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赵燕翼文学精品集
3489000000059

第59章 “楼兰美女”之谜

本世纪70年代末,新疆考古队于古楼兰国属地,发掘出一具3800年前的完整女尸。因该女正当青春妙龄,比安卧在马王堆楠木棺材里的那位汉代老太太起码年轻40岁,于是,便有人在报纸上大做文章,称她是一个风姿绰约的“睡美人”一一“高挑个儿,浓眉秀目,睫毛密而长,楚楚动人的鹅蛋脸,鼻梁高窄,鼻尖锐俏,黄褐色的蓬松长发,散披在肩后……她睡得好香,似乎在做着一个甜甜的梦。她躺在罗布泊沙海的深处,如同酣睡在一张金黄而松软的大波斯地毯上……”将这样一个从黄沙堆里扒出来的“尤物”,形容得活灵活现!

这便是轰动一时的考古界奇迹一—“楼兰美女”。

1980年夏天,我去新疆深人生活,搜集剧本创作素材,住在乌鲁木齐市。偶然从自治区文化局获悉,那个令人神往的“楼兰美女”,已在考古专家的严密保护下,平安运抵乌市。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而对这样一个差不多与殷纣王的爱妃苏妲己同一世纪的古代美女,谁不想先睹为快,一饱眼福!

我带着组织介绍信,兴冲冲前往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物馆进行交涉,能否破例允许“远方的客人”一睹“楼兰美女”的芳容?

博物馆同志以应有的礼貌,婉言谢绝说:楼兰美女下车伊始,现住本馆特设卧室,尚待从容梳妆打扮,做一系列与观众见面前的准备工作,故对任何外宾、游客,一律不予接待……云云。

哦!美人没有见着,却碰了一鼻子灰!

没奈何,我只好在其他展室中胡乱遛达,看一看石斧骨针,锈刀断箭,坛坛罐罐之类的文物,意兴索然。

正在这时,有博物馆一工作人员,手执半导体话筒,以不容置辩的口气宣布说,奉上级领导命令,所有观众即速全部离开展室,本馆另有重要接待任务……如此这般,大喇叭一连喊了三遍。

中国人一向善于唯命是从。既然官方下了逐客令,焉有赖着不走之理?当约莫一二十位观众正准备自认倒霉、扫兴而归时,不料,竟有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小伙子,大声提出抗议:咱们都是花钱购了门票的,只看了半拉,干吗要轰咱们出去?

小伙子与大喇叭互不相让,吵得不可开交。

这时候,又来了一位态度比较温和的干部模样的人,问明原因,遂说,先别让观众退场,我去请示一下。少顷,他回来说,诸位都别走了,大家一块儿看吧。

紧张气氛,立即解除,展厅中顿时活跃起来。接着,传来杂沓皮鞋声,一伙衣冠楚楚、满面春风的贵宾光临展厅。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干部,头顶毛发已脱,看样子像个大官。因为不便打听其姓名身份,我们就叫他“秃顶首长”吧。

秃顶首长敞开外衣,缓步展厅,态度很是随便。他边看边议边问,有时提出一个出人意外的问题,常使那些簇拥在他身边的陪同参观的地方官员张口结舌,回答不上来。

“嗯,历史上的西域境内,有那么多王国,不知有没有汉人当过国王的?”秃顶首长说,似乎在虚心求教,又仿佛有意考问。

大眼瞪小眼,周围一片沉默……

“有哇!”我忍不住插嘴回答说,“建国于吐鲁番的高昌国国王麴嘉,还是我的同乡呢。”

“噢!你是?”

“我在兰州工作。”

“有意思!”他满面笑容地说,“那么,你就给咱们讲讲你那位贵为国王的老乡亲吧!”

我说,在西方世界的救世主~耶稣还没有降生之前,吐鲁番盆地就是汉朝远征军的屯田区域一一就像现在的生产建设兵团一样,有大批戍卒和内地移民,在这片土地上进行开发。我说,我的同乡麴嘉,是甘肃榆中人。他在公元五世纪末,被国人拥戴为高昌国国王,传了一百四十余年,比元朝封为高昌王的畏兀儿首领纽林的斤早了整整八个世纪……

秃顶首长大悦,连声称赞我“有学问”,还亲切地拍着我的肩膀,请我“多多赐教”……

我趁机将话题一转,提起了“楼兰美女”……

“哦!”秃顶首长惊奇地说,“我们也去看看这个楼兰美女!”

陪同的官员一听,立即吩咐打开库房,并通知有关专家进行讲解。秃顶首长叫我同去参观。

我终于亲眼见到了“楼兰美女”!

然而,休说她“风姿绰约”,再莫提“睡态香甜”……她毕竞是掩埋在沙土底下达数千年之久的一具僵尸。发黑起皱的干皮,包裹在弯曲蜷缩的骨头架子上。眼窝枯陷,牙齿外露。一头乱蓬蓬的毛发里,据介绍还爬满了虮子、虱子遗憾吗?不!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才是真实的“楼兰木乃伊”。她也许有很高的历史考古价值,但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