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星球改造之华夏崛起
35840000000029

第29章 唐国行1

黄帝纪年4564年,清同治6年,唐正丰17年,明裕德20年宋凤和16年(公元1867年)3月6日,惊蛰,清国甘肃

靠着冬季几个月积累的军需,三国平叛军会同左宗棠新军,继续追剿叛军,按照三国与满清的计议,三国平叛军在平定陕甘回民叛军后回国,平定新疆及西部边境的战事由新编的左宗棠部队进行。但人的心态就是这么奇怪,在三国主动参加平叛时,满清诸人虽说表面上欢迎,但还有担心鸠占鹊巢的小心思。但在三王及施存礼中将提出,三国的军事行动到嘉峪关为止,随后撤军,满清两宫、军机处及地方官员又着急了,认为三国坚决不可撤军,帮我们把西疆平定再走最好。

为此,接到两宫指令和军机处诸公的书信后,左宗棠专门拜访了三王及施存礼中将,好言挽留三国军队。施存礼中将提出,三国平叛军已来华夏三个年头,将士思乡心切,全凭着一股挽救同族父老兄弟性命的念头在维持,如今眼见功成,期望回家是可以理解的。凭着四国军队合力,在三到四个月内全民肃清甘肃叛军是没有问题的。左宗棠认为施存礼中将平定甘肃的时间预期是正确的,但是再往西面对的不是回民叛军的乌合之众,而是有颇强战力的阿古柏和俄罗斯军队,单凭新军就怕力有未逮,所以需要三国军队的配合,并且表示为快速平定西疆计,所部新军可以接受施存礼中将的指挥,以提高战力和反应速度。

虽说左宗棠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表态,但是三王及施存礼中将根本就不吐口,没奈何左宗棠只好怏怏而回。晚间左宗棠再次专门拜访唐国鲁王傅士勤,恰好明国郑王李青安也在,看到来访的左宗棠,两王只好苦笑。不待左宗棠开口,傅士勤就向其表明了三国及军队的真实态度,即平叛军出发前,三国陛下已向兵部明文指令战役目标,不是为满清保家护院,而是报复荼毒我族子民的回回,陛下的旨意及兵部的指令非常明确,不可违背如违将受重罚。左宗棠这才明白三国军队中军令的严峻,如不这样控制,三国危也。不死心的左宗棠问及如何才能平叛军继续西进时,李青安明确表示需要三国陛下的旨意和兵部的进一步指令,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左宗棠回到驻地,立即向军机处上书,如要三国军队继续西进,需要军机处、两宫与三国联络沟通,并通过在三国未归的三王拜访其皇帝和内阁,可晚些回国(满清三王需要在三国安顿学习的官员、士人、幼童、考察三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及科技现状,以及满清需要从三国引进的技术及设备,出发前预计一年左右,现在均未回国)。还在明国与海州、天津的电报线路已在一个月前架通,朝廷与三国及出访三国的三王联系比以前方便多了。既然已经上完书,那就只好等待了,好在平定甘肃还需几个月的时间,那就赶紧把西兰公路贯通吧,因为无论三国军队是去是留,左宗棠的新编军队还是要西进的,这条公路还是需要的,并且未雨绸缪,上书提出在西兰公路贯通之后,立即进行入疆公路的建设。

时间退回几个月前,唐国。

经过近一月的航行,醇亲王奕譞率领的满清答谢使团于黄帝纪年4563年,清同治5年,唐正丰16年,明裕德19年,宋凤和15年(公元1866年)6月16日乘坐夷州号、梧州号装甲巡洋舰到达唐国西部凉州港,随行的驻唐别院尚书李鸿章以及学习的官员、士人、幼童、交换官员、警卫、随员140余人同船抵达。

在这一个多月的航行中,奕譞等人可是吃尽了苦头,倒不是船上条件不好,作为满载10000多吨的远洋军舰,居住性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晕船。所有成人除极个别外,都有晕船症状,就是程度轻重而已。在近一月的航行途中,娇生惯养的奕譞在刚开始的十余天内吐得晕天黑地,只有最后十天才算恢复过来,渐渐有了些力气,其他同行人员大致如此,只是没有奕譞这么厉害。奇怪的是,那些幼童们的情况比这些成人好的多,只是开始三五天的不适之后,就开始嬉戏如常了。好学的张之洞问及船上船医才知,晕船是正常情况,小儿适应最快,其次是身体较好的成人,身体状况较差者恢复最慢。

