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明月晓梦
31041800000051

第51章 建文被救,朱棣登位

妙锦带着陛下准备前往密道,庆城郡主说道:“等等!带着玉玺一起走!”

庆城郡主慎重的嘱托妙锦:“玉玺由你保管,本宫相信,你绝不会背叛刚才的誓言!”庆城郡主把玉玺递给妙锦,妙锦接过这玉玺,内心如冰山一般沉重。

妙锦带着玉玺和陛下钦点的几名侍卫一起朝着密道前去,那蒙着面纱的女子也跟在一起。

陛下走后,庆城郡主和黄子橙找了一个太监换上陛下的龙袍,在大火中代替陛下受死。

黄子橙又带人拼死做最后的抵抗,庆城郡主淡定的站在宫墙最高处,流着泪默默看着燕军逐渐攻入宫里。

当朱棣带军攻到最后的宫防时,庆城郡主在城墙上大声对朱棣喊道:“四哥!同是骨肉血亲,你为何要苦苦相逼?”

朱棣听闻,大声回复道:“本王清君侧,顺应天命而为!又有何错?”

庆城郡主哭着说道:“四哥这么做,怎对得起死去的父王?怎对得起因战乱而处于水生火热的百姓?”

朱棣道:“如今--本王很快会结束这一切,百姓依旧会得享盛世安乐!我相信父王英武,也会赞同本王的做法!”

庆城郡主留着泪凄冷一笑,然后飞身跃下城墙,跌落下来那一刻大声喊道:“四哥!庆城永远都不会原谅你!”

朱棣见庆城赴死赶紧喊道:“来人!快去救她!”

几位士兵匆忙赶去,可庆城已经着地,浑身是血。

朱棣赶紧过来查看,发现还有一丝气息,于是道:“来人!带下去抢救,务必救活她!”士兵带着奄奄一息的庆城下去,朱棣继续向着自己心中的胜利挥军前进。

妙锦带着朱允炆逃向密道,可是刚过一个暗门,忽然眼前没路了,正当妙锦着急万分,这时那蒙着面纱的女子忽然过来打开另一个暗门,门内却是一处简陋佛堂。

佛龛下面有一个陈旧的箱子,妙锦赶紧打开箱子里面有一套袈裟和一支木鱼,木鱼的下面有一个锦囊。

妙锦赶紧打开锦囊发现里面是一个简易的地图,地图旁边还有一句话:“不肖子孙,应急之路。”

朱允炆看到字迹,不禁痛哭起来:“皇爷爷,不肖孙儿对不起您啊!”

妙锦赶紧捂住朱允炆的嘴巴道:“陛下切莫大声,小心招来追兵!”

妙锦拿着地图疑惑的问那蒙面纱的女子道:“你是谁?你为何对这里的情况一清二楚?”

那女子揭开面纱道:“我叫景凌云,是先皇钦定的世代守路人,此路只有拿玉玺之人方能得知。”

妙锦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当日探索密道被她困着,就是因为自己不是该知道这条路的人。

妙锦道:“如今既然已经知道路,我们就快点出去。”

景凌云又说:“慢着,先皇有命,只有归入佛门中人才可踏上这条路。”

众人顿时显得为难的看着朱允炆,妙锦主动说道:“这有何难?陛下剃了发,在佛像前磕了头,就算是佛门中人了。”

众人说道:“只是?只是殿下日后复登大位怎么办?”

妙锦说道:“圣祖当年不也是先做了和尚后做的皇帝,如今旧路重走,又有何不可?”众人一听,皆有道理。

于是朱允炆也不反对,妙锦便帮朱允炆剃了发,换了袈裟,端了木鱼,朱允炆虔诚的在佛像面前流着泪磕头致意。

众人也都换了平民百姓的俗家衣服,便一起带着朱允炆朝密道出口走去。

朱允炆跟着妙锦,景凌云等九个人按照地图所示来到鬼门。

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弯着身子出了鬼门,其他八人随之出了鬼门后,就看见一僧人撑着船在此等候。

朱允炆诧异问道:“大师如何得知朕有难?”

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乐观住持,昨夜梦见您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您入观为僧。”

朱允炆听闻伤心道:“皇爷爷---,孙儿有负你老人家所托,致使江山亡付他人之手!”

