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索尼法则(世界500强企业发展丛书)
15554700000007

第7章 制造一(5)

1967年美国召开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展示会,包括我在内的七人一起做出了样品。第二年即1968年4月,采用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方式做的第一号机“KV一1310”开始出售。1972年,又出售从偏转90度的显像管扩展到114度的广角、实现厚372毫米的微型化风格的“KV一1813”电视机。至此,索尼的家用彩电已从众多生产厂家中脱颖而出。

■设计优先的8毫米摄像机

1973年我被调到第二开发部。我的上司木原信敏于1964年开发了世界上最早的家庭用录像机“CV一2000”。

我在第二开发部时,着手8毫米摄像机的开发。井深先生激励我们说:“记录密度要提高10倍,2倍、3倍都不行。”我们说:“一下子提高10倍恐怕很困难。”井深先生便说:“那就先做到要求的一半吧。做了一半,就知道哪儿行哪儿不行了。”实际上第二开发部做的许多试验品,有很多是不实用的。但是在这些失败的试验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木原先生教给我各种各样的知识。印象特别深的是“看看技术的本性”。坦白地讲,我现在也回答不出技术的本性是什么,但看看木原先生的做法:当新的想法涌现出来时,自己马上就去做出样品,把设想具体地呈现给人们看。能够很快地做出来的东西,本身就是好的。

木原先生说:“森尾君喜欢做的事就去做吧。”他让我干自己喜欢的事情。部下对技术前辈提议:“这样试试吧。”回答常常是:“不,那个以前试过不行。”木原先生即使自己以前做过失败了,部下说想再试试时,他还是让他们干。世界上技术和物质基础在不断进步,有些事以前失败了,现在却可以成功。更重要的是,对部下想干的事予以否决,弟子永远不会超过老师。弟子超不过老师,技术就不会进步。老师失败也让弟子再挑战,成功了,技术就进步了。当然木原先生说的“干干试试”后,结果还是失败的事也有不少。“是吧,不是说过了吗?”这样说的时候也有。但是,意外地成功的事例也有很多。木原先生对部下干的事有着宽广的度量和胸怀。我想,也只有在索尼部下对上司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1977年基于制造80年代的新vTR的想法,成立了“80项目”组。1980年的正月,岩间先生说:“用CCD(用电荷结合素子)照相机制造出录音、录像一体型VTR摄像机。”那时候我在索尼中央研究所忙于新半导体CCD的开发。我想如果使用CCD,摄影机可以做得更小。虽然这么说,到底怎么做呢?我便与设计的负责人商量。结果决定先做出实物模型。于是,我们这些技术人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开始努力。为了减少盲目性,在毫无头绪中,决定先把它做得小些。开发期限只有6个月,如果确立了明确的目标,技术人员就能发挥出两倍甚至三倍的能量来。在开发产品时,设定目标的同时,把期限定得短些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说“做好了就拿过来”之类的话,反而磨磨蹭蹭什么也拿不出来。不管怎样,如井深先生所说的,索尼的开发时间是其他公司的一半,这是从东通工时代就开始的传统。1980年摄录影机宣告成功,其总重量成功地控制在两公斤以内。

翌年即1981年,8毫米型摄像机开发的期限到时,我们抱着那个原型机,来到事业部所在的厚木工场里。顺着井深先生的“开发出产品的人应该把它生产出来”这一思路,我参与了从开发到制造的一系列工作。

1985年录放一体型摄像机一号机“CCD-V8”开始出售,但是翌年即1986年日本胜利公司开发出更轻便的摄像机,比我们的8毫米机更小,这是我们的疏忽,因此,毅然决然地下定决心,向更小的摄像机挑战。同年,“88项目”组成立。当时“88项目”组好像由8人组成,也可以说体现了索尼人的童心未泯。即使需要9个人,因为是“88项目”,所以就决定要8个人。认为8个人出9个人的力就行了。“88项目”组的设想是“做出梦想中的8毫米摄像机”,这是井深先生的梦想,也是每一个开发人员的梦想。最初进行的是设计讨论。也就是说,不论能否做成,先勾画出梦想中描绘的摄像机。索尼一旦设立了最初的目标,行与不行都要进行技术开发。在这里,产生出布莱克斯。8毫米摄像机的产生也是这样的。设计者“真想要这样的东西啊”,于是设立目标,我们技术人员觉得不全力以赴不行,不做得更小不行,因而竭尽全力。更进一步说,索尼的做法是,最初设立目标,“我想做得这么大”,然后再从技术上设法实现。

