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狂人痴语——与虚空的对话
34581500000030

第30章 只要规则允许,就不该受到指责

2014年5月2日,《2014中国成语大会》决赛第二场。

我:本场开始,主持人向两位嘉宾提了个问题,像“人艰不拆”、“累觉不爱”、“普大喜奔”等网络短语能否算作成语,对此你们两位怎么看?

衣衣:成语的定义是: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沿习使用的固定短语。其中包含两个要素,一是长期沿用,二是词语固定,这些网络上比较流行的短语它基本上是固定的,也表达了相对应的意思,那么它所缺少的就是时间的检验。所以正如郦波老师所说,如果这些短语能够长时间的传承,将来也许会成为成语。

布丁:但那仅仅是形式,是四个字就可以了吗?“你吃了吗?”也是四个字,其对应的意思非常明确,而且流传的时间也足够长了吧?你能说它是成语吗?

我:我竟无言以对……

布丁:成语的定义只是定义了成语的形式,但是成语真正的精髓是其背后的传统文化,固然成语中也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民间短语,但更多的还是从历史典故或者文学作品中凝炼出来的。成语的所代表的文化含义是很难像数学定理似的去简单定义,但绝不是简单的堆砌,从任何一个句子里拿出四个字来一凑就算齐活了。

我:确实,成语相对于普通的“四字词”或者“四字短语”,是有一种难以言表的东西在里面。

布丁:当然,我并不反对郦波老师的话,我估计郦波老师只不过是表达的比较含蓄,以我看来这些词根本就不可能长期传承下去。

我:这一点我同意,每年网络上都有不少热词出现,可是它们消失的速度基本上和它们的流传速度是一样的。

布丁:我个人实际上是比较反感这种毫无意义的“人来疯”式的所谓“流行语”,比如最近很流行的“蓝瘦”、“香菇”简直无聊透顶,我真担心这样下去,汉字之美、汉文化之美都让这些无聊的人、无聊的词给败坏了。

衣衣:那只说明你老了。

布丁:对,就是因为我老了,才看不了你们这些不学无术的小年轻败坏祖宗留下的好东西。

衣衣:我怎么不学无术了?

我:行了行了,二位,怨我怨我,咱还是书归正传好不好?

衣衣:不行!非得让他说清楚我怎么不学无术了。

我:说实话我还真没见过布丁这么生气,衣衣你别介了,你不学有术还不行吗?

衣衣:这还差不多……什么叫不学有术,合着我还是不学呗。

我:快说《成语大会》吧。你们俩一会儿找没人地方去单说——布丁,你自求多福吧。

衣衣:你俩都不是好东西。

布丁:好好好,我们不是,不是。

我:对于本场比赛二位有什么要说的。

布丁:就比赛而言,在这一场中选手们还是没有发挥出最好的水平,相对于上一场比赛甚至可以说不进反退。第一轮“目标计时对抗”从上一场的三局两胜改为一局定输赢,这可能给选手带来了更大的心理压力,『春秋』、『尔雅』和『国风』三个队共有九组选手出战这一环节,共对战八个回合,其中就有六组次因为犯规而失败,五组次的成绩超过两分钟,另外五组次的成绩也都在一分钟以上。

衣衣:不过『春秋』队的陈默金、吕继北组合还是可圈可点的,尤其是陈默金,在描述前五个词的时候都不错。

我:尤其是描述“水涨船高”的时候说“工资涨了物价也上去了”。

衣衣:可惜在最后一个词连续两次犯规。

布丁:而且就是因为他们两次犯规,还导致了『国风』队的谢晓波、潘永强那个五分多钟的成绩。

衣衣:我觉得这件事有必要说一下,『春秋』队的陈默金、吕继北两次犯规后成绩取消,这时候轮到『国风』队的谢晓波、潘永强,第一个次“屡见不鲜”就花了两分钟左右,而且最终没有猜出来。

我:就像主持人张腾岳和郦波老师之后所说的一样,这一轮潘永强的描述真的让人很不爽。

衣衣:我承认潘永强的描述实在是很差,这在后面的比赛里也能看的出来,在最后的淘汰环节他们首战『尔雅』队的徐悄悄、韩韬组合90秒中只猜对一个词,而且最后潘永强已经完全说不出话来,就干巴巴的等着倒计时结束。

