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血铺的路
22006400000009

第9章 七、热血洒国土,英雄无泪流!01

八月初九日(9月23日)的舟山群岛,郁郁葱葱,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蓝蓝的大海上,英国军舰29艘,黑压压的一片,浩浩荡荡、大摇大摆地驶来,集结舟山群岛黄牛礁一带,勘察定海洋面。

原来英军是从厦门来到舟山岛洋面,头目是新上任的侵华英军总司令兼海军司令巴加少将、陆军司令郭富少将。英军有29艘舰船(7艘军舰,4艘轮船,18艘运输船。共载炮262门),兵力4000多人(其中陆战队2100多人,陆战队属特种兵,训练有枪械、徒手搏斗、野战等)。此外,英军收买数千粤、闽的亡命之徒成立的伪军,为他们作先锋。这些先锋都是些囚犯、土匪、赌棍,敌人在武器上也占据明显优势,英军后续部队还在源源不断地开来,在兵力人数上也超过了中国守军。

见洋人如此张狂,站在山上炮台的三镇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如何能咽下这口气,向总督裕谦请战,申请立下军令状,誓死杀敌。裕谦下令激励重赏将士,只守不攻,据险而守,敌奈我何。寿春镇总兵王锡朋,率寿春兵出守晓峰岭,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守卫竹山门,而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则率部踞守土城,当敌要冲,葛云飞所在位置,是敌人的主攻方向。

此时,降职的林则徐曾在镇海协助组织防务,经历了几次战斗的林则徐,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定海必然守不住,应该主动放弃,收缩兵力,以备反击,这个建议当然不可能被采纳

八月十二日(9月26日)下午,日头偏西了,英军采取试探性的进攻,英舰4只,乘涨潮,窜入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守卫的竹山门,当其未入内港,葛云飞在半塘土城,亲自看准苗头,指挥众炮齐轰,击断敌舰前桅,敌人无暇抗拒,即退出吉祥门,又绕入大渠门,被守卫东港浦土城的定海镇游击(军衔,从三品,即副三品)张绍廷率兵击退,清军无一伤亡。英军夜闯小竹山,进逼土城,清军力战,杀敌多人。

此时,葛云飞派出侦察探子回报,英军大船30,小船70~80,约2万精锐之师,而守军只有5500多人,葛云飞大急,便飞书请求增援,裕谦怀疑葛云飞夸大敌情,回信命令死守,不要指望增援。

十三日(9月27日)午,英军仍然采取试探性的进攻,英舰4只,驶入竹山门,葛云飞督兵开炮,郑国鸿率部用抬炮射击,配合葛云飞炮队,击断英舰大桅,英舰当即逃窜。

十四日(9月28日)中午,英军采取重点进攻,英舰大船“摩底士底”号、“哥伦拜恩”号、“复仇神”号,连樯驶进,攻打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守卫的晓峰岭,英军军舰开炮近400发,王锡朋率部隐伏石崖反击,无一伤亡。后来,英军陆战队员50多人,驾驶舢板船,由竹门山登陆,被郑国鸿率部开放抬炮击退,杀伤多人。

傍晚,英军绕过定海城南,占据五奎山。

形势越来越危机!

十五日(9月29日),英军调整布署,准备打持久战。英舰5艘在五奎山南泊定,支搭帐房,并建造炮台,葛云飞乘敌立足未稳,即在土城开炮远击,打坏其帐房5顶,打死英军10多人。

十六日(9月30日),英舰向吉祥门驶进,攻打东港浦,被守军连开大炮击退。英军转攻晓峰岭和竹山二处,傍晚又以小舟登陆,均被王锡朋、郑国鸿率部击退。

十七日(10月1日)拂晓,英军利用大雾天气,乘清军饥疲交困,发起全面进攻,英军几十艘军舰冒着浓烟,像几十只巨大的乌贼,扑向浙江门户——定海,时英军前线部队已增至1万多人,尽是久经训练的精锐之师,装备精良。霎时,炮火连天,响彻云霄,葛云飞亲自开炮,击中英军舰上火药,当即焚烧,片板无存。郑执旗督战,与敌血战,身中2炮,仍挥刀手刃数敌,最后壮烈牺牲,其子郑鼎臣奋力突击,抢回尸体(其英灵运回原籍湖南溆浦县大江口镇安葬)。

清军总兵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率5000守军浴血奋战,已经坚守了六天六夜,怎奈炮台陈旧,弹药少,射程近,威力小。

英军破釜沉舟,驱使收买的伪军,即闽、粤亡命之徒1万多人在前冲锋,英军押后,分作三路:

一路由五奎山迎面攻打;

一路由东面东港浦;

一路由西北晓峰岭。

英军仗着优势兵力,分队迭进,清军寡不敌众,只能倚崖踞守。近几天中国官兵日夜苦战,不得安息,食物又供应不及时,饥疲交加,且连日天雨,衣甲尽湿,仍艰苦卓绝,往返泥泞,士气高昂,全力反击。王锡朋带领寿春亲兵,首当敌锋。

当英军在猛烈炮火掩护下,纷纷冲奔上山时,王锡朋振臂一呼,寿春兵炮火齐发,英军惊溃几散。当时的侵略军说:

“中国人下山来迎战。他们的火绳枪和抬枪的火光使满山象燃火一般。”

