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星球改造之华夏崛起
35840000000046

第46章 一位清国官员的明国游记续

“及授职,余得授予礼部见习郎中一职,以为酬余考核之优也。余以为至明须明了明国实际情形,位在中枢,位高俸厚,,不明明国之地方政治,非余之愿也。余往求吏部,吏部主管言道改派须得礼部允可,再至礼部,秦侍郎言道余考评为优,即使明国本国官员亦在中枢任职。余则恳求侍郎,余等至明国,以期学有所得,不以在中枢位置为美,愿去偏僻之地,见习地方官府运作,以期回清学以致用。秦侍郎感余之诚,随即行文吏部,吏部改派前往东部瀛洲岛一小县任职县令助理(明国本无此职司,专为余等见习所设),余然之,遂往。”

“5年11月2日,余乘客轮至瀛洲岛胶州港。瀛洲岛面积5.8万km2,另有小岛270个之多(明国诸君曾言,所谓小岛,实为到群,以实际数目论,为十倍之数),为明国东海省,下辖四府26县,省治在瀛洲本岛,东海省总面积11.2万km2,总人口达140万,综合水平在明国全国中等偏下。瀛洲岛有二府十三县,其余二府十三县在其余小岛,瀛洲岛人口75万,其余小岛65万。瀛洲岛二府为登州府和莱州府,省治在莱州府。余任职之所为登州府栖霞县,在岛之东北,面积4400km2,人口5.8万人,其中县治人口1.3万人,余则分为6镇120村,工业产值达52%,农业达32%,其他16%。栖霞县令柳春生君亲到港口迎接,登州府、东海省、胶州县政府亦派员迎接,余深为惶恐,区区一县之小吏,何敢劳诸位上官远迎。柳春生君言道,非为迎汝,乃是迎故国之同胞也,寿蘅不必在意。”

“当日晚,胶州县令周志群君设宴,为余接风。柳春生君及省府两级官员与会,席间,诸君情谊甚殷,全无两国之别,只有同胞之情,令余有宾至如归之感。次日,余随诸君前去莱州省治、登州府治递交公函,接受任命,随之前往栖霞。一路行走,全赖铁路,时速均在50km以上,即百里也,如此快捷,日行千里不在话下。瀛洲小岛不过半省之数,铁路1800km,各县均已修通,商贸、行人极为快捷,可见明国远超大清,西夷各国亦不能比也。同行诸君均言,唐宋明三国国家之强、之富、之先进,粗略估计超西夷各国30-40年之久,可见我族之智慧远胜西夷欧罗巴诸族,华夏故地因缘时会,暂时稍稍落后,只要我等奋发图强,达到欧罗巴诸国之先进程度,应不用三十年,如仅以力量计,15-20年足以。达到三国程度,如果一切正常,40-50年即可,前提是内部无大动乱、大倒退。余闻之,振奋异常,更感责之重也。柳君言,如今我族基本已无外敌之忧,只要自己努力,四国共同全面领先于全球,指日可待。”

“11月8日,余随柳君至栖霞县治,县城不大,市面极整洁。全县工厂十余座,商铺极多,校舍亦多。县城电报房一处、电话局一处,邮政局一处,医院一处,高中一所,师范一所,卫校一所,工业学校一所,技工学校一所,小学二所,初中一所,文风极盛。县府公廨不甚足,柳君言,县级官府主要从事教育、收税、治安、市政、县级交通、公用设施维修改建事务,并不去强求与省府一一对应,以减少冗员。另有设立的乡老会议,皆无薪俸,仅会议时发放来回补贴而已,其对县府诸君有监督、任免之权,权势极重。另有大理院(审判案件)、督察院(代表政府提起诉讼)两处,独立于县府,不受县府节制,直接受省府两级上官辖制,亦受乡老会议监督。呜呼,其政清明如此,县级官府看似机构颇多,其实人员极少,不足百人,六镇官员亦不足百人,真如先贤无为而治之法也。如我大清,明面官员极少,但衙役、帮闲极多,且县下之治委之于乡绅,看似减省开支,其实劣绅之于小民,负担之重,远超正税,有时达数倍之数,我大清之路远矣。”

