其面积大约60万平方公里,占西藏总面积的一半。
位于藏北草原西部的羌塘自然保护区,其中沼泽、水域地面积约1.4万多平方公里,为保护区的核心区。保护区内有长约70公里以上的内流河7条,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20多个,其中最大的色林错面积为11640平方公里。保护区内除黑颈鹤外,还生活着几种珍禽异兽,特别是淡水湖错鄂湖心的小岛,海拔约4600米,四周天高水阔,没有人类和野兽的骚扰,湖边水草茂盛,湖中鱼虾丰富,成为各种鸟禽的乐园。每到春暖花开,冰雪融化,无数鸟禽就汇聚小岛,在这里栖息觅食,生儿育女,岛上一片生机。
藏北高原地势高,生态环境特殊,人烟稀少,西部大片地区被称为"无人区迄今仍基本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面貌,保存着世界上最珍稀的野生动物群落和独特的动物区系。这里的珍稀动物不仅数量多,而且绝大部分为该地区所特有,中外学者一致认为这是世界上仅有的几块未开发的地区之一,其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不亚于南部非洲大陆。
为了保护好这一特殊自然区域和特有的珍贵动物,1988年国家将该地区划为以保护高原特有自然景观和珍稀动物为目的的羌塘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现有总面积约30余万平方公里,行政隶属于那曲地区的双湖办事处、尼玛县、安多县、班戈县、申扎县和阿里地区的改则县等六县(处)。
保护区内地势平坦开阔,湖泊星罗棋布,水天一色,是高原野生动植物的乐园。
据多年的科学考察,这里已发现有种子植物70多种,哺乳动物38种,爬行动物3种,鸟类70余种,鱼类10余种。黑颈鹤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世界上15种鹤类中惟一生队长开车去探路存在高原的鹤。由于它所要求的生活条件特殊,种群繁殖率低,防御敌害能力差,目前在世界上被看作十分稀少的珍禽,国际乌类红皮书和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都把它列为急需拯救的濒危物种,是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1987年在申扎县设立的以保护黑颈鹤繁殖地为日的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总土地面积约为4万平方公里。探险队边走边调整着自己的行进路线,并在沿途埋设了许多半永久性标志,为以后来可可西里西部考察的人开辟出一条通往藏北的通道。_099这里的路更加难行(说路只是为了叙述方便,实质土这里压根就没有‘路)。偌大的无人区,有时连放个汽车轮的地方都很难找,不过这倒应了那句"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俗话,探险队愣是要在没有路的昆仑山上压出一条路。
9月17日,我们起了一个大早,想多赶一点路。中途没有休息,到下午5点多才走了31公里,前边又无路可走了。车队只好停下来,由队长开车前去探路。
太阳还高高地挂在西边的天际,我们停在一个小山包上,注视着队长探路的方向。山下是一片草甸沼泽,过了沼泽有一座外型奇特的小山,队员们称它"独角山"。山上全是裸露的黑褐色的岩石,山头飘着几朵白云,远处是银光闪闪的冰峰;小山和冰峰错落有致,在蓝天的映衬下黑白分明,看上去如仙境一般。
但是,此刻大家更关心的是前边能不能找到路?对高原景色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兴奋和热情。
一个小时以后,队长开车回来了,大家急忙上前打听前边的路况。队长脸色沉重,没多说什么,只是告诉大家就地宿营。我们从队长的脸色和他说话的语气中感到了情况的严重性。
从地图上看,我们离今天的目的地"羊湖"只有五公里,可是由于近年来全球气温变暖,冰川融化,沼泽和湿地面积增大,车辆行进相当困难,尤其是进入藏北以后,行车更是艰难。昨天我们在考察中也曾发现有当年地质测绘部门工作时遗留下来的红蓝铅笔、碳素墨水及生活用品等,同时还有他们留下的车辙,但现在来看,许多当年能走的车道已被湖水淹没。根据实地考察,可以断定,这里的冻土层有的已经融化,冰川和雪线后移。
今天是我们进入无人区以来休息最早的一天,太阳还没有下山,我们就已搭建好7帐篷开始做饭。队员们有的在休息,有的在整理笔记。我抓紧时间写稿。待发完通稿以后又抓紧整理了几天来的笔记。
回想起这两天走过的路,使我想起我们刚上路时,听到一些走过藏北的司机说,在这个季节进入芜塘,一旦卡车陷进沼泽就很难出来,我不大相信。通过这两天的陷车,我才深深体会到那些司机的话不是危言耸听。
吃过晚饭,探险队召集会议。队长把近几天来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尤其是对这两天来遇到的困难,他说,在大自然面前我们必须保持科学的态度和冷静的头脑,我们是探险而不是冒险。鉴于这几天来天气和路况的原因,他郑重提出了原路撤出的行动方案,请大家讨论。
队长这么一说,会场里所有的人一下子愣住了。这样做是否意味着我们的穿越会半途而废?
队长也看出了大家的疑虑,他接着说-我们从原路撒到丁字路口,再由丁字路口到新疆的且末县,然后沿公路经茫崖到格尔木,再沿青藏线进入可可西里,再到藏北改则,最后到西藏拉萨,这样走,四大无人区还是都穿越到了,路程虽说远了一点,但这个线路把握性会更大一些。
大家昕了,一时不知说什么是好,静静地,没有人发言。这时,队长点着名让我先说。当时我心里很矛盾,撤吧,我们走了这样长的路程付出了这么探险队边走边对照地图,调整行进路线大的代价与心不忍,不撤吧,前边的路况还不知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我表了个态,原则上同意队长原路撤出的方案。理由是我们进入藏北以后所走的路段(实际上就根本没有路,只是按地图上的坐标用GPS打的方向摸索着行驶),到处是沼泽湿地,陷车的频率太高,尤其是大卡车被陷,要卸车,挖泥、垫沙,工作量相当大。在这海拔5200多米的藏北高原,缺氧本身就威胁着队员的身体,这几天又有几名队员生病,体力透支过度,随时都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但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我说如果有可能的话,明天可试着再找一下路,从地图上看,我们已经进入藏北,如果唱101一有可能,继续向南走出无人区的路程要比后退的路程短一些。实在行不通再撤还来得及。接着,其他队员纷纷发言,有赞成撒的,也有不赞成撒的。总体上还是倾向于第二天到前面看一下路再说。
第二天早上大家起得非常早,太阳刚刚露头,大伙都已经起来收拾停当。今天队长特别的冷静,他没有亲自出马,只是让3号车去羊湖的方向探路,我们都在原地待命。两个小时过去了,还不见3号车回来,大家十分着急。电台呼叫,3号车在回来的路上又陷住了。小车被陷一般都问题不大,因为我们的三部小车都有绞盘,加上车体较轻,比较容易施救。所以,1号车、2号车过去救助,我随两部卡车和其他队员继续原地待命。这一去又是几个小时,直到下午四点多钟,三台小车才一起回来。原想,小车出去这么长的时间,肯定没戏了。没曾想,他们回来后说:去羊湖的路找到了。队员们顿时欢呼跳跃起来,随即探险队撤消了原路返回的方案,继续向羊湖方向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