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星球改造之华夏崛起
35840000000030

第30章 唐国行2

“太奢靡了。”

这是刚住进一座别墅的李鸿章及随员的感叹,作为别院尚书,唐国的接待当然不能等同对待,给他安排的是一个稍小的独栋别墅,装饰、家具比奕譞的稍差,饶是如此,出身不差且一直锦衣玉食的他也发出了同样的感叹。

为交换官员、士人、武举安排的住宿场所是园内一侧由若干座二层小楼房所构成的组团,建筑呈“回”字或“目”字型排列,正南北方向为住屋,东西向则为出入口与步道回廊,回廊上设置有圆桌竹椅,可供客人纳凉聊天之用。在房子和廊道中间,围出了一个或者两个庭院,其间种植芭蕉翠竹,并开辟有活水池塘,水流蜿蜒从两侧廊道下面流进淌出。其间更隐约可见红鲤上下翻游嬉戏,漫步其间,极具意境。

至于住屋本身,当然都是按豪华宾馆标间设置:进门后一条廊道,一侧为衣橱和行李架,另外一侧则是单独的洗手间。洗手间里设置标准三件套:盥洗盆,蹲式便器,以及淋浴间。厅内装有上面造型别致,不知道加的什么油的屋顶吊灯(这时世界各地还没有电灯的概念,在原位面需要爱迪生在13年后将其实用化)为了保证卫生间的采光与通风,在墙面上开了比较大的窗户,正对着盥洗盆上的镜子。这样在大多数情况下卫生间即使不开灯里都不至于特别黑暗。白天一面临空的单廊走道当然不缺自然光,即使到了晚上,走廊上的壁灯也会提供足够照明。

房间里面就是个标准的双人间,家具包括一张书桌,两把椅子和两张单人床或一张双人床,为交换官员安排的是带有双人床的单间,为士人、武举安排的是双人间。

房子本身是用青红砖和钢筋混凝土楼板砌筑而成,但在外面用竹片木板包裹起来,外面看起来仿佛竹楼木屋一样,但里面却是雪白的石灰粉刷墙壁。楼板隔音也好,在使用了双层木龙骨地板之后,只要楼上房客不是拿着棍子砸地板,哪怕在上面跳舞对下头也没什么影响。

房间的采光设施则是整幢建筑最富有时代气息的——所有房间都是清一色的外挑式大玻璃飘窗,简洁大方而且非常明亮,如果不需要采光或是嫌有视觉干扰则可将窗帘拉上。窗帘又分为厚布和薄帘两层,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彻底把窗户遮严实,或是仅仅模糊掉外界视线,但不影响采光。

为幼童们安排的是联排别墅,40名幼童分成5组,每一组8人,由一名专门选拔的有育儿经验的在职小学教师或幼儿教师(要求形象端庄,亲和力强)带领两名侍女及两名中年佣人接待。考虑到这些幼童孤身在外,有亲和力的妇女更能让他们接受。进了别墅后,带队阿姨安排佣人为这些幼童洗澡,看到淋浴喷头、浴缸,这些幼童大呼小叫,极为兴奋。带他们洗澡的佣人好一会才让他们安静下来洗澡、搓背,洗完给他们穿上内衣,每人裹着浴巾出来,阿姨则吩咐侍女带其换上新衣,待这些幼童穿上新衣来到客厅,阿姨安排侍女准备果汁、点心,与这些幼童问些家事。

清廷虽然重视向三国学习,但凡是家境好的又有哪个舍得自己的孩子去国万里,几年不在自己身边。所以这次清廷选拔的均是有几年私塾经历的家庭的孩子,这些家庭虽不至于吃不上饭,但也颇为艰难,要不父母也不会一横心与官府签下各安生死的契约,送其出国求学。这些幼童在家时虽然幼小,但已懂世事,知道些人情冷暖,在途中虽然水手们多为照顾,但这些汉子们的照顾又能好到哪里去。现在洗完澡,穿上新衣,面对亲切的阿姨们的温言相询,幼童们才感到家的温暖,有的哽咽起来,影响的其他幼童也要哭起来。阿姨赶紧好言抚慰,好一会才把这些幼童安抚下来。

待到晚间,傅士昌、杨师德、欧阳震等人在度假区的餐厅为使团举行了晚宴,幼童们在阿姨的带领下未同这些成人在一起用餐,而是在隔壁的房间内就餐。房间很大,里面各种玩具甚多,幼童们与阿姨们接触时间虽短,但也知道这些阿姨们是真的对自己好,孩子的天性焕发出来,草草吃完后,立即跑到游乐区嬉闹。阿姨们喊也不听,虽然幼童们不好好吃饭,但阿姨们也知道这些孩子真正的接受了自己,很是有几个幼童被阿姨们在小屁股上打了几巴掌,牵回去继续吃饭。

