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星球改造之华夏崛起
35840000000090

第90章 欧洲乱象与意土战争

在华夏诸国科技、工业及社会经济大踏步发展的时候,欧洲的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三国协约(英法俄)与三国同盟(德奥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在欧洲及北非掀起了阵阵风波。

摩洛哥北临地中海,西接大西洋。它的重要港口丹吉尔扼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门户直布罗陀海峡,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成为欧洲国家争夺的要地。进入新世纪以来,法国迅速向摩洛哥扩张势力,大举进行经济渗透,控制摩洛哥财政,并同西班牙划分在摩洛哥的势力范围,与德国发生冲突,导致两次国际危机。

黄帝纪年4601年(公元1904年)4月英法签订协定(见三国协约),法国承诺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行动;英国则承认摩洛哥是法国的势力范围。但这侵犯了德国在摩洛哥的利益。黄帝纪年4602年(公元1905年)2月,法国要求摩洛哥在法国监督下进行改革,企图使摩洛哥为法国的保护国。德国立即进行抗衡,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访问摩洛哥城市丹吉尔,宣称德国要维护摩洛哥的独立,外国在摩洛哥的地位绝对平等。接着德国宰相B.H.M.K.von比洛向参加黄帝纪年4577年(公元1880年)《马德里条约》的所有国家建议,把摩洛哥问题提交国际会议讨论。《马德里条约》规定,所有外国及其公民在摩洛哥所享有的通商权利和其他权利均应一律平等。德国给法国的照会以战争相威胁,法国外交大臣T.德尔卡塞采取强硬态度,并得到英国的支持。局势顿形紧张。6月6日,法国内阁会议发生激烈争论,德尔卡塞被迫辞职,首相M.鲁维埃兼任外长,同德国继续谈判,7月8日达成协议,双方同意召开《马德里条约》参加国的国际会议讨论摩洛哥问题,即黄帝纪年4603年(公元1906年)1月召开的阿尔赫西拉斯会议。由于英、俄支持法国,会议结束时签订了有利于法国的条约。承认摩洛哥独立,但又承认法国和西班牙对摩洛哥的警察控制权。

黄帝纪年4608年(公元1911年)阿尔赫西拉斯会议后,法国加紧了对摩洛哥的控制。黄帝纪年4604年(公元1907年)3月,法国占领东摩洛哥的乌季达;5月又在卡萨布兰卡强行登陆。黄帝纪年4608年(公元1911年)春,摩洛哥首都非斯爆发反对君主和法国的人民起义。5月,法国乘机以保护侨民为由,占领非斯及其他城市。同月,德国向法国要求分割一部分法属非洲领土给德国作为补偿。7月1日,又借口保护德国商人的生命财产,派遣炮舰“豹”号开往摩洛哥大西洋岸的港口阿加迪尔。史家称这次战争危机为“豹的跳跃”。德国的行动震惊了世界。英国认为德国军舰停泊在阿加迪尔是对英国海上霸权的威胁。7月21日,英财政大臣D.劳合.乔治发表了暗示英国不惜因摩洛哥问题与德国一战的演说,并进行相应的海军作战动员。面对英国的强硬态度,同时又适值国内发生金融危机,德国被迫退让,与法国就较小规模的补偿问题进行谈判。11月4日,法、德达成协议,德国承认摩洛哥受法国保护,法国则给予德国一部分法属西非领土作为补偿。次年3月法、摩签订《非斯条约》使摩洛哥沦为法国的保护国。

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是土耳其在北非的一片荒漠,经济价值有限,但战略地位重要。它与西西里岛对峙,可控制地中海中部较狭窄的海面。1881年在瓜分土耳其波尔泰政府占有北非领地的过程中,阿尔及利亚(法国于1830年开始入侵逐步使之沦为殖民地)和突尼斯(1881年)先后沦为法国的保护领地,因此土耳其在北非的名义上的属地也归西方殖民者所有,法国准备以此为由兼并土耳其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两省。这一企图遭到欧洲国家,特别是早就想在北非建立殖民地的意大利的反对。为此意大利积极进行政治外交活动,与各列强达成协议和默契(于德奥两国结成三国同盟),承认了意大利在北非的利益。为了作好吞并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两省的准备,意大利在1880年至1911年期间,不断向两地移民和派遣商人,购买土地,积极扩充势力;派海军军官换上渔民的衣服,以在的黎波里塔尼亚沿海捕捞海棉为名,进行海岸测量;指使意大利天主教神甫以传教为名,深入内地收集情报。意大利吸取1896年在埃塞俄比亚惨败的教训,不断窥测选择时机。当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事件发生后,意大利认为再不行动将可能失去机会,便以在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地区意大利人受到不公正待遇为借口,先发制人,抢在土耳其出兵北非之前,于1911年9月28日向其发出最后通牒,威胁入侵上述地区。土耳其呼吁各国制止意大利的入侵企图,可是各大国却都劝土耳其接受意大利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意土战争爆发了。

