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农门悍妇:爹爹,娘亲要种田
37521400000005

第5章 惩罚

刘氏骂着,关莳就听着。

如果说没看到之前那一幕,只怕她也会被原主儿的记忆欺骗,毕竟原主儿已经有22岁了,也就是说,如果刘氏和罗氏在演戏,那么这场戏,她们也演了22年。

不得不说,她们好心计,竟然一演就是二十多年。

接下来,关莳一边和乖女儿说话,一边沉下心仔细梳理记忆。

这儿叫大商朝,当今天子号顺义,自登基后,在位有三十三年,而她所在的这个爻县,大约是位于王都的北方,地处很偏。

而这个上饶村,所有人的姓氏都很杂,有姓江的,姓陈的,姓邓的,姓周的,姓米的,什么人都有,但七七八八加起来,却只有五十多户人家,算是个与世无争的小村庄。

在原主儿的记忆里,她出生在上绕村,也成长在上绕村,五岁之前的记忆很模糊,但五岁之后的记忆却很清晰,她是六岁后,被刘氏送到村子里的米家,开始识文断字的,那时与她同去的人中,差不多都是她这样大。

奇怪的是,村子里也有不少女娃娃,但能去米家学文断字的,却只有三个。

一个叫米嫣儿,一个叫唐柳红,另一个就是原主儿。

她们三个年龄相当,属同年同月所生,上下也就差几天。

除此之外,上绕村还有一个神秘的祠堂,祠堂供奉的是谁,原主儿不知道,也没去过,但原主儿的记忆中,每到大年初一,整个村子里的男丁,不论老幼,全都会聚齐在哪。

古有女子不进祠堂一说,但更奇怪的是,米家的女儿米嫣儿,却可以在祠堂自由出入。

用原主儿的解释,米家是上绕村,唯一一户读书人,所以米家的人,是有点儿特权的,但说起功名,米家的人,又好像也没什么功名,连个童生秀才都不是。

充其量就是能识文断字,同时也担当着村里的里正。

想到这,关莳又觉得不对了,原主儿的记忆里,米家的人个个精通四书五经,家中的书房,更是堆满了书籍,而那些书籍也不是拿来充门面的,每一本,确确实实的被人翻了不下数百次,她记得,有些书角,都被翻看的上卷上翘了。

而且,她还记得,米家的书房中间,还挂了一张地图。

只是原主儿之前,对这些细节并不在意,所以不管她怎么回忆,都想不起地图是什么形状。

古代可不比现代,随随便便就能买张地图来学地理,不论是唐宋元明清,还是五代十国,他们都把地图看的极其宝贵,非滔天的勋贵和权势人家不得私藏。

那么,一个小小米家,为什么会有一张地图?

关莳眯起了眼,她可不是糊涂了二十多年的原主儿,这个上饶村,还抱括她的亲娘,四处都透着古怪。

“娘,坑头好像热了,您好点没?”关朵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一闪一闪的看她。

“热了吗?嗯,那肯定好点了。”关莳用手心试了试,土坑是好像有了点温度,但这点温度还驱不走她身上的冰寒,这般敷衍关朵,只是为了哄她宽心,省得小丫头又体贴入骨的要给她搓脚。

趁着说话时,她打量了土房。

怎么说呢,土房确确实实是土房,横木梁,黄泥墙,方格窗,米黄纸,导致屋里的光线很暗,房间里的空气,也不是那么好闻。

再看屋里的家具,中间一张枣漆雕花的四方桌,上面擦的很干净,摆了一个水壶四个杯子,水壶是泥瓦做的,杯子也是泥瓦做的,根本谈不上精细美观。

除此之外,还有一张摆了铜镜的梳妆台,台面上七零八落的放着一些小木盒,初步估计,那是香粉胭脂之类的。

然后屋里最大件的东西,就是坑尾靠墙那,摆着的四口大箱子,箱子里装着原主儿和一双儿女的衣服,和小玩意,一年四季的都在哪。

最后就是靠窗而放的绣架,绣架上还有一幅没有绣完的雨过天晴图,绣幅还挺大,据原主儿的记忆,这幅绣品,她已经绣了三个月,是刘氏让她绣的,图样子也是刘氏给她找来的,至于刘氏让她绣了之后,拿去做什么,原主儿不得而知,也从来没问过。

说白了,原主儿就是个没有大脑,又居安于乐,不知世事的软弱性子。

关莳头痛的一下,又想起,原主儿的记忆说,关家衣食无忧,不但把她娇养着,家里什么好东西,也是紧着她来。

可现在,她切切实实的看见这些好东西时,她无语了。

以上这些家具和用品,真的是好东西吗?

还有绣东西这个事,原主儿是跟着米家婶婶学的技术,据米家婶婶说,原主儿在女红上面,极有天赋,而且还青出于蓝胜一蓝,那么,手艺这样好的原主儿,绣了快十年的东西,那么多的绣品,都哪去了?

尼玛的,原主儿的那个脑迂回,她是真心不想评论了,对于她的记忆,关莳也懒得去翻看,简直就是越翻越心堵。

如果说,她屋里的这些东西,都是好东西的话,那么关家的条件,只能用刚刚裹腹来形容,连小康水平都达不到。

原主儿自己也活了22年,还是当了娘的,居然一个铜板的私房钱也没有,说白了,原主儿就是穷的叮当响的白痴。

就原主儿这样,关莳真心无法想像,关凌和关朵是怎么长到5岁的。

正愤懑抽搐时,关凌和刘氏推门进来了。

刘氏端着碗,碗中冒着热气,她一边吹着碗里的吃食,一边道:“莳儿啊,娘给你熬了小米鸡蛋粥,你刚醒来,不能吃硬的,否则对肠胃不好,先喝点粥,等你爹和哥哥回来,我就去杀老母鸡,到时给你炖汤喝。”

说着,人就到了面前,关凌也从坑尾那爬了上来,规规矩矩的跪坐在关朵后面,然后一瞬不瞬的望着她。

“娘,坑烧好了,您还冷吗?”

“不冷了,谢谢凌儿,真是娘的好儿子。”这些话关莳那是信手掂来,眼里也多了几分慈爱。

刘氏歪着身体坐在坑边上,听关莳说完,心里很是诧异,她在想,这语气,这神态,怎么不像关莳呢?

“莳儿,娘怎么感觉,你有点怪怪的。”刘氏把碗放在坑边上,一边用木勺搅拌,一边向关莳靠近。

好像离得近了,她就能看出什么端倪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