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怒沙潜影
23419900000127

第127章 动身

俞教授说的很动容,愤慨与肃穆并存,大有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气势,可能是觉察到自己的言语有些不合时宜,叹了口气,眼见时间不早,便嘱咐大家早点歇息,明天一早动身。

科考组听得俞教授一番肺腑之言,也是面色沉重不已,暗自打下决心势必完成科考任务。

我也多少感染了一些愤慨的情绪,尤其是观察到俞教授不经意闪过的忧虑与痛苦,总觉得他话里有话,心里隐隐渗出不祥的预感。

有时候,人的第六感并不完全是心理作用,从生物学角度来理解,这种预感是人这种生物在自然淘汰法则进化中培养出来的,对危险近乎本能的预警直觉。

它调动了人类最原始本能的感知潜能,觉察出自然“动”“息”之间的微妙变化,对即将发生之事作出综合逻辑分析判断,然后在我们大脑里释放转瞬即逝的电刺激信号。

由于我们已经适应了视听器官的处理方式,这种本能感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退化,已经深深的隐藏在我们的边缘系统,即使它被偶然触发过,你也不曾注意!

事实是,我的预感一向来的及时、准确,后来发生的诸多事件,也印证了这一判断。

临行前的最后一个晚上,势必睡不踏实,脑子里反反复复想着这一路发生之事,最后无一例外的陷入了毫无头绪的死循环。

在洋学生变着调的呼噜声中,刚眯上了几眼,就被人突然摇醒,说是准备出发。

我迷糊中看了一眼时间,凌晨3点36,外面一片漆黑,大部分人都已起床,过道里“咚咚咚”的脚步声此起彼伏。

来叫我的人是老鬼,让我出去搭把手固定物资,趁着夜色赶路,可以避开白天灼烈的高温。

我见洋学生睡的如死猪一般,便踢了他一脚,让他赶紧出来帮忙。

旅馆外面停放了五辆汽车,其中两辆丰田陆地巡洋舰,三辆福特越野皮卡,全是价值不菲的外国货。

据战前线讲,五辆车均经过适应性改装,其中包括更换前后杠、加装绞盘、加装副油箱等等一些应对罗布泊复杂地形的重度改造,另外每辆车至少配备了两个全尺寸备胎以及必要的应急修理工具,性能、生存能力绝对可靠。

三辆越野皮卡主要拉载重型物资,诸如汽油、饮用水、便携式发电机、大小型行军帐篷、科考仪器、防沙陷木板等等,其他车辆搭载队员以及充足的必备生活物资,为了以防万一,每辆车都另外配给一定量的燃料和生存物资,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使用。

通讯方面则是配备了军用级的GPS全球卫星定位仪、卫星电话、车载台、对讲机、信号弹等设备,大包小包的物资垒叠起来固定,在车顶行李架上犹如一座座小山。

除了我们十四名既定成员外,战前线又找了两名库尔勒的沙漠越野司机,**和阿不来提,他们之前参与过中科院组织的罗布泊科考项目,经验非常丰富,最重要的是家里父辈都参过军,家庭背景比较干净。

两人年龄都不到40岁,**在蒙语中是英雄、勇敢的意思,但**本人比较精瘦,不善交际,脸上总有一股若隐若现的怯意,阿不来提则壮实的多,粗嗓门,说起话来比较豪爽,让我们妥妥的放心,有他在,什么地形都麻达没有(没问题),再加上老鬼、战前线、严峰三人客串司机,考察团队共计一十六人。

亚森之前在交通工具上与我们发生了分歧,他认为骆驼是胡大指派的使者,在沙漠中要比汽车这些铁家伙可靠的多,不仅运载能力强,而且对沙暴、流沙、动物突袭等自然威胁有着极强的警觉能力;

另外,经验丰富的骆驼还能帮助科考队在沙海中找到救命的水源,在断水断粮的极端情况下,还可以吃骆驼肉、喝骆驼血,可谓浑身是宝,但最后因为找不到那么多骆驼,而且除亚森以外,没人能训导得了这些大家伙,不得不作罢,临行前亚森只得祈祷胡大能保佑科考队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