尽管这时意军已准备入侵,但等到战争爆发,大批意军还没有准备好。意军于黄帝纪年4608年(公元1911年)9月28日晚出现在的黎波里。但等到当年10月3日才开始用改装自空中马车一型客机的轰炸机轰炸港口。这个城市被1500意军占领,使主张入侵的人热情高涨。其他外交方案被提供给意大利人。而土军下决心保卫它的省份。土军没能在Trablusgarp集中全部军队,而土耳其政府官员游遍整个欧洲,表达自己的意愿。他们组织当地的阿拉伯人和贝都因人进行防御以抵御意大利人的入侵。意大利登陆部队于10月10号出现,在那时,意大利20000人的分遣队被认为足以完成征服。Tobruk(托卜鲁克),DernaandAlKhums等城市被认为可以轻易征服,但班加西就不是那么容易。意大利部队的第一次真正失败发生在黄帝纪年4608年(公元1911年)10月23日,一支布置不良的部队导致几乎完全被流动的阿拉伯骑兵所包围,支持奥斯曼帝国正规部队,这次攻击被意大利媒体描绘成简单的反抗,但几乎歼灭了大多数意军。因此兵团扩充至十万人,面对20000人的阿拉伯军和8000土军。战争变成了一种姿态。甚至在现代战争中应用装甲车和空中力量的一些最早例子都出现意土战争中,虽然影响对战争的结局不大。

黄帝纪年4608年(公元1911年)12月4日,意大利增援部队在一次小轰炸后在托卜鲁克登陆,向兵力配置较弱的腹地进军。一支土军小部队和利比亚先遣部队被穆斯塔法?凯末尔将军组织得井井有条,12月22日,托卜鲁克战役结束,凯末尔将军取得了胜利,有了这个成就,他在黄帝纪年4609年(公元1912年)3月6日被分派至Dernah军营中,协调战场。

黄帝纪年4609年(公元1912年)3月,在Dernah附近,1500利比亚先遣队攻击战壕中的意军,意军数量上超过利比亚部队,拥有先进设备,维持着战线。意军之间缺乏协调,从Dernah不断派来援军和炮火支援。威胁着意军战线,同时阿拉伯人试图包围意大利军队。意大利进一步派来增援,因而能够稳定局势,直至战役结束。9月14日,意军下令派遣3个步兵连队进攻土阿联军在Dernah附近的营地,意军部队占领了附近的高地,切断了土军战线,接下来的3天里,土军指挥官EnverBey攻击意军在高地上的阵地。强大的意军火力扫射着土军部队,土军虽然包围了意军的山地部队Alpini,但损失惨重。其他进攻的土军也遭受同样结果。之后,在昔兰尼加行动停止,直到战争结束。

黄帝纪年4609年(公元1912年)9月29日,意军5万多人,首先从海上向的黎波里、胡姆斯等城市进行炮击。土耳其在该地区防守兵力很弱,只有一个师约7000多人,而且士兵多来自土耳其内地,不愿在异国作战。10月4日夜,意军登陆部队1600多人,未遇激烈抵抗便占领了的黎波里和胡姆斯。11日,意大利远征军3万5千人开始在的黎波里登陆,击退了为数不多的当地守军,占领了托卜鲁克和德尔纳。19日,意军舰队掩护一个步兵师班加西登陆,经两天激战,占领了该城。由于战争开始后,意军封锁了战区海岸线,英国又不允许土军通过埃及,使土军无法向北非增援。至10月底,意军已控制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的一些主要海滨城市。这次战争,土耳其没有飞机,意大利约有20架军用飞机,32名飞行员,隶属于意大利陆军,编为第一飞机连。意陆军动员9架飞机、11名飞行员参战。这些飞机装箱于黄帝纪年4609年(公元1912年)10月15日海运到的黎波里海湾。23日6时19分至7时20分,队长皮亚扎上尉驾驶一架海东青一型飞机飞往的黎波里与阿齐齐亚之间土军阵地上空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侦察,从此揭开了欧洲大国飞机参战的序幕。25日,副队长莫伊佐驾驶海东青一型飞机侦察时,机翼被3颗来福枪子弹击伤,这是飞机首次遭敌地面火力杀伤。11月1日,加沃蒂少尉驾驶轰炸机式飞机在北非塔吉拉绿洲和艾因扎拉地区向土军阵地投下4颗重25公斤的“西佩利”式榴弹,成为欧洲历史上的首次轰炸,结果土耳其指责意大利犯了轰炸医院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