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家儿郎冠军侯:霍去病
27202900000008

第8章 7、天子的调教

正如刘彻所说的,霍去病两个多月没有进宫来,今天既然进来了,自然还是要到后面去给皇后请安的。

未央宫里,舅甥二人一前一后地走着,一路上遇到的宫人躬身避道,但又忍不住悄悄地觑目偷看。不管男人们对这外戚出身的舅甥两个有什么复杂的看法,女人们还是要单纯很多,迷恋外表的她们,是无法不注意到这样的美男子的。

大将军卫青今年三十岁,他的相貌与气质都与自己的胞姐、当今的皇后很接近,是非常的清秀与谦和,然而一旦他身着戎装,你就会发现,这个清秀谦和的面庞与那身英武的戎装构成了一种效果奇特的对比,真令人的眼光不能不胶着在他的脸上。

不过,女人们早已经悄然分成了两派,年长一点的还是更喜欢多看大将军几眼,而待字闺中的少女们,则有很多对年轻的霍去病念念不忘,长安城中贵戚公子无数,作为其中最耀眼的那一个,他那种英姿勃勃、神采飞扬、自信而又无所谓的态度,轻易地令很多年轻的芳心怦然而动。

皇后卫子夫的宫中,此刻也是花团锦簇,卫氏姊妹都在,老远就传过来皇后的二姐卫少儿嘻嘻哈哈的笑声。霍去病听到母亲的声音,心里不由得暗自好笑,自己的这个母亲啊,真的是太能演了,她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知道她在演呢?

在众人的眼光中,卫少儿是个令人轻松的人物:她永远都是毫无心机地嘻嘻哈哈,别人碍于贵妇身份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在她那里都是百无禁忌;她也永远都是打扮得桃红柳绿的,恨不能要跟自己丈夫最年轻的侍妾看齐。

当年卫少儿嫁给陈掌时,并没有把儿子一起带进陈府,不过霍去病并没有责怪母亲,在他的心目中,母亲尽全力把她自己的日子过好,无论遇到什么难关、遭到什么非议,都是嘻嘻哈哈地面对,已经是对自己最大的帮助了。

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记忆,就与母亲有关:那时的他走路还不稳当,两手抱着一个蒲垫,跌跌撞撞地跟在母亲身后转悠……那个蒲垫,是母亲给他喂奶时惯常坐的,他边走边爬地紧跟着母亲,是在等母亲什么时候有空给他喂奶。

而母亲呢,则在忙着梳头妆饰,因为作为平阳府里的舞伎,夜宴时她要在旁边侍奉。好容易梳妆完毕,她连忙盘腿坐到那个蒲垫上,把儿子拉到怀里,让他饱饱地吸吮一顿甘甜的母乳,然后她把沉沉睡去的小家伙放在一边,自己则匆匆离去,因为贵人们的夜宴就要开场,她上场的时间就要到了。

当有一次霍去病跟母亲谈起这段记忆时,卫少儿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你居然还记得那个蒲垫?路还走不稳?你刚刚一岁就走得很稳了。”

“那这就是一岁之前的事情呗。”

“不可能!不到一岁怎么可能记事呢?”卫少儿一口否认。当儿子的只好苦笑,从小到大,母亲从来就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到底有多聪明。他自从出生就没有怎么哭过,当初在平阳府时,有些仆妇还说:“这孩子恐怕是个傻子吧?哭都不会哭!”聪明如自己,襁褓时期还会被人当成傻子,霍去病对某些人的眼光,确实也有种不得不服的感觉。

这时候皇后温和的声音响了起来,“去病,你好长时间没有进宫了,表弟表妹们都说想你了呢……”

临近的一个宫女听到皇后这么说,连忙蹲了一下身,好像是要去叫皇子和公主们过来,然而她随即看到,皇后不为人察觉地轻轻摇了摇头,便赶紧又站稳了身子。

卫皇后看着这个长大成人的外甥,不由得想起了十几年前的往事。

那时的卫皇后还是卫夫人,正怀着第一个孩子,有一天卫少儿进宫来看望妹妹,把自己不到三岁的儿子也带上了。不想姐妹俩刚说了一会儿话,便听得圣上就要过来了,于是卫夫人赶紧把姐姐和外甥安排到偏殿,因为这孩子素来不哭不闹,也就没人担心他会吵到圣上。

刘彻那天有些感冒,头痛身重,一进寝殿就直接躺了下来。满宫里静悄悄的,没人敢出一点声音,没想到就在此时,偏殿里的小人儿却突然大哭了起来。这孩子平时不哭,可谁知道真哭起来声音却响得出奇,眼见圣上被惊得一坐而起,大家全都出了一身冷汗。没想到圣上静下来听了听,不怒反笑,“吓出一身汗来,身上倒一下子轻松了!谁家的孩子?抱来朕看看!”等见到了这个长得特别可爱的小男孩,再看看身旁爱妃的大肚子,他不由得更是高兴,干脆给这孩子赐名“去病”。

