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狂人痴语——与虚空的对话
34581500000031

第31章 旁观者未必清,当局者未必迷

2014年5月9日,《2014中国成语大会》第三场。

我:感觉这一场比赛选手们已经渐入佳境。

布丁:“渐入佳境”这个成语曾在比赛中出现,在“目标计时对抗”『国风』队的黄扬、叶妙玉组合对阵『春秋』队的单计环、陈江宇的时候。

衣衣:在之前的比赛中黄扬、叶妙玉组合表现一般,在这场比赛中也算的上是“渐入佳境”吧。

布丁:但是也暴露了这个组合的隐忧。

我:什么隐忧?

布丁:地区性文化差异。叶妙玉是来自台湾,而大陆和台湾地区的文化差异导致他们在配合中还不是太默契,比如他们在比赛中遇到第一个题目“奇装异服”。

衣衣:对,我非常赞同你这个说法,“奇装异服”这个词也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这个词是写在校规里的,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虽然叶妙玉对这个词的描述也不能说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文化差异还是体现的很明显,我想如果是大陆选手肯定不会这么描述的。

布丁:这种从小就已经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是很难在短期内改变的,所以我说他们这个组合前途堪忧。

衣衣:如果说他们“渐入佳境”还有些勉强的话,那这个词用来形容和他们对阵的单计环、陈江宇则绝对恰如其分。倒不是说他们在这一场表现的比其他选手都好,而是说他们的状态。

我:对,尤其是陈江宇,“小宇宙”已经濒临起爆点了。

布丁:随着选手们进入状态,节目的文化性和娱乐性也在相应的提升,比如猜赵婕荃、徐源组合猜“匹夫有责”提示“天下兴亡”、单计环、陈江宇组合猜“寿比南山”提示“福如东海”、李欣妮、尹婷苑猜“青梅竹马”提示“两小无猜”,这不仅展示了选手的水平,同时让观众也看得非常舒服。

衣衣: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我们也可以说,题目的难易程度真的不好评价,有的成语可以提典故、出处、上下句等等,但是有的词它没有这种属性或者有这种属性但是不具备唯一性,例如本场比赛中有一个成语“取而代之”,我一看到马上就想到“项羽”,但是反过来要从“项羽”想到“取而代之”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提示“项羽看到秦始皇的时候说了什么”,我估计也未必能马上想到。

我:确实有的词解释起来是比较麻烦,还要注意避字。

布丁:正因如此,当遇到那种有典故、有上下句的题目时,我们更恨不得选手都能想到。比如唐锐、王芗远猜“滥竽充数”的时候忘了“南郭先生”、黄扬、叶妙玉猜“身不由己”的时候忘了“人在江湖”、张奇、肖梓晗猜“擒贼擒王”时忘了“射人射马”、高瀛、权春燕猜“良药苦口”时忘了“忠言逆耳”和“利于病”等等,虽然有的词猜的很快,但难免让人觉得意犹未尽。

衣衣:你是旁观者清。

我:但是当局者未必迷。

衣衣:什么意思?

我:我们处于观战者的地位,根本无法了解选手在场上时那种紧张和压力,所以我觉得……

布丁:所以你觉得说我们旁观者清虽然不错,可是如果说选手们当局者迷就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了。

我:呵呵。

布丁:你不用不好意思,因为我也是这么想的。而且不仅仅是在比赛场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如此。有的时候有的人做的事让你难以理解,这其实只不过因为你没有处在他的位置上,换了你在他的位置上,很可能还不如人家高明呢。

我:所以我也借此机会提醒大家,在与家人、朋友、同学同事相处时,不要总是想当然的按自己的思路去指责别人,每个人所处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同,很多时候并没有什么对错之分。

衣衣:有的时候正因为你没处在人家的位置上,人家看到的你没看到,所以当你说人家迷的时候,其实你比人家更迷。

我:是的。

衣衣:本场最精彩的环节当然还是双音节同题对抗赛,尤其单计环、陈江宇组合用“知否”提示“绿肥红瘦”真的很棒。

我:还有李凡、达吾力江组合通过提示词“女人”猜到“风姿绰约”、邢正、何欣航用“十三”来提示“豆蔻年华”。

布丁:李凡、达吾力江那个太过诡异,和女人相关的成语那么多,居然一击即中。

衣衣:心有灵犀啊。

布丁:这太不科学了,我不能置评。

我:本场淘汰的选手是『春秋』队的唐锐、王芗远组合与『尔雅』队的李欣妮、尹婷苑组合,二位有什么看法。

布丁:我特别喜欢王芗远,才15岁的一个男孩,真想看到他更多的表现。

衣衣:我对这两个组合的淘汰也很遗憾,前两场淘汰的那四个组合有明显的失误,而本场淘汰的两个组合运气不好的成份相对更多一些。当然并不是说他们不存在问题,谁也不是万事通,只是觉得……怎么说呢,不太好表达。

布丁:我也有同感,比如第一场的朱磊、王刚组合败于轻敌、第二场的谢晓波、潘永强太没有默契,而王芗远他们四个人没有明显表现出这方面的问题。

衣衣:而且最后关头,王帆、唐蕊表现的太稳定了。

我:对,尤其是王帆,她上场之前紧握双手,应该也挺紧张的,但是一进入比赛马上就很镇定,“女王范”初显。

布丁:另外本场比赛有两个小Bug,一个是双音节时猜“祸福相倚”这个词时,王芗远第一个提示词“休戚”,被字幕组误作“修葺”。

衣衣:对,当时“修葺”这两个字把我也带跑偏了,第二个提示词“丢马”出来后我马上想到了“塞翁失马”,但就是因为想不到和“修葺”有什么关系,所以没能及时猜到答案。

布丁:另一个小Bug也和王芗远有关,在最后的淘汰环节,有一个题目是“绝无仅有”,他给的提示“独一无二”其实是犯规了,不过没判。

我:反正也没影响比赛结果。

布丁:我也觉得是有点吹毛求疵了。

我:应该说爱深责切,这多有人情味啊。

衣衣:要说人情味,我觉得最后选手淘汰时,主持人也比之前干巴巴的宣布“你们的脚步到这里为止了”要有人情味的多了。

【成语小知识】

哀兵必胜:本场比赛中毕淑敏老师讲到“哀兵”是指正义的一方,在有的词典中也确实是这样解释的。但这并不是“哀兵”的本意,它的本意是指“悲愤”。由此而引申出“抱着必死的信念”、“不怕牺牲”等内涵。一般来说,这种情绪的产生一定是在正义的一方,欺负人的人还有什么可悲愤的?但这毕竟不能直接和“正义”划等号。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法两军曾在法国东北部的凡尔登大战,史称“凡尔登战役”,虽然作为侵略方的德国最终没有胜利,但是另一方的法军情况更糟,在这场著名的战役中双方伤亡近百万,残酷的战斗带来的心理影响差点使法军全线叛变,虽然叛变没有真正发生,但是法军士兵拒绝主动进攻,只在碉堡、战壕中被动防御。虽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被定义为“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但以“凡尔登战役”而言,保卫国土的法军和侵略者德军相比应该更正义一些,可是我们能说这样的法军是“哀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