晓峰岭临海,英军进攻,首当其冲。

骁勇善战驰名的寿春兵,平时严格训练,射击、徒手格斗、泅渡、攀岸,个个战术娴熟,在守卫晓峰岭的争夺战中,敢拼敢杀,只进不退,十分勇敢。当时,英军驱使着闽、广收买来的亡命之徒打头阵,自己躲在后面施放冷枪,并配合炮击,分批轮番进攻。寿春兵冒着炮林弹雨,奋不顾身,竭力阻击,前队阵亡,后队继进,杀退英军数次。但守晓峰岭王锡朋没有大炮,将士所用抬炮,又皆因打热透了,炮膛打红了,不能继续装弹药接着打,他们便手持短刀陷阵,与侵略军展开搏斗。王锡朋先身士卒,左冲右突,杀敌无数。后来,英军大队逼进,王锡朋部属也先后阵亡,他不幸中炮,一条腿被打断,依靠一条腿,仍手刃蜂拥而来的敌军数人。最后,被英军乱刀砍死,壮烈牺牲。

王锡朋所率的寿春兵,骠悍死拼,杀得伪军、英军死伤遍地,晓峰岭成了伪军、英军的坟地,王锡朋所率的寿春兵,一战成名,成为中国的铁军。

郑国鸿顽强坚守着阵地,直到枪炮弹药打光。当时,有人劝他退保晓峰岭,被他拒绝,他严肃地说:

“竹山不守,晓峰岭能自存?武臣致命疆场,仍是军人的本份。国家有乱,军人当率先勇往直前。”

英军见在晓峰岭伤亡惨重,报复性地集中炮火,猛轰晓峰岭,霎时间,晓峰岭炮声隆隆,山摇地动,烟尘滚滚,中国将士死伤惨重。

英军不惜炮弹,覆盖性地炮击,名将王锡朋阵亡,晓峰岭终于失守。

英军于是转攻竹山,夺取小路,向下进攻竹山门,形势更加危急。郑国鸿镇定执旗督战,率部与敌血战,后来,他授印随身军校转交上司裕谦,自己却单骑赴敌拼杀,虽身中两炮,身上受伤几十处,仍挥刀力战,手刃数敌,才壮烈牺牲。

这时,英军正在向土城进逼,葛云飞捧抱4千斤的巨炮回击,英军血流成河。

当东进英军海军陆战队第18团攻占关山炮台南部,而停泊东港浦英军战舰和五奎山英军炮队,便发射猛烈炮火相配合,妄图三面夹攻关山炮台。情势十分危急,葛云飞朝北拜天自语:

“皇上,臣力竭了,死不足惜,只恨不能为国尽灭洋贼!”

一面取敕印遣校官送交裕谦,请发兵进剿;一面带领亲兵200多人,迎敌奋战。

英军作战记录记载:

当亚当斯陆军中校指挥第18团登陆……,进入临海的炮台的南端。正在沿着长堤退却的中国人,赶紧集合在他们的勇敢的葛将军的领导下,作了一次很体面的抵抗。

葛云飞从关山炮台,转战竹山门,将士也人人持刀械与敌搏斗。葛云飞力大勇猛,向英将一招力劈华山,英军那个将领也力大,用枪架挡,“咔嚓!”敌枪断,毙命,葛云飞的刀也折断,就拔出二把佩刀,冲入英军搏杀,转战斩杀2里地的样子,格杀敌军将士无数,大有三国赵子龙大战长坂坡的雄风。英军见葛云飞运刀如飞,凶猛,也取长刀、火药枪,围攻而来,葛云飞杀到竹山门,刚向上仰面向上攀登,不幸被敌人长刀劈面砍下,脸被砍去了一半,几十枝火枪向葛云飞轰击,并向葛云飞开炮,葛云飞身受40多处创伤;炮弹弹片洞穿胸背,仍站立竹山门崖石,手擎双刀杀敌状,尸体直立不倒,左目霍霍如生,仍像活着一样。

英军海军陆战队第18团,虽然是精锐中的精锐,也被葛云飞部杀得胆战心惊。

这次定海保卫战,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三镇总兵与众将士,以少抵多,与敌军血战6天6夜,一场惊心动魄地恶战,杀得轰轰烈烈,连英军官兵也非常佩服中国军队“表现得很英勇”。英军作战记录说:

汉军总司令葛将军在长列炮台中阵亡。他的僚属和我们的军队短兵接战,都英勇地与他同时殉节。高地上的旗手选了一个最显著的地位,站着摇旗,丝毫不怕落在他四旁的从轮船打来的炮弹。最后弗莱吉森号的一颗炮弹把他打倒,另一个人赶紧取其位而代之。

在这次保卫战中,清军以牺牲3千多人,伤1千多人,毙伤英军1千多人,伪军2千多人,击焚英军火轮船1只,大兵船3只,舢板船多只。

定海沦陷。

英军占领定海城。

只是英军武器装备优于中国军队太多,人数是中国军队的4倍,占了利器、人数的优势。

由于王锡朋率领的寿春兵,在定海保卫战中特别英勇善战,敢于拼搏,没有一个人后退,没有一个人投降,杀敌最多,英国侵略军对寿春兵恨之入骨。所以,他们占领定海后,指名道姓要报复寿春兵,大肆搜捕寿春伤兵,并勒令定海居民,不许藏匿渡载寿春兵,疯狂进行血腥报复。

英国侵略军的凶焰,却受到当地徐保领导的“黑水党”游击战的沉重打击。

入夜,黑水党的会员们,神出鬼没,对英军进行暗杀,零敲碎打,积少成多,每天夜里总能杀死几个或几十个英国兵,杀得英国兵胆膻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