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人都能成功(智慧生存丛书)
2751000000068

第68章 林圣雄的所图

毫无疑问,谁办企业都是为了挣钱,说得多么高尚,也离不开一个钱字。这个观念已经打入每个人的大脑深处,牢固又牢固。

可是,林圣雄办企业是不是为了挣钱呢?这个问题真是不好回答。暂且不去追根究底,我们看看他挣钱在做些什么。

1997年初春的一个上午,浙江平阳碧源村希望小学开工仪式,一阵锣鼓响过之后,林圣雄铲起了第一锹土。

在他身后的那片空地上,不久将矗立起一座学校,使村里的孩子们能走进教室。

在挥锹铲土的那个瞬间,林圣雄的心中涌出满腔爱意,无限欣慰。因为这所学校是他捐建的。

他为什么要捐建学校?

1991年春节前,林圣雄乘飞机回老家。在双流机场候机大厅门口,他看见一群孩子在为希望工程募捐。他触景生情,10多年前,爸爸那愧疚的声音又在他耳边响起:爸爸穷,没有办法送你上学……那眼神,那声音,都让他永生难忘。一股冲动和欲望在他胸中涌动。他掏出1000元,郑重地放进了募捐箱。

事情过去也就算了,他却不断地浮想联翩。思想是行动的孕育之母,他不断思考的结果是,他捐建了希望小学。

如果是为了追逐名利,捐建一个也就算了,而他又捐建了第2个,第3个……捐建了第10个,第20个……捐建了第40个,第50个……到2002年,他已经捐建了72座小学。

谁都知道质量互变的道理。捐建一所小学,和捐建72所小学,其心理内涵肯定不能同日而语。谁都能掂出后者的心理分量。有人可能会说,他肯定是钱多得没有地方花了。

我们去看看他的公司。他的公司总部至今还在平阳县招待所,是租用顶层的七间房子。几乎没有任何装修。一个大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的地面还是水泥的,这在当今中国,恐怕已经很难找出第二个了。再说了,一个承建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公司,没有自己的办公大楼,也似乎不可思议。而捐建72所小学的钱,可以建多少个办公大楼呢?

他是不是捐建了72所小学就满足了呢?不。2003年1月,在第13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颁奖仪式上,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沈冰问他:“还有什么打算?”他说:“在2005年之前,捐建100所希望小学。”到那时,他的捐建行动就持续9年了。

2000年7月,捐建一所小学之后,他当时正在施工的一个工程就没有赢利了。公司财务说:”咱们这个工程又白干了。”他说:“没有白干,”他的手一指,“不久那所学校就建完了,怎么能说白干了呢?”

在施工工地的工棚子里,林圣雄和工人们住在一起,常有工人说:“你的生活质量这么差,却没完没了地建学校,一点都不懂享受,你图个啥呢?”

每当这时,他总是拿出一沓孩子们的来信,深情地说:“从这些信里,能够感受到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这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心灵的满足和安慰。面对这些,我还能有什么别的可图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