听到隔壁的喧闹,奕譞的神色有些难看,欲遣随从前去制止,被傅士昌拦下,傅士昌道:“王兄且慢,这些幼童离国万里,来到敝国已大为不易。能够如此玩闹,可见已去思家之心,甚好!甚好!且孩童玩闹本为天性,由他们去吧。”听到卫王如此说,奕譞这才作罢。

6月17、18两日,傅士昌、杨师德陪同奕譞,欧阳震陪同李鸿章及交换官员,当地大学的高年级学生代表、驻军年轻军官分别陪同士人和武举们,在凉州周边的几个景点(小翠湖、仙人阁、兴国禅寺、玉清观等)痛痛快快的游玩了两天。幼童们则在阿姨们的带领下,去城内的游乐场、动物园、植物园、商场玩耍,阿姨们为每位幼童添置了几套衣服。在18日下午,有一个年轻的阿姨突发奇想,对其他同事说孩子们的头型太难看了(虽然满清上层汉员已剃发,但普通老百姓还不敢,所以幼童们还留着满清难看的金钱鼠尾),干脆给他们剃了算了。稍大一些的孩子还有点疑虑,但在伙伴的怂恿和阿姨们的劝告下,全部成了光头小和尚,看着很有喜感。鉴于此时天气寒冷(与北半球差六个月),又给每一位小和尚买了一顶童帽,把他们来时带的小瓜皮帽扔到了一边。

两天的游玩让奕譞等人意犹未尽,但在18日下午李鸿章前来拜见奕譞,言道已在凉州耽搁两天,最好明日启程前往长安,以免唐国陛下久等。本来奕譞对于李鸿章的建言有的不以为然,认为小题大做,但一听到唐国正丰皇帝,想起来前六哥安排自己不要顾着玩耍而误了正事,才回过心思。立即在李鸿章陪同下去见卫王,请卫王安排前去长安拜见天子。卫王傅士昌本以为这个纨绔亲王还得在玩耍几天,难得还能想到正事,真不简单,也就从善如流,随即安排随从准备专车、车次,明日一早出发。

次日一早,使团乘坐的专列从凉州车站出发,开车前卫王告诉奕譞,此去长安1200余里(600多公里),要是一般的客车需要10-12个小时,专列因为停靠站少,只需7个多小时(不到4个时辰),需要在车上用午餐,简慢之处请王兄勿怪等。听到只需不到4个时辰,奕譞吓了一跳,这也太快了,日行千里还不止,听说还要在车上用餐,认为也就是吃点干粮,心下不喜,也未说什么,直道无妨,赶紧出发就是,别让贵国皇帝陛下久等(火车虽已在欧美运行多年,但满清没有,他是没有一点火车的印象)。

看到金碧辉煌的火车站,满清诸人目瞪口呆,本来在港口见到的庞大区域、工业化的设施已经震惊了他们一次,但是那次近一个月的旅途使得大多数人精神不济,也就没有细看,所以印象不深。但在休息了两天后,大多数人已经恢复过来,对于火车站的庞大、豪华叹为观止。从贵宾通道上车后,对于车厢内的布置、设施更让他们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所见所用均是前所未见(这两日在皇家度假区洗浴、开关灯闹了不少笑话,还是在服务人员的讲解下会用的)。奕譞本来以为在天津第一次见到三国的四轮马车就认为出行应该没有这么豪华舒适的了,进了专列的包厢才知大谬不然(因为三国与外交流少,加上社会建设模块有意抹去发展过程的西方痕迹,所以三国的火车轨距很宽,唐宋明三国分别为2.5m、2.4m、2.2m,所以车厢宽度分别为5.1m、4.9m、4.5m)。包厢外是1.5m的走廊,包厢进深3.4m,开间3-6m不等,与度假区的标间相比稍小,但设施一点不缺,根本没有在满清远行时乘坐两轮马车的憋屈,乘坐这样的车辆出行对于满清诸人而言,简直就是享受。车后还有观景台,如不想在包厢呆着可以到此欣赏沿途风景。

满清的这些成人在欣赏车厢的装饰、布置,但那些在两日内与阿姨们已经熟悉的幼童们根本不想坐下来,他们在车厢内呼啸来去,阿姨们拉着这个,喊着那个,忙的不可开交。听着包厢外幼童们兴奋的喊叫,奕譞没有去阻止,如此布置连他这个满清亲王都是赞叹不已,何况这些幼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