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星球改造之华夏崛起
35840000000036

第36章 宋国行

黄帝纪年4563年,清同治5年,唐正丰16年,明裕德19年,宋凤和15年(公元1866年)6月19日,肃亲王华丰、谭钟麟率领的使宋使团乘坐宋国的琼州号、雷州号装甲巡洋舰到达宋国西部海港天赐港。

与唐明两国一样,宋国派出迎接的是一位亲王韩王林平云,以及参知政事桂林伯赵成峰及宋礼部侍郎孟繁昌,到达汴梁迎接的是太子林翼、中书门下平章事、泗水侯张庆昌(接待规格也是三国达成的一致,不至于厚此薄彼),事先修整好的别院也基本与两国一致。凤和皇帝也与唐明两国皇帝一样,接受了满清的礼物及国书,并在皇宫设宴招待华丰、谭钟麟等人。

与派往唐明两国的使团一样,使宋使团也带有游历、考察的任务,谭钟麟在第一时间提出了申请,希望宋国礼部给予安排。接待他的孟繁昌对于游历、考察并无异议,也如同两国一样,打消了其大规模考察的设想,在为其介绍了宋国的基本情况后,谭钟麟才知道相对于全面的考察,清国使团的人手多么的不足,只好如李鸿章、刘坤一一样,选择重点进行考察。他为满清使团确定的考察范围是海防、海陆军、铁路和造船厂,他亲领的考察组以考察造船厂为主。

宋国方面为谭钟麟安排的是位于主岛东部的一个军民两用造船厂,该船厂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以建造移民的运输船为主,对于军舰以维修为主,兼顾出口欧洲的军舰订单的生产(现在三国海军已经一致认为,欧美的海军水平与三国存在代差,出口欧洲的军舰以燃煤蒸汽动力,火炮以发射黑火药的弹药为主,观瞄设备以欧美现行水平为主,三国的现行主力舰艇严禁出口,三国下一代舰艇正在研发中,待下一代舰艇大规模服役后,再逐步放开现役军舰的出口)。

经过7个多小时的火车,谭钟麟一行五人来到了位于主岛东部的远洋造船厂,船厂位于定东港,定东是一个不到7万人的小县,港口条件很好,沿着海岸线分布着十几个大大小小的造船厂,远洋造船厂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全县7成以上居民从事造船或与之有关。县城规模不大,仅1.2万人左右,但非常整洁,不见清国国内小县城的脏、乱、差。

谢绝了定东县令的邀请,谭钟麟一行五人在兵部郎中赵烈、海军部装备司副司长温成乾中校的陪同下乘坐公共马车前往远洋造船厂。一进造船厂,谭钟麟被厂区的庞大大大的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厂区占地近10km2,厂区内纵横交错分布着运送物料、人员的小火车,该厂共有25000吨船坞2个,10000吨船坞3个,5000吨船坞5个。坞内现有一艘战列舰进厂维修,一艘大型邮轮、三艘移民运输船、两艘商船、三艘出口军舰正在建造,全厂员工13000余人。

远洋造船厂厂长黄崇蔚是一个面色白皙的胖子,口舌便给,一看就知是一个长袖善舞之辈,看到大主顾派要员陪同,就知今天的客人来头不小,说不定又是一个大客户呢,所以赶紧扔下手头事务,亲自乐颠颠的陪同讲解。在得知来人是清国驻宋别院尚书时,就更热情了,谁都知道现在满清几近有海无防,需要三国派舰队代为防护,这种情况肯定不会长,清国下一步需要军舰,也需要远洋商船,这不就是送上门的机会吗?为了给客人留下印象,亲自陪同一行人上了正在维修的卫国号战列舰(原青州级扬州号,三国会谈后同一定级改名,现在该级战列舰为齐国级)。一百多米长的船体、粗大的主炮、琳琅满目的各种设施极大的震撼了谭钟麟一行,本来他们来宋国乘坐的琼州号、雷州号装甲巡洋舰就不小了,但这艘更大、更强,充分体现了工业时代的伟力。在得知主炮射程、威力后,更为此艘军舰的威力慑服,黄崇蔚眉飞色舞的介绍到这艘军舰是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军舰之一(只有唐明两国的战列舰可以与之媲美),西夷的任何军舰都不是他的对手。

下了卫国号战列舰,在相邻的船坞内正在建造的是一艘宋国龙达航运公司定制的蓬莱号豪华邮轮,这艘正在建设中的邮轮因为正在内部施工,所以黄崇蔚就站在坞旁为众人介绍。蓬莱号建成后满排23000吨,标配船员、工作人员750人,载客850人,豪华舱10个,一等舱30个,二等舱50个,标准舱100个,普通舱150个,内有影院、酒店、商店、赌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海上城市。最高航速25节,巡航速度20节,续航距离6000海里,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最快、最豪华的邮轮,造价60万宋元(合438万两白银),将经营宋清明唐航线。“真是穷奢极欲。“这是谭钟麟一行听到黄崇蔚的介绍后的一致看法,相比这艘邮轮,以追求享受著称的满清权贵简直是弱爆了。