早已得到消息的唐国官方礼数一点不缺,唐国卫王傅士昌在先行回国的唐国次相,济阳伯杨师德以及唐礼部侍郎(临时加的尚书衔回国已经去掉)、咸阳伯欧阳震陪同下前来迎接奕譞一行。看到熟人,本来没有多少精神的奕譞情绪才好起来。看到奕譞没有多少精神,卫王傅士昌道:“王兄及各位大人、兄台旅途劳顿,要不在凉州城内歇息几日如何?皇兄吩咐既然来了,没有必要太急,总要养好精神才好,此去长安,还有1000多里地呢。”

听到卫王的话,原先奕譞还想逞能立即出发,再听到还有1000多里地,对于铁路交通没有概念的他立时打起了退堂鼓,道谢道:“多谢王兄及各位大人拨冗来迎,既然陛下体贴我等,小王却之不恭,那就在此地歇息两日如何?”

杨师德接口道:“正该如此。殿下,各位大人,这凉州港虽小,四周景致颇有可观之处,几位稍作休息,这两日里不妨在此游玩一番,老夫可为殿下及各位大人向导。”

那奕譞本就是个爱玩乐的,听到此处景色不错,便想在此游玩一番,逊谢道:“怎敢劳青山先生大驾,请王兄安排几位从人就是。”

卫王傅士昌笑着道:“王兄客气,小王当的效劳。王兄请。”

安排清国使团的是凉州近郊的皇室度假区,这是一片中式古典别墅区,主要以独栋别墅和连排别墅为主,设计风格为中式园林风格,整个园区绿地面积占百分之七十以上。园区内庭台楼榭,游廊小径蜿蜒其间,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得以流畅、流通、流动。透过格子窗,广阔的自然风光被浓缩成微型景观。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或见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或是步移景易、变幻无穷。采用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传统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的意境,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以及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各式摆件。

奕譞为首的满清诸人一进园子,当时就被园区内的景致震撼得目瞪口呆。他们就像一群刚进城的乡巴佬,在马车上不断的打量着园区,在这个时代。恐怕整个大清找不出一处这样的所在,就算承德避暑山庄,和这里相比也是自惭形秽。或许未被英法两夷烧掉的圆明园可与之媲美,但圆明园多的是贵气,这里更多的是闲适,让人感到人就该这么生活。他们到了这里眼睛都不够用了,奕譞及皇室随员已经没了贵族的仪态,左盼右顾的样子,全不像在北京那样,始终有种凌驾于别人之上的优越感。

安排奕譞就住的是一座独栋别墅,在别墅外傅士昌道:“王兄稍作安顿,待会小王来请王兄用膳。”神思不属的奕譞连道王兄请便,就在侍女的带领下进了别墅。侍女引领着他在主卧中安顿了下来,就被他打发走了。几个仆人和侍女在拾掇着行李。奕譞则是在屋中的一个锦缎的矮榻上坐下来,开始打量起卧室的陈设,他对这个满是情调的地方非常的满意。屋中充满了浓郁的华夏特色,屋子里弥漫着淡淡的檀木香,室内摆放着各种东方气息的雕花木质家具,光滑的大理石地面,一张精雕细琢的镶玉牙床,粉色的纱幔低垂,锦被绣衾,帘钩上还挂着小小的香囊,散着淡淡的幽香,营造出朦朦胧胧的气氛。四周墙壁全用锦缎遮住,就连室顶也用绣花毛毡隔起。陈设之物也是极尽奢华,布置在房间各处的灯饰,所有的灯饰都是不明材质的淡色灯罩,里面也不知道点了什么蜡烛,使得漆黑的夜里如同白昼。木架桌几上的摆着各式名贵瓷器、摆件,屋中的古琴、宝剑、悬瓶、桌屏错落有致,还有几个花瓶点缀其间,插满了各色的鲜花,使得屋中充满了生气。矮榻边便是窗子,窗外是一个水潭小池,水潭中遍布着碧色荷藕,粉色水莲,一片旖旎之景。

奕譞在满清出身皇室,自认也是讲究享受的主,但看到园子及屋内的陈设,禁不住长叹一声:“太奢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