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明月晓梦
31041800000050

第50章 平安被擒,建文国破

8月末,平安从真定对北京发动一次胜利的反击,迫使燕王又一次回师北上。但是,平安和他的僚属们在10日末又被遏阻,燕王则在11月底回到了北京。

与此同时,朱允炆也下令从朝鲜输入战马,想以此增强它的战斗力。

1402年1月,燕王离开他的封国,开始对南京发动一次新攻势。

他听了给他当间谍的皇帝宫内太监们的劝告,绕过了运河沿岸、安徽和南直隶的淮河沿岸的设防堡垒,集中进攻那些防御甚差的城市和县。

朱棣绕过德州,渡过了黄河,并在一个月之内拿下了山东西北部的几个咽喉据点,完全切断朱允炆大军通往北方的供应线。

朱允炆马上派已故徐达将军的长子、同时又是燕王妃的兄弟****祖带兵增援山东,但是他没有能够挡住燕王的军队。

燕王一直南进,在3月3日拿下了南直隶西北部的徐州。

这时,朝廷的军队从北京地区和德州撤回,想保住南京畿辅地区。

1402年4月初,燕王进入安徽北部的宿州,连破何福、平安师。

但是,5月23日燕王在安徽灵壁南面的祁门山受到严重挫折,被****祖所率的优势兵力打败。

燕王在这次战事失利中幸免于难,在5天以后,他利用****祖突然被召回和援军到来的机会,对在灵壁驻兵的平安发动突袭,拿获了平安本人和其他几个重要将官。

燕王军队擒获平安,大家都万分高兴,拿下这个大威胁,睡觉都可以缓口气了。

朱允炆得知此事,大惊不已,急宣庆城郡主来见,庆城郡主带着妙锦急忙进宫。

路上妙锦着急问郡主:“平安到底怎么样了?”

郡主道:“此刻被四哥生擒,恐怕生不如死。以我对四哥的了解,定是凶多吉少了。”

忽然妙锦愣在原地,半响说不出话来。

听闻朱棣大胜,内心应该为他的胜利高兴才是,而此刻自己的内心究竟是怎么了?为什么如此担忧朱允炆和他的这些臣子?为什么自己的内心竟然连自己也琢磨不透?

郡主进宫后,朱允炆立即商议求和计策,次日庆成郡主便带着妙锦快马加鞭赶至燕师乞求割地求和,不曾想朱棣态度如此坚决,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就被拒绝了。

庆城郡主失落的回来,第一次和气的对妙锦说到:“这次本宫求你,就帮帮圣上求求四哥罢兵讲和好不好?”

妙锦忽然流着泪道:“若是殿下志在求和,恐怕也不会起兵打仗了。如今郡主的话,殿下亦不肯听,可知殿下心意已决。恐怕这天下易主,不过是片刻间的事了!”

郡主听完,愤怒的打了妙锦一巴掌:“我不许你这么说!”

妙锦倒地,嘴角溢出血丝,郡主突然也伏地痛哭起来。

妙锦想去看看殿下,郡主忽然哭着拉住妙锦并恶狠狠的说道:“不许走!既然四哥要抢走圣上最宝贵的东西,那我便让四哥这辈子都想着你念着你却也得不到你!”

妙锦无奈,遂求郡主帮忙打探平安的消息,郡主松口说道:“我会想办法得到平安的消息,但是从今以后,你不能再以女子装扮,必须披着斗篷着男装,让谁也认不出你来。”妙锦无奈只好照办。