“及至县府,柳君引领余至公廨,公廨不大,仅一桌一椅,文柜二,连体软椅一,茶几一,洗漱之物、文房四宝齐备,另有传音之物一,另有不燃自明之灯具一,暖水保温瓶二,足够办公之用。因无卧榻,余正疑虑,柳君笑言,前几日已为余赁得小院一处,房屋10间,足够余及聘用仆役居用,诸物齐备,月仅需二宋元而已,合白银14两稍多。余在清国时,年仅60两,米60斛,家中虽有积蓄,也不及也。柳君言,余之助理之职,月俸45宋元,外地工作人员月公务补贴18宋元,合计63宋元,另有年节福利折合达70-80宋元。所以一年收入总计820-830宋元,聘用仆役二人需240-360宋元,三人一年生活需100-120宋元左右,这足以在栖霞体面生活,闻之,余心稍安。”

“稍后,柳君遣人引领余至宿处,为一二进小院,前后主房各三,前面厢房左右各二,仆役二人各居其一,一为厨房,二为杂物间。柳君从人去市场领来牙人一、候选仆役四,稍加询问,聘得一老仆、一厨娘,议得工银一为10宋元一月,一为12宋元一月,二人均为栖霞土著,每月四日休沐,其余时间在家吃住,余甚满意,牙人佣金2宋元,赏柳君从人不受。”

“11月10日早,余至公廨,往柳君处问及安排,柳君言因余来自清国,前几月跟随各科室行事即可,兼之对其督促、检查,熟悉县府运作,候他日回清即可自行办理公务即可。余感其周全,谢之,又问道栖霞收入,县镇两级官府人员近200,如余等收入,一年需20万宋元以上,明国又无农税,应如何支撑。柳君大笑,回道县府及镇一年开支、乡老会议补贴等共计50万宋元左右,但足可支撑。虽无农税,但谷物交易需交税,每年农村交易收税可达3-4万宋元不等,镇及县内店铺每年交易额可达400万宋元,收税可达20万宋元,工厂一年营业额可达3400万宋元,可收税170万宋元。每年栖霞收税可达200万宋元左右,县府留存120万左右,上交府城30万,省城30万,另有20万上交中央。最后又说,其实还有一项大开支未列,即教育开支。全县共有在校义务教育学生9000人,教师、职工650人,全年教育经费35万元,加上其他开支,全年县府支出110万元左右,每年余额均在10万以上,在455个县级政府位列260位左右。”

“余闻之大骇,如是,按栖霞计,明国以一省之人口,每年仅收税应达9000万宋元之上,合白银65000万两之多,相当于大清一年的收益10倍以上,两国差距如此之大,简直骇人听闻。柳君又言,不可如此计算,因为关税、大型企业的税率与此相同,但栖霞无大型企业,所以在全国的比例较少,明国全年财政收入不低于2亿宋元,但还有的县较差,需要补贴共计1000万宋元左右,另外中央需要支付国防费用,这也是巨额开支(事后知明国陆海军30万人左右,军费开支近亿)。清国收入低,是因为交易少,因而收税少,且权贵借故不纳税,损失了不少税源,如果一切正常,清国中央每年应不低于2亿两白银以上,因为三国无论皇室还是权贵,根本就没有免税的。”

“柳君鉴于余曾随刘大人考察过小学、初中教育,安排余前往税务局,监督收税,余然之。随后一月有余,跟随税吏,前去店铺、集市收取交易费用。税吏言,工厂企业营业场所固定,只需到期催缴即可,而集市流动性大,店铺交易不易查明,所以税收的难点在于这两处。税吏收税并不是上门讨要,而是至一处集市,设立收税位置,俟其前去缴纳。余不明其理,询及税吏,如此怎可精确计量税款,如其少报交易份额,交税肯定要少,税吏解释可定期抽查,如果一次少报,罚款可达最低十倍之数,所以少交税款的极少,但肯定有漏洞,也比增加人手多收要强,因为即使多加人手,也有漏洞,反而因为人手良莠不齐,出了一个败类,影响官府形象。再说收税并不酷烈,所以百姓偷税越来越少,仓廪实而知礼节,正是如此。”

“小吏之言发人深省,百姓如此,官员也是如此。且明国各级府衙,并无大清之市井之徒充斥其中,均为良好教育之良家子,虽有个别不法之徒,但整体尚可。明国律法极严,对漏税、刑事犯罪等处罚极重,且除本人伏法外,本人及之下两代无法参加科举,从军亦不可升职,所以军民上下人等,极为敬畏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