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在那遥远的地方
5020600000016

第16章 6月6日 探访老英雄巴姆

今天我们在拉萨的行程有两处,首先便是著名的大昭寺。“去拉萨而没有到大昭寺就等于没有去过拉萨”,许多人都这样告诉我,其实我已经来过这里多次了。

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距今已有1350年的历史。每天大昭寺的门前都会挤满转经和磕长头的信徒,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还有小孩子,其中一些不远千里,磕长头前来朝拜,为的是朝拜大昭寺里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这尊释迦牟尼等身像是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时带来的,这些来朝拜的人们也被称为“朝圣者”。

这里的人们无上的虔诚。在大昭寺门前有一个烧着万盏酥油灯的房子,里面的万盏油灯从来没有熄灭过,所用的酥油都是朝圣者供奉的。贡酥油灯的房前有一些人将脊背紧贴墙壁坐着,其中还有外国人。问他们为什么,他们用并不流利的汉语告诉我,这样可以治愈他们的痛苦。我们也看到有带着小孩在这里磕长头的信徒,他们让小孩辨认这些佛像,俯身用头触碰佛龛的底座。他们在大昭寺面前行礼,孩子们就在一旁做作业。自小,在孩子年幼的心中就种下了对这些神灵的崇拜,他们对信仰如此虔诚也就并不奇怪了。因信仰而活着,或许就是他们的生活写照。

位于大昭寺旁的八角街是一条特色旅游购物街,这里商铺林立,西藏民族手工艺品、印度和尼泊尔的香水,各种商品琳琅满目。

从大昭寺出来,我们便去拜望老英雄巴姆。巴姆的事迹我在成都时便听说过一些,也是我的老领导杨德升告诉我的。在札木57医院他们培养的那一批藏族孩子,巴姆是其中的一个,她是个非常好的人,是当时医院里所有人公认的模范和英雄。

巴姆在医院时是做护理工作的,后来参加过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现在她已经70多岁了,但还是保持着军人的本色。她在拉萨和昌都开了两个便民诊所,用低廉的价格为藏族同胞治病,还免费为一些生活条件困难的患者诊治。

这次我们来拜望巴姆,是作为老兵来拜访一个老兵英雄,也代表我的老领导来看望她。我们给她献上哈达,送去了礼品。她看到我们非常激动,一直在说,没想到她离开部队这么多年了,部队仍然记得她。坐在她的诊所里,她给我们讲起了过去在战场上的经历,讲他们怎样给战士送医送药,讲起当时医疗设备很差,因为药物不能及时送到,一些战士伤口里都长了虫,她就用嘴把一条条的虫从伤员的伤口里吸出来。这应该是感动天地的事情,但从她的嘴里说出来却显得那样的平淡。唯其平淡,更是动人。

吃过晚饭后我们再一次漫步在布达拉宫广场,广场中的音乐喷泉优美动人,许多人在这里漫步。而布达拉宫突然被上千盏的灯光照亮,夜晚的布达拉宫在无数的灯火辉映之下更加神圣庄严。

2009年6月6日22∶15 写于拉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