看到谭钟麟脸上的不以为然,兵部郎中赵烈、海军部装备司副司长温成乾中校心下暗笑,赵烈解释道:“文卿先生可能有所不知,建造这艘邮轮也不单单为了享受,于国于民大有好处。第一邮轮造价高,政府收的税收就高;第二,建造过程中,能够提供就业机会、上游企业开工率高更是于国有利,于民有益;第三,邮轮运行也是需要纳税的,对于政府这是一个长期的、稳定的收入,这样的邮轮全寿命期间(20-25年)预计收入在300万-400万宋元之间,政府可以收到24万-32万宋元的税收,船东得利120万-160万之间,还能够提供750个全寿命期间的就业机会;第四,最重要的一点,快速邮轮有极大的军用潜力,在有战事军方征用时,稍加改装可以运送一个全副武装的步兵加强营,平时还可节省军费。所以,陛下、政事堂、军方对于这样的快速邮轮的建造均是乐见其成,在税收、运营上多有倾斜,当然这样先进的有军用潜力的邮轮是不会对欧美各国出口的。”

赵烈的解释极大的颠覆了谭钟麟的价值观,在他原先的认识中,建造这样的邮轮纯粹是穷奢极欲,但是听过解释,才知是利国利民之举。在满清传统文人看来,钱粮满仓是一个地方政府官员政绩的最佳体现,但是那是几千年来静态经济学的看法,对于投资拉动经济的看法别说是满清官员,现在欧美的所谓现代化政府也是懵懵懂懂,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有一个大致的印象。想到这里,谭钟麟郑重向赵烈躬身行礼:“谭某受教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古人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此言至理也。不过刚才赵兄所说,不对西夷各国出口,那就是可对敝国出口了。即使谭某明知这样的大船于国于民有利,敝国也买不起呀。”

听到意向客户发言,黄崇蔚急忙道:“谭大人如有购船之意,款项不是问题。”黄胖子的话令谭钟麟很愕然,“难道可以赊购,如此大善,黄老板有心了。”看到谭钟麟的理解出了问题,黄胖子解释道:“倒不是赊购,兄弟这边船厂还有1万多人需要吃饭呢,这个合同要是这样签了,发不出薪水,这些工人还不把兄弟这百十斤剁吧剁吧吃了。兄弟的意思是,对于邮轮这样的高价值、有良好收益的投资,银行是非常乐意贷款的,只要让他们相信你有经营能力就行。还有贵国朝廷看着没有多少盈余,实际只是表象,贵国额财力还是很充足的。谭大人为官多年当然知道,鞑子权贵、地方的地主、商人无论是贪是攒还是挣得的钱,都愿存在自家的银库,实际这是极大的浪费。须知只有流动的钱才是钱,钱只有流动起来,才能有人被雇佣挣到薪水,政府才能收到税,把银子存到自家银库,只是死物罢了,不能算是钱。据兄弟估计,沉积在民间的清国银两怎么也得在4亿两至10亿两之间,这么多的银两不在市场流通,纯粹是浪费,暴殄天物。”

只有流动的钱才是钱,谭钟麟回味着这句话,越想越有道理,也对黄胖子刮目相看,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商贾之人,能有这样的见识,这样的人才埋没民间为商简直太可惜了。有了这样的想法,谭钟麟心里活动起来,“黄兄大才,不若前来敝国任职,谭某必向敝国中枢大力推荐,敝国定会重用黄兄,让黄兄尽展其才。”

看到谭钟麟把目标放在自己身上,黄胖子哭笑不得,连忙对他解释道:“谭大人盛情,兄弟心领了,只是兄弟这边还有一大家子人需要吃饭呢,委实脱不开身。再说兄弟算得了什么大才,兄弟读研时,因为愚钝,将恩师气的不轻,要是再去贵国卖弄,恩师非得把兄弟开革,不认兄弟这个不成器的弟子。”

“黄兄的师尊是哪位?对弟子如此严苛。”

“黄老板的授业恩师大有来头,就是敝国的中书门下平章事、泗水侯张庆昌大人,大人工作之余,也在汴京大学带研究生。泗水侯治学极严,择徒极苛。黄兄能列门墙,足见不凡。泗水侯生气倒不是黄老板自己所说的愚钝,是因为想让其走仕途,黄老板因为家族生意所需未应。不过兵部、海军部认为,黄老板从事商业,可比走仕途当一个小官僚贡献大的多了。这两年泗水侯也想通了,不生黄老板的气了,许他可以探望。不过由于泗水侯持身甚谨,因此每次军购,黄老板都要吃不小的亏。”温成乾中校对谭钟麟解释道。黄胖子赶紧摆手,表示不敢在意。

听到黄胖子这样的来头,谭钟麟只好悻悻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