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星球改造之华夏崛起
35840000000047

第47章 明国游记的后续影响

徐郙的《旅明游记》一发表,即引起了极大轰动,不仅仅是在清国,在欧美各国亦影响极大,纷纷翻译出版,但他并不清楚里面隐含的利益。明国礼部在征求其同意后,代他与各国出版商谈判开放了欧美各国的版权(也就只有在俄罗斯之外的欧洲,他们对个人权益较重视,所以本着了解三国实力的因素,痛痛快快的付了款,但俄罗斯、美国及南美各国对于版权的认识极差,虽然在这些地区出版的不少,但他一个大子也未拿到),一时间,洛阳纸贵,徐郙赚的盆满钵满,令他回不过神来。

满清上层尤其是满人权贵,对于徐郙描述的明国情形,真是既羡慕、又嫉妒、还害拍。羡慕于明国之富、之强、之先进,嫉妒其充裕的财力、强盛的地位(敢于对欧美各夷区别对待,三国别院在内城,其大使馆在外城偏僻地域,要是在以往的大清,还不得翻天,当然现在也不敢了,主要是三国的看顾,其次是与三国的交流、贸易让其受益匪浅)、害怕三国的实力,最后庆幸三国的目光没有放在自己身上,要不然哪还有现在的荣华富贵、高高在上。徐郙的《旅明游记》在清国出版后,满清更是收起尾巴,对于汉人的诸多不恭言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起鸵鸟来。

对于满清中下层人士,尤其是汉族读书人,对于三国的向往更是与日俱增。书中描述的富裕的生活,众多期待移民的土地,尤其是无农税的土地,简直是几千年来华夏农民的幻想啊。一时间,读书人盼望着移民去三国学习进而一展抱负,普通农家在听了读书人的介绍更是盼着移民,三国对于移民的政策太好了,之前知道的宋国移民的生活状况让他们心里像长了草,再愚笨的人也明白,土地再多,也有分干净的时候,还是得赶紧行动,要不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了。有些家产的家庭,有的还有些故土难离,但也想的把自家的小子送去留学,虽然一去十几年令人牵肠挂肚,但是孩子学好本事,无论留在三国,还是回清,总能有个出路,虽然这两年幼童的数量多了,那也不够用呀,什么时候轮到我们呢。有的心思灵动的家长去官府询问如果我们自己安排孩子留学是不是能够享受一样的待遇,再聪明的就去问三国在各地的人员。地方官府当然无从回答,但三国人员听后大喜,要的不就是这样的结果吗?立即拍着胸脯说没有问题,待遇一致,人数多多益善,且男女不限。一时间,愿意留学的读书人、愿意移民的家庭、愿意求学的幼童大增,让三国在各地的留守人员忙的四脚朝天,不得已电告国内,赶紧派人增援,并要求增派船只,加大移民力度。这样一来,也让三国内阁大学过望,照目前情形看,移民的目标很可能提前达到,三国的建设才能进一步加快。