布丁:这可能和这位选手的知识结构有关,他是复旦大学的遗传学博士,相信他本人应该是很牛的,但是国学知识可能是他的短板,在他的描述中,基本没有引用典故或者诗词什么的,而且他在解释成语中的措词也不是普通人最常用的。这让他的搭档很难理解他要表达什么,从而导致他不得不强拆成语逐字解释。

我:而且还有口音问题,他想提示搭档“鲜”这个字的时候,说“形容鱼非常的新……”,本来是想提示“新鲜”,但是在他的口音里“新”这个字实在是更像是“腥”,所以谢晓波就接了个“臭”。这不但没有给搭档启发,反而更带的他离题万里了。

衣衣:你俩把我也带的离题万里了,还是说回对战陈默金、吕继北组合的事。他描述的是很差,但是他采取的策略不该受到指责,当时对手两次犯规成绩作废,他们只要完成六个词就可以获胜,这种情况下,他慢条斯理的解释词语,不使用“过”的机会,完全符合比赛规则。我并不提倡这种做法,但是我也必须指出,既然规则允许,任何人都不应以任何理由给予批评。

布丁:对,应该完善规则,比如说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比赛的,成绩也作废。

我:这不就变成了“限时对抗”了吗?

布丁:我的意思只是说出现了问题首先要考虑完善规则,而不是指责选手利用规则。

衣衣:是的。在比赛过程中,主持人两次提醒选手可以选择“过”掉这个词,第一次可能是纯粹的提醒,但第二次就有点催促的意味了。

布丁:即使没有催促的意味,这也很可能对选手心态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这也没影响比赛结果。

布丁:那是两回事,我是认为,只要比赛在规则之内进行,即使主持人也不该随意干扰。当然,我也并不是说主持人做的不对,之前我们也说过,这不是奥运比赛,这是电视节目,主持人还要为节目的进度和可观赏性负责。

衣衣:所以今天如果咱们要总结一句话,我想说的是:只要规则允许,就不该受到指责。

布丁:我有一点要补充,这一轮比赛完成后,毕淑敏老师建议潘永强“合理利用规则,该过的时候就过”,这时候潘永强打断了她的话,解释了自己的想法。虽然我们认为潘永强按自己的策略进行比赛无可厚非,但是这时候他打断毕老师的话确实是很不礼貌的,怎么说毕老师也算是师长。

我:难得的是毕老师没有纠缠这个问题,被打断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悦。

衣衣:这也是我喜欢这个节目的原因之一,每位嘉宾都表现出了应有的风度。

布丁:还有一点,解晓波、潘永强组合最终被淘汰,虽然主要责任在潘永强身上,但是谢晓波也要负一点责任。

衣衣:对,他应该主动提出并坚持和潘永强交换角色,潘永强的描述是不成功的,这在前面已经表现的很清楚,在最后一战的时候他们无论如何也应该交换一下试试。

布丁:我也是这么觉得,当然,选手背后有什么故事我们不得而知,或许我们只是管中窥豹,只知其一。

衣衣:本场另一组被淘汰的选手是同样来自『国风』队的张铭欣、米雪组合,这两位选手出场时间太短,没有表现出什么亮点,但是90秒猜五个词的成绩也并不是太差,被淘汰也是有些运气成份吧。

布丁:你们有没有注意,本场淘汰的两组选手还是年龄大的。

我:我们不像你光注意这个,我倒是有一点疑问,双音节猜“秉烛待旦”这个词的时候,张铭欣提示“洞房”是什么意思?

布丁:我也摸不着头绪。

衣衣:会不会是想通过“洞房花烛夜”提示“烛”字?

布丁:……这个弯可绕大了吧?

我:呵呵,我们今天的讨论就到此为止吧?

布丁、衣衣:好的。

【成语小知识】

墨守成规:在本期的节目中,提到了“墨守成规”这个成语,郦波老师谈到这个词的出处和墨子有关,但是没有详解。这个成语在今天的意思主要是讲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是个贬义词。但其实最初它可是个褒义词,主要是赞扬墨家的守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只要按要既定的规则程序就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