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重生之锦时
2569000000018

第18章 扬帆起航(二)

“她那人嘴巴大得漏风,说话都没准的,你小孩子家听什么信什么。钱哪有那么容易好赚,听她就见鬼了。”

胡淑慧没想到自己儿子居然这么有心家里的事,猛然的,她发现自己对儿子好像很不了解。

她只知道他很乖很懂事,现下,他的表现依然能够说明他是懂事的,但除此之外,他似乎有很多她不了解的方面。

比如他刚刚言行举止中透露出的大胆和主见,就是她前所未见的。

“为什么不信,她家不是刚刚给儿子买了台电脑嘛。姨丈家这么有钱,都是表哥求了好久才舍得买的。她家要是没这点收入,哪买得起电脑。”

03年的电脑可远远没到烂大街的地步,价格普遍昂贵,还是典型的家庭奢侈品。

能买得起电脑的家庭,条件至少也得有小康水准。

前世,宁泽曾多次帮母亲到那应该是全清河第一个涉足头花加工行业的人家里去交货拿货过,他对那家人的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

他知道那家人家境起先很普通,男主人是个有活就干没活就闲着的油漆匠,女主人原在服装厂做裁缝,两个人供应一个上大学的儿子,日子起初过得是紧巴巴的,连曾经陷入过困境的他家都不如。

就在上上个月,那家女主人机缘巧合下结识了一位来自义市的老板,接触到了头花加工行业。

她抱着尝试的心态试着拿来做了做,结果一举成功,日子过得是蒸蒸日上,仅仅入行了四五个月,月收入就不断翻番达到上万。

宁泽知道母亲虽然不清楚那家人的未来,但对那家人之前的事还是有所了解的,他相信自己这么一说,母亲自己心里肯定有数。

“他家都已经做了,我们再做不好吧?”

胡淑慧是个不喜欢与人相斗的人,她确实被宁泽说的有些心动了,但一想到自己要是入了这行业,那就避免不了和那家人竞争,这让她心有犹豫。

“有什么不好的,赚钱最重要。我们家是全县第一个开音像店的,还不是快被后面开的挤垮了。现在是市场经济,只要有本事,人人能入场,成王败寇,胜者为王。妈你要是不敢争,就什么都没有。当年咱家如果狠下心在知道他们要开大音像店的时候把店面扩一扩,我们家肯定也不会缩成现在这样。你不是一直也挺后悔这事的。机会错过就没了,趁现在他们也还刚开始,咱们进去还有机会。”

在宁泽的记忆中,前世那家率先在清河做起头花加工的并没有风光太久。

因为风光的开始中暗藏了许多故事。

大概三个月多后,就在那家人贷款买了新房的同时,那家女主人跟着放弃了头花贸易的行当跑去海省办房地产公司的义市老板跑了,一时间闹得家破人散,她家的头花加工事业也就搁浅了下来。

一个赚钱的行业一旦进入人的视野,试图了解接触它的人就会逐渐变多。

由于涉足的早,她家一开始几乎垄断了清河的头花加工行业,这一溃散,好些个觊觎已久的人趁机加入了进去。

正好,03年义市进入了新一轮爆发式增长期。

随着内需提升出口市场的日益扩大,作为内贸和外贸结合的来料加工行业也出现了突进式的增长。

福贸市场也好,小商品市场也好,仅批发头花的店铺就有成百上千家。

进入市场,一整层望去差不多都是做头花生意的,可谓壮观。

但头花并不是什么复杂的东西,其单位售价低廉,又不方便机械化生产,注定了是个劳动密集型手工行业,只能以量取胜。

为此,头花行业的生产地必须是一个劳动力极其廉价人口集中人口数也不少的地方。

义市周边的县市大多各有成就,不是什么东方演都,就是什么建筑之乡,人均收入都不错,不少还是全国百强县,能大规模投入来料加工这一行业的地方少之又少。

清河是义市周边最贫穷的县,在经济上一直拖后腿,但人却不少,尤其是县城,人口少说有七八万,大部分都在中等收入水平以下,愿意打零工做些小手工活的很多。

有市场需求又有劳动力基础,在那些有意做头花加工之人的跑动下,清河头花加工的规模一夜间出现了爆炸式的发展。

光是QH县城就有十来家做起这一行业的,其中有三四家都在半年内冲击到了月入过万的收入水平。

0304年清河一百平方米的房子也就是十五二十万的,月入过万那绝对是小康以上的水准。

宁泽家是整整慢了别人将近两年后才加入的,靠着宁母的勤劳友善,倒也是在大半年后做到了月入过万。

但那时候,宁泽的店早已经被迫关门了,宁家也从困境的泥沼中慢慢走了出来。

宁泽此生可不希望自己家先经历低谷再从低谷中走出,毕竟宁家此前已经起伏了一次,其中辛酸,宁泽不想再尝,他也不想让父母尝。

现下,进入头花加工行业的时机不可谓不好,就算有竞争,也大有机会,宁泽是铁了心要抓住这一机会的。

“你这些话是不是有人教你的?”

宁泽的话句句在理,但口吻过于老成和他的年纪极为不符,胡淑慧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儿子居然能说出这么一番话。

她觉得肯定是宁泽接触到了什么人,然后从那人身上听了些门道。

“没人教啊,是我自己这么想的。妈你觉得我有没有说错。”

重生的人想法不要太多,宁泽只恨自己没法向母亲一一灌输。

“那就去看一看吧,你知道福贸市场怎么去么?”

听了宁泽的话,胡淑慧还是不太敢相信宁泽突然要她自己做头花加工是他自己的主张。

但一想宁泽说得头头是道,她觉得反正看一看又不会缺胳膊少腿的,便打算和宁泽去他说的福贸市场看看。

“知道,坐11路公交就能直达,妈你跟着我就好了。”

一听母亲答应,宁泽如释重负的同时心中是乐不开支。

“你怎么那么清楚?”

宁泽这一看就是把什么事情都弄清楚了,没人指点,怎么都不可能做到这种程度。

暗忖着到底是谁和宁泽说了什么,胡淑慧的心里隐隐有些担心。

“我问同学的,就是他家亲戚在做头花的那个。”

宁泽不无心虚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