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狂人痴语——与虚空的对话
34581500000041

第41章 再好的策略也得用在恰当的时机

我:《2014中国成语大会》落下了帷幕,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可谓龙争虎斗、精彩绝伦,这其中既有霸气争锋,也有幽默搞笑,既表现了选手们的知识积累,更展示了选手们的个人风采。

布丁:正如你所说,在比赛过程中的精彩对决不可胜数,但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决赛第九场败组车轮战最后吕继北、赵婕荃组合与徐源、邢正组合对阵时的“洋洋大观”。

我:哦?

布丁:第一场决赛时,衣衣曾经谈过选手王刚在双音节对抗时采用了“赌他这一轮猜不出来”的策略却导致失败。

衣衣:对,我是说过,但是我要再次申明,策略没有问题,是选手用的不恰当。在第二场决赛时,赵婕荃也用了这个策略,当时她还是和徐源搭档,题面是“有闻必录”,她用的就非常成功。

布丁:没错,第一场那次衣衣已经做过解释,第二场那次毕淑敏老师也做了点评,我就不再赘述了,但是你知不知道用这个策略要想成功必须有两个要素?

我:什么要素?

衣衣:首先,题目确实没办法用一个两字词概括出来,但同时这个题目必须可以用两个两字词表达出来。

我:没明白。

衣衣:如果两个字就可以概括出来,那你就应该直奔主题,否则岂不是把机会拱手让人?

我:这个我明白。

衣衣:可是如果需要用到两组以上的词才能表达清楚,你也不能用这个策略,必须要用三个词的时候你只能规规矩矩的去描述,这谈不上什么策略,要用到更多的词的时候当然更是如此,你要知道,用的词越多其实引发歧义的可能性越高,这时候还用这种“后发制人”的策略即便不是自寻死路,也是把主动权送给了对手。

我:所以要用这种策略,遇到的题目就必须是用一个词猜不出来,用两个词一定能猜出来的时候。

衣衣:对,所以第一个要素就是时机。

我:那第二个要素呢?

衣衣:第二个要素是技巧。

我:这里边还有技巧?

衣衣:当然了,这个技巧就是你给出的第一个提示既不能太接近题面,也不能把搭档带跑了。

布衣:王刚那次失败就是第一个提示给的太接近题面,它虽然无法让搭档准确定位于某一个成语,却给了对手足够的信息,这个问题之前衣衣曾经详细的分析过,你应该还记得。

我:嗯。

布丁:我刚才提到的“洋洋大观”这个题目,就是应用“后发制人”策略的一个经典战例。

我:愿闻其详。

布丁:赵婕荃拿到这个词之后考虑了很久,她是无从入手吗?肯定不是,即使她一时没想到可以用“蔚为”来提示“大观”,但是可以提示“洋洋”的词太多了,比如后来邢正用的“洒洒”、或者“得意洋洋”中的“得意”,这都是很常见的成语,她不会想不到的。

我:我注意到在倒计时响起之前,她轻轻地摇了摇头。

布丁:是,你看得很仔细,但那不是她想不到,而是她想到了——她已经想到了,很难用一个词锁定“洋洋大观”,可这时候她如果说出了“洒洒”或者“得意”之类的词锁定“洋洋”,那么当邢正再给出一个提示,以徐源的水平猜出来的概率是极高的——所以她摇了摇头,心里大概在想:这个词不能直给。

衣衣:这就是用“后发制人”策略的最佳时机。

布丁:你知道我最佩服这个小姑娘的是什么吗?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心里也在考虑怎么提示,我甚至可以说我比她更快的意识到不能直奔主题,但是我还没想好用什么词,她已经给出了提示“先手”。虽然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所知不过沧海一粟,但是我敢肯定的说,再也没有比这个更精妙的提示了。

我:你说的太玄了吧?

布丁:一点也不玄。

我:你可以随便提示一个和这个成语无关的词啊?

布丁:万一把搭档的思路带偏了怎么办?

我:那就什么也别说,反正倒计时都响了,放弃好了。

布丁:说实话,我当时想的就是这个办法,什么也不说,等倒计时结束,自动放弃。但是,如果赵婕荃没有说“先手”这个词而是保持沉默,我们也不好判断她是在用策略还是真的没想好,但是她说了这个词之后,至少像我们这些旁观者可以明确知道她的思路。所以,相对于沉默,她说“先手”这个词至少向观众展示了她的聪明和急智,况且这个词还有别的作用。

我:什么作用?这和“洋洋大观”八竿子打不着啊。

布丁:第一个作用是给吕继北以暗示,把自己的思路传达给搭档:这一回合暂时放弃。

我:你还说不玄?吕继北又不是神仙,她怎么知道这个“先手”不是正常提示呢?