对于欧美各国,反应则是大大不同。欧美各国政要的反应一是忧心,二是羡慕嫉妒恨,三是害怕。自大航海时代一直自居于世界中心、上帝选民的他们对于三国的先进程度忧心忡忡,如果没有三国出现,他们还能在这个星球上耀武扬威二百年,平时还以居高临下的目光看待有色种人,尤其是对于曾经领先于世界数千年的华夏,更是鄙视,心理上有极强的优越感,你们以往再强有什么用,现在不是一战一败,该割地割地,该赔款赔款。但是三国的出现把他们的骄傲打落地下,虽然三国政府官员对于他们的交往总是彬彬有礼,但是那种疏离感也很明显,另外三国对于欧美的鄙夷总在神情上表露出来,让一向自命不凡的白人们心里暗恨不已。从收集的三国的资料尤其是徐郙的《旅明游记》,更让他们知道了自己与三国的差距,且在字里行间显现出来的民族优越感更是不爽,这难道不是白种人的专利吗?对于三国的先进更是羡慕,但可恨的是不能无限制购买,还得经过审核,说什么限制先进技术出口?更可恨的是三国除了买一些原材料之外,三国对于进口自己的工业品没有兴趣,认为其水准太低,什么时候堂堂上帝选民在他们眼里成了只能卖出材料购进工业制成品的殖民地了?要知道即使明朝时期欧洲需要东方产品时,欧洲人也可利用从殖民地掠夺的金银交易,但是三国现在说什么三国不缺金银,你们的金银自己留着玩吧,这真是叔叔能忍婶婶也不能忍了,我草泥马,你们不喜金银,只要原材料,合着高贵的白人只能给你们打下手,真是太混账了。令人害怕的是三国强大的武力和睚眦必报的个性,这种个性与自己太相似了,只是自己原先欺负有色人种很爽,但是轮到自己就很不爽了。因为一点小事,把先后欧洲大陆的两个强国打的颜面扫地(也不想想因为一点小事,欧洲俄法两个强国派出规模强大的远征军,去干什么?旅游吗?),还占了不少土地,还得割地,还灭了一个国家(秘鲁)、打残一个国家(哥伦比亚),能不能不要这么霸道?这个霸道好像也是我们欧洲人的专利吧?什么时候轮到你们了?所以欧美各国开展起了密集的外交活动,要对抗华夏,只能集整个欧洲之力了。想法很丰满,但是现实很骨感,欧洲人的尿性怎么可以联合?原来一直自豪于自己的突出个性的欧洲特征让联合成为一句空话(如果可以成为一个整体,怎么可能在欧洲那么巴掌大的一块地方,出现这么多的个性迥异的国家),更混账的是三国的区别对待,其对于瑞典、挪威、灭国的芬兰、波兰、小小的葡萄牙、偏处内陆的瑞士青眼有加,对于大英帝国、法兰西帝国、俄罗斯帝国则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别看出售给普鲁士、法兰西武器和技术,我们欧洲也有明白人的,你们根本没有好心,还不是盼着我们打起来,你们好安心移民,发展自己。要让大家放下成见,一致对外,那怎么可能?不分个主次这么行?所以自我感觉良好的大英帝国、法兰西帝国、俄罗斯帝国希望牵头的想法结结实实碰了一鼻子灰,还大英帝国,什么时候你是帝国了?谁给你加的冕?一直在欧洲当搅屎棍,你也配?法兰西帝国?刚被人家揍了一顿,还想挑头,虽然你也是拿破仑,但你不是你大伯,还是算了吧。俄罗斯帝国?还以为你是欧洲宪兵?还被人占了8、9百万km2的土地,赶上整个欧洲大了,太丢欧洲的人了,异想天开的想领头组团去东方打架,和我们有关系吗?

欧洲是这样,美洲就更不行了。残酷奴役华工的秘鲁被灭国,帮忙的哥伦比亚被打的割地投降,还有两个帮忙的玻利维亚、厄瓜多尔虽然没有被收拾,但也未能与三国建交,三国尤其是唐国一直叫嚣着让玻利维亚、厄瓜多尔拿出诚意来,什么是诚意?看来唐国为首的三国现在还不想收拾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只想把这个问题悬着,如果玻利维亚、厄瓜多尔服软割地赔款那是最好,如果不服软随时可以揍他让他满足自己的条件。而且明国还占了阿拉斯加,唐明两国都有了在美洲的立足点,让同样在华工使用上有前科的美国胆颤不已。由于秘鲁事件的影响,黄帝纪年4562年(公元1865年)开始的使用华工修筑铁路的额做法少了很多,秘鲁被灭之后,美国资本家根本就不从清国招工人了。但是先前来到美国的5000多名华工一再受到三国的关注,要求美国政府善待,意思就是我们的同胞是来支援你们的建设的,不是来当奴隶的额。尤其是离得最远的宋国大使最嚣张,说如果虐待华工,将把虐待华工的人全部吊死,让美国国务院的工作人员直冒冷汗,连连保证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美利坚是一个文明的国家,不会和秘鲁那种野蛮人国家一样。但是国务院的官员也是心里打鼓,那些资本家可不是良善之辈,政府的告诫对于他们就像放屁一样,要是真出现那种情况,可要大祸临头了(美国此时虽然挂着联邦的名头,实际上和邦联差不多,美利坚民族正在快速形成中,没有干扰的话,应该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民族成型,国家真正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此时的联邦政府的权威很有限)。

至于其他中美洲国家,和清国、华人交集极少,且三国虽然实力强横,但并不胡来,还没有像他们的欧洲祖先那样蛮横,看到好的地方直接夺取,所以只要老老实实,应该没事。但南美洲国家就不一样了,除巴西外,基本上都是西班牙移民后代建立的国家,相互之间渊源极深(独立战争时期就是大家伙合力赶走的西班牙殖民者),眼见自己的小伙伴一死一残(三国一直不承认秘鲁被灭,这不在内陆活的好好的吗?就是地方小了点,但是也好管理不是?),还有两个整天被威胁,不知哪天被人打上门去,都是心惊胆战。所以黄帝纪年4565年(公元1868年)南美国家一直劝说玻利维亚、厄瓜多尔服软认错,拿出诚意(两国很委屈,诚意是什么?是土地,是没有居民的土地,人家不缺人)消了唐国为首的三国的怒气,最好不要再打了,再打我们不帮忙是不讲同族情谊,帮忙那是引火烧身,两国恼怒于诸国的不讲义气,但也没有办法,正和唐国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