郡主探知平安还活着,妙锦心里稍微松了一口气,于是谏言郡主赶快回到应天提前准备好后路。郡主遂带着妙锦又匆匆赶回应天。

6月7日朱棣攻破了淮河上盛庸的防线,并在绕过了淮河附近的凤阳和运河上的淮安这两座坚固设防城市之后,以闪电的速度直下淮河,于6月17日攻占了扬州。

7月1日,燕王的部队被盛庸的水军挡在南京对岸的浦子口。

两天以后,指挥长江舟师的都督佥事陈瑄叛投燕王,因此燕王的军队有了渡过长江的船只。他们马上过了江,未遇抵抗地直抵南京城郊。

此前,朱允炆曾经把他的军队从北方召还,并纠集南京附近的新兵来保卫京师,但是朝廷的政策迄至最后一刻也没有定下来。

6月20日被召回的齐泰和黄子澄力主不惜一切代价保卫京师,李景隆和茹瑺则倾向于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7月9日,皇帝派李景隆和洪武帝的第19子朱橞到南京城外的龙潭向燕王提出议和,他们回来报告说谈判失败。

妙锦得知谈判失败将意味着朱棣不日便要入城,此时内心没有重逢的喜悦,反而是着急万分。

想到野史流传着朱允炆得袈裟伪装逃出,遂决心进皇宫寻找密道。

庆城郡主得知妙锦心意,立刻带妙锦进宫。妙锦拿了郡主的令牌在皇宫行走自由,遂抓紧时间仔细寻找密道。

按着历史记载和自己推断的可能地方,妙锦终于在偏殿找到一处机关。

正当妙锦满怀欣喜的准备打开机关,却被人从后面当头一下打晕了过去。

这位婢女把倒下的妙锦捆了起来,放置暗格。

次日,那女子打开暗格,来给妙锦送吃的。

妙锦看到眼前蒙着脸的女子,遂央求打开嘴巴上的布条,那女子放开后便询问妙锦:“快说,你鬼鬼祟祟是来作什么的?”

妙锦觉得这女子在此守候定有异样,于是央求道:“好姐姐,好妹妹,我求求你快放了我。如果你是燕王派来的,你就直接把我交给燕王处置好了,是生是死我毫无怨言。如果你不是燕王派来的,求你赶紧放了我,这可是事关圣上生死安危时刻。”

那女子道:“叫我如何相信你?”

妙锦忽然想到郡主的令牌便说道:“你到我腰间拿出令牌看一下,这是郡主亲自给我的令牌。你长期呆在宫中,这令牌岂能有假?”

那女子拿了妙锦腰间的令牌仔细看了一下,果然不假。但是光从一个令牌,岂能分辨出她说的真假。

于是说道:“这令牌固然不假,可是谁知道你的令牌是怎么来的?说不定是从郡主那里偷来的也未可知?要等我去辩明真假才能放了你。”妙锦见这女子如此警觉,只好另想他法。

妙锦决定赌一把,遂问道:“姑娘是忠心与陛下之人么?”

那姑娘道:“身为陛下的人,奴婢自当是忠于陛下的。”

妙锦遂说道:“姑娘即是忠于陛下之人,如今陛下有难,姑娘又如何阻拦我救陛下?”

那姑娘忽然问道:“如今宫内一切正常,刺客进不了宫,叛军夺不了位,陛下又有何危险?”

妙锦道:“虽然眼前安宁如常,姑娘可知山雨欲来风满楼,过于静谧就是预示着会有更大的灾难降临。眼前燕军虽入不得城内,但陛下的大军却已溃败!江山易位,就在顷刻之间!如果江山易主,一山不容二虎,如今的圣上岂有活路?以燕王的手段,陛下悲惨的下场姑娘可想而知!”

那女子听闻忽然大怒:“闭嘴!大逆不道的话,岂是你一个无名小辈就能妄言的!如今圣上大军驻扎在城内,一切抵抗进行的井然有序!那些谋逆之人又怎能得逞?”

妙锦见实在劝不动那姑娘,于是便说:“姑娘若是还不相信在下的话,那我就于姑娘赌一把。若这几日内,姑娘得到城门大开燕军入城的消息,到时候就请立刻过来放了我,在此之前还恳请姑娘去求庆城郡主提前准备人守候在陛下身旁,防止陛下遭受歹人之手,或者绝望自裁!”

听了这话,那姑娘将信将疑,于是道:“你先吃了饭,我这就去探听消息求证。在此之间还委屈你继续留在这暗格之内!”

