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闲居诗韵
5112300000025

第25章 二公

那一天很平静。只是到了下午,天空黄得苍凉,朵朵的云在天空变幻着,演绎出一个魔幻的世界。鸡开始进笼的时候,天就慢慢的昏了下来,好像是一个山村农夫遮住了它的镜头,只能看见他黝黑的皮肤。

我家门前有一条马路,车来车往的很是热闹,二公喜欢早起在路上跑步,听他讲是在部队中养成的习惯,转业回家却一直改不了。我早上去上学看见二公在马路上我也会去打声招呼,问候他老人家。这几天却不见二公,听爷爷说是去他家儿子小住,过几天才回来。

就是这个下午二公在我门边下的车,他下车的时候我还在写作业。几天没见他就跑去望了他一眼,满面春光带有几分喜色,这精气神模样,怎么也想不到第二天他就去了另外的一个世界。

那晚上,天下起了雨。都说巴山夜雨,这个季节也赶上了时候。对于那夜的雨,偏偏却不近人情。晚上时候,雨点就开始大了,淋淋兮兮的,关着窗子也听得见雨在敲击树叶。吃完饭后我就去睡觉,感觉睡得不久,还没有到十一点钟,听见有人在门前叫我爷爷:“大哥,大哥,你二兄弟不好,快去看看。”听到有人在叫,爷爷很快打开了灯,顶个草帽就出去了。我也想去看看,无奈明天还要上学读书,就没有跟去。

第二天一大早,匆忙的吃完,就上学去了。到傍晚回家,就看见爷爷在门边,眼睛红红的,一看就知道有什么不好的事情。爷爷告诉我二公“老”了,叫我晚上去给他烧纸钱,说完自己先去二公的家了。我一时语塞,傻傻地站在那里,不知道该做什么了。心里一阵阵的凉,就像昨夜的雨。

奶奶走过来告诉我,二公是脑溢血,抢救都来不及。就这样走了,他是高兴走的,一丝痛苦作难都没有。我们应该替他高兴。是呀!二公走的时候没有作难,我们应该替他高兴。

回想起二公的音容笑貌,我久久不能忘怀。不能忘怀他对我的教诲,教我好好读书;读好书,好好做人,做好人。感觉这些道理在人走后才一下子茅塞顿开,当时怪自己年龄小,不明白那苦心和用心。现在想起来,总是遗憾很多,感慨很多。

生前二公每天都要到我家里来坐坐,有时候一天要来三次。他退伍后就在乡上干民政工作,退休才回老家养老,所以比较清闲。有时候回来还要带上几颗糖果给我们小辈吃。我也喜欢和二公聊天,我们那个地方讲聊天不是聊天,叫着“日白”。和二公聊天很有意思,我也跟二公学了一些在书本上学不到的、老师也不会教的,后来上了大学给同学们说起这些“白话”,同学们都讲,听了这些也长了不少的见识。

二公“日白”在我们当地是出了名的,地方上很多人敬重他,不光是他话语幽默,更多的是在民政上班的时候做了一些好事,当地人心肠好,知恩图报。过年过节很多人大老远跑起来看望他,有的提几个蛋,有的拿几把面,礼轻情义重。二公人好,对他们就像亲戚一样,他们也像走亲戚,没有什么拘礼的。二公会亲自下厨,给他们做饭。不要小看这个老头子,在部队还是炊事班班长,听他讲入伍后就当上了炊事班班长。从此,就热爱上了锅碗瓢罐,就热爱上了厨房。喜欢给人办酒做宴,爷爷过生日,二公会提前几天和爷爷商量做什么菜,这个习惯一直都保持着,直到二公走后。我很喜欢吃二公做的菜,味道独特,吃了还想吃。后来总希望他把这做菜的秘诀传授给我,他总是说我长大了自然会传授给我,想到这里,不知道二公为什么这么不讲信用,出尔反尔。

二公到我家来,首先会看看地扫干净没有,要是没有扫,就会怪我和妹妹不讲清洁卫生,以前被批评过几次,后来就学乖了,于是,早早起床把地扫干净,等二公来检查。扫干净了二公会夸几句,听二公一夸,“尾巴”不自觉地就翘起来了。

喜欢晒太阳也是二公的一个习惯,在太阳下,二公喜欢讲我,说我长大了娶媳妇的事情。他说等上十几年不知道能不能看见,听二公这么说,我感觉心里很不是味道,对二公说,还要请你坐上席呢!二公听我说也会笑我,笑我年纪这么小就不老实了;我也笑,说都是跟二公学的。

那晚我去到二公的灵前,一张照片摆在前面,我心在哭泣,可我一直没发出声。很多人在那里,我把情绪压住,不让它爆发出来。把纸钱一烧,我就出去放火炮,那声音不正是我的哭声吗?噼里啪啦,或许,我的哭声比这鞭炮声更大。

吃了饭,就开始给二公写祭文,我在旁边看着,当时人比较小,看不怎么明白,二公的经历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新社会的我又怎么能明白体会?只是觉得那祭文很长,最后呜呼哀哉四个字让我感觉心里好生难过。呜呼哀哉,二公,走好!

回想起来那感觉很近很近,仿佛就在昨天,雨在天空飞泻,洒满了整个清明。我不敢想象二公在那个动荡年代的生活,从他的笑容中我可以读懂他的坦然与从容、乐观与豁达。在清明时候,我站在他的坟前,心里很伤感,一张张纸钱火化成灰,在天空飞泻,如雨,如泪。那灰是我的心情慰藉,人们都说烧钱的时候灰飞得越高,表明仙人越高兴。我也只有这样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