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闲居诗韵
5112300000024

第24章 农村的炊烟

农村的炊烟是有味道的,是通人性的,是有生命的。暮暮青烟,蒙蒙雾霭,在蓝天白云间轻歌煮酒论剑,又弥漫在山间恋恋不舍,和着薄雾,扬长上青天。

那是一个诗人挥的衣袖,那是一个圣者寻找心灵的净土。淡淡的烟,水墨淡点,笔力刚劲,写照在农村的土地,升华了农村人的魂魄,把农村人的心画在苍穹之上。我喜欢拜读青烟,那里边有农村人的脾气,憨厚朴实又带有山村粗野。随处炊烟袅袅,随处落叶缤红,随处满地。我想,这些不能代表什么,说明什么。农村人生活环境决定了生活品位没有都市里的档次,环境的粗陋不代表心的粗陋。外表的整洁、相貌堂堂的仪表能点缀内心洁白的情结吗?答案或许有千种,我呢,只能挥一挥衣袖了。

是的,我在农村中生活了二十来年,也看了二十来年的农家炊烟。一天三次炊烟,每个时间段都有自己特殊的意味。早晨的炊烟薄薄如纱,淡淡如诗,幽幽如画。炊烟伴着雾色,在朦朦胧胧的天空中慢慢地舒展,像一个舞女在舞动她的纱巾。要是风稍微大点,就能掀起舞女的裙幔,给人无限的遐想。再大一点的风,就成了一个醉酒的男人东倒西歪迈着有韵律的步子,不知道他回到家里,妻子是给他关怀还是臭骂。中午风和日丽,烟细细绵绵的,像山涧溪水涓涓细流。晚上的炊烟轻轻渺渺,伴着如洗的月华,轻歌牧笛般的编制着夜色的梦境。

喜欢农家烟火,二十几年里,沐浴着青烟的教化,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村人,农村人的脾气秉性在炊烟中渲染着。就算我行走在都市的大街小巷,很难看见一丝丝的青烟直上,也体会不到“暧暧远人村,依依虚里烟”的景色,心里有点落寞。心里盼着早点回农村再去看看炊烟,再去体验农家的快乐。

小时候,我在乡镇读书,要走好几里的路,必然,我就要早早的起床,早早的吃完饭去读书。开始出发动身时候天还是灰蒙蒙的,一路走,一路看,具有诱人魅力的莫过于那炊烟,每家每户的炊烟是不同的,有的轻快,有的明畅,有的含蓄,有的像野马驰骋狂放。这些烟在我眼里都是诗,有的是山水田园诗,有的是托物言志诗,有的是边塞诗……

家里有小孩子读书,尤其是离乡镇较远的农村,孩子吃了饭就匆匆忙忙地走,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孩子,读烟,就成了我早行的一部分,有的人家烟刚刚升起,有的烟是青云直上,有人家烟火快要消散。我家的烟是奶奶写的,奶奶是伟大的诗人。我经常读别人家的烟,却一直没有读奶奶的烟。不知道奶奶的炊烟是什么样子的,也不知道这样早起,奶奶坐在灶前会不会瞌睡,不知道那火苗照在奶奶的身影上折射出怎样的意境。也许,奶奶把对我的爱通过炊烟寄托在清晨的天空上,那里有启明星,有快要东升的太阳。我虽然没有拜读,但我能感受到一个老人早早起床为孙子做饭,那是何等的爱。写一首诗歌很容易,但奶奶的诗一写就是九年。看到烟,怎能叫我不想起家里的奶奶,怎不想起奶奶早早的起床为我做饭时那心中的希冀?

城市的炊烟也是有的,只是我体验不到小时候观看炊烟的意境,我体验不到奶奶坐在灶旁升起炊烟的感情。怀念的炊烟在农村,城市里我怎么去找呢!什么时候再去拜读农家那潇潇洒洒、纷纷扬扬的炊烟?

憨厚的净土还原我心灵的自由,在躁动的繁华里我要保持心的纯洁,受了二十年的炊烟教化,我怎么能忘记一个老人早早的坐在灶前升起人间烟火时那心中的盼望?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就算我身处繁华,那农村人的淳朴我不会忘记。袅袅的炊烟在上空升华了我的思想。在城市,在校园里,在书本上,依旧能看见“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景致,顿时,我的心也更清澈了,像炊烟,涓涓细流,扬长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