妙锦道:“无妨,求姑娘一定要抓紧时间,千万要救下圣上。”那姑娘点点头,起身把妙锦又塞到暗格之中。

妙锦睡了又醒,醒了又睡。不知过了多久,那女子还是没有来放自己。

时间在流逝,妙锦越来越担心,在暗格之中怎么也静不下心来,妙锦使劲挣扎着,累的满头大汗,还是没能解开绳索。

忽然感觉宫外很嘈杂,妙锦心里瞬时凉了半截,难道殿下已经逼宫了?怎么办?朱允炆怎么办?他的命运该如何?妙锦越想越害怕,越想越紧张。

妙锦拼了命挣扎,手腕上勒的都是血痕。忽然挣开了手腕绳索,妙锦又赶紧解开腿脚绳索,扔下口中的布条,起身推开暗格出来。

在暗格关了许久,腿脚有些僵硬,眼睛也见不得光。

妙锦起身刚走一步便重重摔在地上,妙锦在地上趴了片刻,定定身子,然后又起身赶紧朝朱允炆的宫里跑去。

随着李景隆和朱橞的倒戈,城门已经大开,朱棣没有费多大力气便带军直逼皇宫。

得到皇宫失守的消息,大家都慌了神,朱允炆绝望了!难道这就是上天之意?朱允炆忽然痛哭流涕,皇后抱着皇子陪在朱允炆身边,朱允炆哭着说道:“皇后,朕对不起你!如今这大明的江山就这样被逆贼夺了去,朕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啊?”

皇后伏在朱允炆怀里哭着道:“陛下在哪儿臣妾就在哪。此生臣妾定当生死陪着陛下!”

朱允炆擦了擦眼泪道:“朕若是落到朱棣手里,定当被羞辱而死。如今朕若自裁而亡,那朱棣日后就算登上皇位也只能落得个逼死先皇的骂名!”

皇后望着朱允炆道:“臣妾永远相信陛下,愿意生死相随!”

朱允炆感动的使劲搂住马皇后:“此生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两人哭着相依相偎一会儿之后,朱允炆下令焚宫,太监们哭着点了火,皇后抱着皇子从容的在火里等死,朱允炆也准备闭目受死。

这时黄子橙和其他大臣及时赶来救下朱允炆,朱允炆哭着道:“国已亡,家已毁,朕不该还活在这世上!”

黄子橙哭道:“陛下,不可糊涂啊!如今您这一死,大明的江山就真的拱手让给朱棣那逆贼了。此刻臣定当拼死抵抗,陛下一定要活着,只有活着才是对朱棣逆贼的最大威胁!”

朱允炆哭着道:“就算--活--着,也--再--没有---力量和朱棣抗衡了!”

黄子橙劝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殿下只要活着,有朝一日就能再把大明的江山夺回来!”

此时,妙锦气喘吁吁的赶来,看到大火之中倒下的皇后,和跪在朱允炆面前的一堆忠臣。

妙锦冲过去,拉着朱允炆道:“我找了圣祖留下的密道,陛下可以活着出去了!”

黄子橙听闻喜道:“陛下请随姑娘先走,臣来断后。”

这时候,庆城郡主和那戴面纱的女子也一同赶到这里。

听闻方才的话,庆城郡主过来拉住妙锦,然后忽地扑通跪下哭着对妙锦说道:“此前是庆城对不起姑娘,如今庆城知错,庆城恳请姑娘发誓,姑娘此生此世定当誓死追随陛下,并护陛下周全,庆城在这里求姑娘了!”

妙锦拉起郡主道:“郡主起来吧,有话好好说!”

庆城道:“姑娘不发誓,庆城绝不起来!”说着庆城郡主又拿头磕在硬硬的地上,瞬间头破血流,并依然恳求说道:“求姑娘成全!”

妙锦无奈,哭着发誓道:“此生此世---我杜紫菀定当誓死追随陛下!并护陛下周全!”

庆城感动的望着妙锦,妙锦拉庆城郡主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