众人皆涕零劝慰:“陛下,请保重龙体!天要下雨了,我等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吧!”看着渐远的应天府,朱允炆伏地痛哭,妙锦使劲拉着朱允炆离开,朱允炆一步三回头,回头皆泪流。

妙锦十分担心建文旧臣命运,遂把玉玺交付给朱允炆,决定在城内多留几日再走,等得到这些旧臣的下落再去钱塘跟朱允炆汇合。

至此,朱允炆拿着杨应能的身份度牒,11人沿水路由吴兴直达钱塘。

而此时,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

之后,朱棣在礼仪上拒绝了他的支持者们反复劝进之后的几天,于1402年7月17日即皇帝位,但不是继承建文帝的帝位,而是继承太祖高皇帝的帝位。

次日,他下令给建文帝及其家属的遗体安葬,但是,却没有给这位死去的皇帝以谥号。

接着连发了几道文告,把他的登基遍告国内外。1402年剩下的几个月被称为洪武35年。

妙锦独自停留在京城,那日急忙出宫,身上却没有银子,这几日都是在破庙里以天为被地为床的风餐露宿,想到黄子澄、方孝孺和练子宁之事便紧张的寝食难安。

这日妙锦在街上走着,忽然看到眼前的练府,妙锦欣喜走上前敲门。

开门的是一个女子,正是练子宁的女儿琼琼,见到妙锦衣衫褴褛,遂对管家说道:“管家,如今世道混乱,人人都有难处,先给这位公子准备些吃食吧。”

管家遂下去拿来食物,妙锦不顾形象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吃完,妙锦问琼琼:“小姐可是练大人的千金?”

琼琼答道:“小女正是!”

妙锦遂说道:“近日,新皇登基大人可有上朝?”

琼琼警觉道:“朝中之事,小女不便过问,也不可知。”

妙锦遂又说道:“姑娘别怕,我乃是宫中旧人,我叫杜紫菀,乃是女扮男装,不信你看!”说完,妙锦起身,扯开头发,琼琼一看果然是女子。

妙锦拉着琼琼的手说道:“我知练大人刚正不阿,如今新皇登基,恐怕练大人此次在劫难逃。所以便进府劝慰,求大人带着府中家眷离开这是非之地,或能暂保无碍。”

琼琼紧张道:“这?家父有事外出,待家父回府,我定当转告姑娘的话语。”

妙锦点点头:“明日我会再来府中拜见大人。小姐务必谨记,大人切莫进入朝廷,否则练家上下凶多吉少。”琼琼送走妙锦,对妙锦方才的话将信将疑,但内心却有些紧张起来。

朱棣即位后,诸多建文旧臣不愿来朝,朱棣便派人到练府请练子宁上朝,练子宁坚决说道:“皇帝不在,如何上朝?”

来人遂将话回复给朱棣,朱棣沉吟片刻道:“再去请,请到他肯来为止。”侍从遂又来请,子宁依旧不去。内侍再三请求,练子宁态度仍是坚决不变。

于是内侍又回宫复命,朱棣道:“再请,请不来,就绑了来!”

内侍遂再请,子宁依旧不来,遂将练子宁绑缚上朝。

朝堂之上,众臣下跪,子宁拒跪,大义凛然的痛斥朱棣篡权谋位,大逆不道。

朱棣恼羞成怒:“来人,割了他的舌头来!”朱棣语落,侍卫领命过来拔了子宁舌头。

朱棣仍怒道:“我欲效周公辅成王--”未待朱棣说完,子宁闻言,用手伸进口里蘸着鲜红的舌血,在朝殿砖上大大的写着:“成王安在!”

朱棣大怒,下令处以磔尸之刑,长子练成经同死,即刻诛杀练氏族人。

妙锦因有事耽搁,次日未能及时赶到练府,大人走后,妙锦才赶过来。

刚进府就急忙问琼琼:“大人在哪里儿?”

琼琼道:“父亲已被绑缚入朝。”妙锦听闻,两腿发软,扑通倒地。

琼琼问道:“菀姐姐是怎么了?”

妙锦流着泪道:“大人此去,恐怕凶多吉少,练府上下也难逃厄运。”

琼琼着急问道:“姐姐如何得知?”

妙锦说道:“大人性格耿直,忠心不二,又岂肯贪生为永乐皇帝效命?此去必会激怒皇帝,惹来这杀身之祸。”

琼琼遂也万分着急:“怎么办?眼下可是如何?”

妙锦问:“大人入朝多久了?”

琼琼道:“可有一会儿子功夫了,此刻恐怕该下朝了。”

琼琼遂赶紧找来宣童商议,并命众家仆遂收拾金银细软,以备后路。

府中众人刚开始收拾,宫中便派执刑人前来诛杀练家一族。

顿时场面一片混乱,逃跑者四处乱窜,反抗者格杀勿乱,院中鲜血四溅。

成经的妻子抱着孩子在慌乱奔跑中后背挨了一刀,妙锦奋死抵抗抢来孩子一把抱到怀里,夺了一匹马,遂策马狂奔出去。宣童也奋力杀出一条生路,逃了出去。

只是琼琼被困,与众女眷皆充为官奴。练家上下,整整151人被诛杀,被放戍边的亲属371人,练子宁的家乡金川龙镇东坊四图练家村四百八十户人家惨遭横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