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在那遥远的地方
5020600000025

第25章 6月15日 走亲戚一样的樟木口岸

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中尼边境樟木镇,是西藏唯一的国家一类陆路通商口岸。40多年前,樟木的道路还没有修好,沿着山道的公路只能供一辆车通过,汽车在险如剃刀的公路上移动,一面是深达百丈的峡谷和冰河,一面是从云里垂下的山崖。凹凸不平的碎石路面,弯多而急,不少地方只能勉强容一辆车通行,且一年中有一半以上时间是雨雾天,再加上百米高崖呼啸而下的飞石,在这条路上开车真是命悬一线般的惊心动魄。

新中国成立初樟木地区只有10多户人家,其他地方一片荒凉。而我在来之前就听说现在的樟木非常热闹,果不其然,因为到樟木正是晚上,夜幕中的樟木镇灯火辉煌,无数的灯光闪耀在绿树之中,在公路上往下看去,一点一点的明亮宛如天上的星辰。镇上歌舞厅中随风传来的悠扬歌声,使樟木充满了一种旺盛的生机。

今天上午我们专程到樟木口岸去采风。樟木镇依山而建,现代化的建筑和一些古老的木结构房屋依山交替地散落在盘山而下的公路两侧,在青山绿树掩映下风光独特,也让我们看到昔日贫穷落后的樟木镇已经迅速地繁荣起来了。这里气候湿润,群山翠绿,四季如春。

走在樟木的街道上,两旁鳞次栉比盖满了各种漂亮的建筑:涉外饭店、外贸大楼、邮电大楼和藏胞接待办等等。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一座座别墅似的红砖小楼,这些类似西洋式的建筑,几乎都属于樟木居民私人所有。街道两旁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店铺,店中商品琳琅满目,有来自印度、尼泊尔的香水,化妆盒和各种线织物品。尼泊尔本是一个比较贫穷的国家,正因为樟木口岸的通商,使得许许多多尼泊尔商人大量涌入了这里,也因此带动了他们的经济发展。

街道的尽头就是中国海关,去尼泊尔旅游就从这里出关。在海关门口,有许多的外国旅人排队准备出境,还聚集着很多兑换外币的人,每当有旅行者出现,他们便持着计算器和大把的纸币蜂拥而上。再过去就是中尼两国交界处的友谊桥,中间一道横线表示两国的交界。我们站在桥上,看着国外旅人和我们的同胞来来往往,感受到了两国之间深厚的友谊。

2009年6月15日23∶17写于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