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狂人痴语——与虚空的对话
34581500000042

第42章 无论做事还是做人,内涵才是最重要的

2015年11月20日,《2015中国成语大会》决赛第一场。

我:经过漫长地等待,在将近一年半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第二季《中国成语大会》。

布丁:本季《成语大会》不像第一季那样先以“队”为单位,最后以“个人”为单位,而是从头到尾都以“组合”为单位,这种固定的搭档让两位选手之间的默契度更高,加之本季《成语大会》给了选手们更多的备战时间,所以能给我们带来更为精彩的比赛是可以预期的。

衣衣:如果说第一季《成语大会》是在探索与积累,那经过一年多的精益求精之后,本届《成语大会》从赛制方面也更加完善。例如比赛阶段形成固定,第一轮是主题六词、第二轮是双音节、第三轮是限时冲高、第四轮是抢答对抗、第五轮是点球大战,这样可以让选手们有的放矢的进行安排,最大限度的扬长避短。

布丁:主题六词是在原来的目标计时对抗赛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出题范围,虽然只是个小小的改动,但其实等于给了选手一定的思路,原本应该可以让选手们更迅速地猜出答案,但可惜的是这一点没有被选手们好好利用。

我:本季的选手组成也和第一季不同,第一季选手来自各行各业,而本季选手却只有两个阵营:高校阵营和作家阵营。

布丁:第一季中表现出色的选手绝大部分都是在校生,这可能给个节目组一定的影响,事实上我也觉得大部分人的巅峰时代是在高校期间,这个时间段的人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而且反应速度也在最佳状态,还有共同的生活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

衣衣: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即使是以写作为职业的作家群体也基本成了陪衬,不是说他们的知识不够渊博,而是真的有点“廉颇老矣”。

布丁:唉,记得第一季中也是年龄偏大的选手先败下阵来,没想到这次又是这样,即使一些大神级的人物也不例外。比如本场中出战的天使奥斯卡,我看过他的小说,相当有功底的,其实他也很年轻;他的搭档月关更是一等一的大神,可就是这样的组合,不但铩羽而归,而且输的极惨。

衣衣:月关确实当的起大神的称号,虽然他的小说太“种马”,但他的学识是毋庸置疑的,我想这固然是因为年龄偏大,反应较慢,更重要的还是作家组合毕竟天南地北的凑到一起,其默契程度是可以想见的。

布丁:是啊,月王爷遇到“酒逢知己”要那么久才想到“千杯少”,而“之乎者也”那道题,我记得在他的小说《步步生莲》中好像还有提到过的。

衣衣:反观高校阵营,那就真是如日方中,首先出场的『瞻星揆地』就先来了个开门红,虽然败给了作家组合『野草狂潮』,但用“南京”提示“龙盘虎踞”、用“兵家”提示“必争之地”、用“稳扎稳打”提示“步步为营”都可圈可点。

我:田地用“AAXX”来提示“步步为营”中的叠词,也算颇有创意。

布丁:应该不是他们的首创,而且“AAXX”也不如其他选手“AABC”更准确,比如关熙潮提示“半信半疑”用“ABAC”表示这个成语中一三字相同二四字不同。

我: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本季的选手备战更为充分,像用这种“ABAC”来表示叠词或同字,还有用“小伙伴”指代“人”字等等,基本上成了选手们的标配。

衣衣:他们这一场有个疑似误判,『野草狂潮』主题六词的时候第一个成语“顾虑重重”,关熙潮先答“忧心忡忡”、再答“顾虑忧忧”,最后似乎还是顺着这个思路答的“顾虑忡忡”,而不是二声的“重重”。幸好这一局他们输了,没有影响到比赛结果。

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总的来说还是瑕不掩瑜。

衣衣:是的,除了赛制的完善和选手的默契外,主持人张腾岳也变得更为自然,他和郦波“沧老师”的互动也为整个的比赛过程增色不少。

布丁:在第一季最后,我曾经说过郦波老师多次在节目中提到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而本场蒙曼老师在点评“闭门思过”这个词的时候提到了儒家的“慎独”精神,说明节目组并没有仅仅从节目的娱乐层面着力,节目的文化内涵依然保持了很高的水准,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本场最为出彩的当然是『灵赵菡芮』,在第一场比赛中居然就一举打破了上一季“90秒限时冲高”的纪录,取得了90秒14个词的成绩。

衣衣:这才是她们应有的水平,但是她们刚出场的时候好像还是有点拘束,虽然本场“主题六词”的记录也是她们创造的1分8秒6,但这个成绩显然没有表现出她们的真正实力。

布丁:第一次出场怎么也会有点紧张,韩焕还好,主要是牛芮,在双音节猜“壮志凌云”时,提示词已经出现了“豪情”之后,她还猜“豪情壮志”,让人有点遗憾。

我:但最让人遗憾的是『岂曰无衣』,月关和天使奥斯卡虽然是大神,但说实话他们俩被淘汰真没什么可说的,而『岂曰无衣』这两位选手就不同了。

衣衣:如果说月关他俩是年龄偏大造成的反应有点慢,那这对来自四川大学的“姐妹花”则是因为太年轻了,临场经验稍嫌不足。在常规赛第四轮抢答对抗的时候,“呕心沥血”那个词本来有机会让他们扳回一局的,但是不知为什么没有及时作答,我都看到他们猜出来了,三次抢答机会呢,先答一次怕什么。

我:最后夺位赛的时候更冤,“涓滴归公”这个成语都已经猜出“涓滴”来了,本来有机会猜出来的,可听到倒计时响起,刘静伊有点着急,她让王俊淇用犯规战术过掉了这个词,结果也没来得及猜出下一个词时间就到了。

布丁:就是这次犯规,让他们无缘晋级,『汉白玉』最后的成绩和他们一样,只是少了一次犯规。

【成语小知识】

百无一用:这个成语的出处是清代的黄景仁写的一首诗《杂感》,其中有“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一联。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个成语是形容一个人什么用处都没有,也都知道“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其实这句话虽然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自己这种读书人的自嘲,但同时它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黄景仁,字汉镛,少年时便以诗闻名,后来和王昙并称“二仲”,是“毗陵七子”之一。但他的家境非常贫寒,四岁丧父,自幼随祖父母生活,十一二岁的时候祖父母又相继去世,一生都穷困潦倒。一直到乾隆四十六年的时候他才当了个县丞,可此时距他去世只不过还有两年。了解了作者的经历,再来看这句“百无一用是书生”,我们会发现其实这句诗更多的是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