虽然那一次卫夫人生的是个公主,但是作为第一个孩子,已经足够让刘彻喜极欲狂,对她的恩宠日日加增。过了两年,她再次怀孕,那时候已经嫁给陈掌的二姐卫少儿,还是经常入宫探望,五岁的小去病也还是时常跟着,到了宫里大人们叙话,他就不声不响地自己转悠着玩,一点也不用大人费心。

有一次刘彻又来看望卫夫人,小去病正在附近静悄悄地一个人玩,谁也没有留意他。帝妃二人闲话,不知怎么地说起了天上的星宿,卫夫人说道:“人都说天上有二十八个星君,臣妾觉得真是复杂。”

刘彻则说道:“并不复杂,二十八星宿是按方位分的,东北西南各有七星,用四句诗来说就好记了,”说着便慢声念道:“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听到这里,卫夫人不由得娇笑道:“陛下还说不复杂呢!这么长,又这么拗口,就算教给臣妾,臣妾也不可能记得住呀!”

刘彻也宠溺地笑道:“当然不是要你记住,你在孕中,千万不要费脑子。”两个人说着就换了别的话题。

过了十来天,还是在同一座宫里,刘彻静悄悄地走进前院,一眼看到虎头虎脑的小霍去病,正蹲在一株桂花树旁边,一边摆弄着什么东西,一边嘴里还在念念有词。随从的太监看得清楚,这孩子手里拿着的居然是一把小锯刀!而且正在一下一下地锯着那株名贵的古树!不由得就要上前制止,却被圣上一摆手止住了。

因为刘彻听出了这小孩正在念叨的是什么,“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过耳不忘!刘彻先是吃了一惊,随后又暗自点头。此时卫夫人赶出来接驾,刚要低下身去,刘彻却一把搂住了她,突然地说道:“你一定要给朕生个儿子!”

卫夫人不由得仰起脸来,对方则爱抚着她的肩膀,又加重了语气,“你记好了,这事就靠你了!”

“陛下怎么这么说?后宫又不是只有臣妾一个……”

刘彻眼睛看着小霍去病,半玩笑半认真地说道:“朕发现你们卫家的女人,生出的儿子都很不错,你看卫青,还有去病!总之你可给朕记住了,这样的儿子朕也想要一个!嗯,就像去病这样的!”

遗憾的是,卫夫人这次生下的又是公主,刘彻失望之余,更加盼望了,恩宠也是有增无减。在连生三女之后,卫夫人终于生下了皇长子刘据,刘彻立刻立她为皇后,同时大赦天下,这一年他是二十八岁,而她二十七岁。

从过耳不忘那一次开始,刘彻就经常把小霍去病叫进宫中,亲自调教,引为乐事。那时候这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是一把小锯刀,按说这东西在宫中是绝对不能拿的,何况还是在至尊的身边,可是刘彻却对他十分纵容,不但不准别人夺下他这件玩具,还任由他研究各种木材的质地软硬,当然,也因此祸害了未央宫中的不少树木乃至器物。

对少时的霍去病来说,他有两个自幼崇拜的男人,一个是他的舅父卫青,另一个就是他的这位天子姨父了,小时候的他,总是有意无意地模仿着这两个男人。对刘彻来说,很多年里霍去病都只是个小孩子,所谓调教,除了指导一下他该看什么书,其实并不可能真正地与他谈论什么,然而,得天下英才而欣赏之、引导之、提携之,自古以来都是身居高位者的一大乐事,何况霍去病还是他的一个姻亲晚辈,他作为大家长,心里对其有着一份亲近的感情。

后来霍去病能够在十六七岁就出任票姚校尉,即便他的舅父是大将军,如果没有天子的授意和支持,这件事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这充分体现了天子对他的了解和信任。而他立功后被封为冠军侯,尽管封侯本身是按照制度来的,但是“冠军”这两个字还是很特殊的,这两个字充分地体现了天子对他的厚爱和期待。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天子的厚爱也不尽然是一件好事,也给霍去病招来了不少嫉恨。当初破格任命他为校尉的时候,说闲话的人就不少——这明显就是外戚暴发户的裙带幸进嘛,当然会被真正的世家名门所不齿了。等到立了功,你说天子赐个什么名字不好,偏偏又要用“冠军”,冠军冠军、勇冠三军,这等于打了所有其他人的脸啊,别的人能服气吗?

霍去病虽然傲气,本心上并不在乎这些,但是他也很聪明,知道犯不着无缘无故地招人恨,所以选择了在军营里匿迹一段时间。至于刘彻,他不仅是不在乎这些的,而且就是故意这么做的,当他说出“冠军”这两个字的时候,不但带着一丝自鸣得意,而且更是带着一层敲打其他人的意思:“你们那么多的世家子弟,整天说朕不公平、说朕任人唯亲,你们看看朕调教出来的人到底厉不厉害?你们说朕没给你们机会,你们自己掂量掂量,这种仗换了你们能打得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