布丁:你有没有注意到吕继北稍微沉吟了一下才答“后发制人”?我估计她是在琢磨,“先手”最容易联想到的成语就是“后发制人”,可如果是“后发制人”的话,赵婕荃至于考虑这么久吗?

我:你这哪是估计?你这是瞎猜啊,吕继北是沉吟了一下,但也只是一个正常的思考时间啊,怎么会像你说的那样?双胞胎也未必能这么心有灵犀啊。

布丁:即使这时候吕继北还不知道赵婕荃的想法,可是你有没有看到赵婕荃的反应?每次搭档猜错了,她都是摇头,可是这次却点了点头,而且绝对是个表示肯定的点头。

我:我还是难以相信这么短的时间里,赵婕荃能把自己的想法完整的传达给吕继北,这也太神了。

布丁:即使不能,至少也是个伏笔。

我:好,我姑妄听之。

布丁:如果说吕继北还没有完全领悟到赵婕荃的意思,但邢正却绝对是心知肚明的。

我:为什么?

衣衣:你傻呀,邢正知道题面是什么,怎么可能不明白赵婕荃的意图?

布丁:所以这个词的第二个作用就是向对手明确表示放弃先手。所以除了向观众展示了聪明机智,也让对手——也就是邢正,不好再用类似的方法。

衣衣:当然赵婕荃当时未必想的到这么多,但对邢正来说,肯定是有这个作用的。

布丁:这场对决的精彩也表现在邢正身上,如果说赵婕荃首先展示了智慧,那接下来邢正展示的就是风度。邢正当然知道赵婕荃所说的“先手”与答案本身完全没有关系,也不难了解赵婕荃的用意,这时候他怎么办?他可以也胡乱说一个词,或者保持沉默,把球再踢回去。如果他真的这样做,大家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是赵婕荃先做的初一,那他邢正有样学样做个十五又能怎么样?

衣衣: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了,恐怕赵婕荃也不好意思再来这么一下,那么他和徐源的胜率就高了。

布丁:可是面对两个女孩子,邢正这个爷们儿没有这么做,他规规矩矩的提示了“洒洒”。

我:或许他根本没想那么多,只是聚精会神的在考虑自己该提示什么,所以到了该他说话的时候他就说了自己想好的词而已。

布丁:当然,我既不是能掐会算,也没有去向邢正本人求证,但是让你说,以邢正的水平和聪明,他会想不到赵婕荃放弃先手,就是因为“洋洋大观”这个成语在第二个词上猜出来的可能性太高了吗?

我:别让我说,还是你接着说吧。

布丁:果不其然,“洒洒”这个提示让徐源锁定了“洋洋”这个词,他猜的是“洋洋自得”。

衣衣:猜“得意洋洋”、“洋洋得意”都靠谱,正如前面所分析的,谁也没法通过一个词命中相对较偏的“洋洋大观”。

布丁:在邢正提示“洒洒”后,赵婕荃和吕继北有一个交流,前者以目示意,后者点了点头,顺便感谢一下节目组的摄像和剪辑,为我们保留了这些细节。

衣衣:如果之前吕继北还不一定完全明了赵婕荃的意思,那么到现在她应该已经可以确定,“先手”这个词和答案没有联系,而“洒洒”却和答案直接相关。

布丁:“先手”这个词是提示搭档“后发制人”,既然是后发制人,那就要注意对手是如何出招的,就算没有起到这个作用,至少也不会把搭档的思路带偏。所以当答题权回到她们手里的时候,赵婕荃用“看到”提示“观”字,吕继北相当有把握的答出了“洋洋大观”。

我:真的假的?让你们说的像暗战似的,你们又不是她俩肚里的蛔虫。

衣衣:布丁不是说了吗?他不是能掐会算,也没法求证,实际情况到底是怎样,除了当事人谁也无法确切知道,但是你不能不承认他的推断是有道理的吧?

我:多少有点。

布丁:更重要的是,如果你用我这种眼光去看,是不是显得比赛更加精彩?

我:这倒不假,原本我也觉得挺精彩的,但是如果你的推测是真的,那真不是精彩而是惊艳了,真有点决战紫禁之巅的意思了。

布丁:如果说叶孤城和西门吹雪争的是一剑之高下,那这四大高手、两强组合,带给我们的则是智慧和风度的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