1980年宣告实物模型成功时也是如此。

但是,正如想象的那样,进入开发阶段后,往往会经受许多艰难困苦。竞争方式选择的设计草图,首先它的大小要能装进口袋,而且最好不向外突出。但是,人们认为目前带有性能很好的照相机镜头、麦克风伸出的摄像机,不是也可以录下清晰的声音、摄下美丽的画面吗?如果要与设计相接近,首先必须把镜头做小。按当时的技术水平,还做不出6倍的可变焦镜头。“88组”尝试着采用可取下的镜头或不做6倍的镜头,但这些妥协的方法都未能成功。最终只能专心研究6倍的可变焦镜头。

在不放弃CCD性能的前提下,成功地将镜头做小了。

另外还在麦克风上花费不少心血。麦克风伸出来,外表好看,设计也轻松,但实际上多余的声音也会被录进去。正在不知所措时,我想起了大贺先生的话:“磁带录音机得以普及的原因有三条。首先是磁带盘变盒式,第二是有了检查核对录音水平的自动化装置,第三是麦克风埋入录音机机体中。”在大贺先生这席话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麦克风埋入录音机本体特别困难之类的内容。就连在磁带录音机上都很困难的事,在摄像机上能做到吗?但是既然设计者提出了埋入的方案,我们认定无论如何都必须想法实现。有一天,芝浦技术研究所的间频研究部的工程师发明了用两个麦克风的方法,外部的声音用加强方式去收进,机器内部的杂音用减弱的方法来录进。“就是这个方法!”我想。赶紧装置两个麦克风。1988年,从攻克两个技术难题出发,我们完成了“CCD-TR55”机,这是“88项目”组的研究成果。

“CCD-TR55”摄像机作为护照大小的便携式摄像机的代表获得极大好评。

在广告里使用护照尺寸这一广告标语,是现任索尼游戏机广告负责人佐伯雅司君的提议。在那以前摄像机一直是父母给孩子过生日时摄像或爷爷在孙子开运动会时摄像用的,仿佛只是记录孩子成长的工具。于是我们想,人们出门旅行时不是带着普通照相机吗?把摄像机也做成带胶卷的照相机式的,旅行也可以带出去,不是很好吗?

实际上,“CCD—TR55”出售的前一年,被称为“CCD—v88”的机型已经出售了,型号虽小,镜头却夸张似地很大,麦克风突出向外,虽然它又轻又小,不过,这样向外突出着,不能装进口袋里,消费者因此不买帐。事实上,如果和别的东西一起装进包里,镜头可能会被碰坏,麦克风也会被折断,出去得带两个包。“拿两个包去旅行?”消费者首先会这样说。我们想非首先解决这一突出问题不可。因此,CCD-TR55的设计首先把目标定在可以携带旅行。

虽然CCD-TR55适合市场投入,但具体实行起来仍费尽心机。虽然是1989年7月1日开始出售,但土坛工场1989年3月联机,通常情况下估计5月左右可以出售。但当时却做好6万台左右贮备着。在一定程度上预想它可能呼地一下很畅销,因此推迟到贮备了6万台以后才出售。广告也采用不出现实物、使人渴望知道的悬念式策略。在公司的董事会上,部门经理暗示地说:“贮存了这么多产品,占了60万元资会哟。”结果在暑假旅行旺季前的7月1日开始出售。

真让我们说对了。按最初的约定,10月份在美国出售,翌年在欧洲出售,结果生产跟不上,职员们发出了惊异的欢呼。实在没想到那么畅销。大成功的秘诀在于它的小型化策略,即旅行时可以携带的构想,特别是为了这一构想而绞尽脑汁的努力。我想还有比这些更重要的是绝对不妥协的精神,我深切认识到只有不妥协才会取得成功。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在开发8毫米摄像机时,赤字不断,度过了艰难困苦的时期。大贺先生对作为事业部长的我说:“不能因为贫穷就变得迟钝,也不能因为赤字就削减必要的经费。即使赤字也要好好干。”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因为当时我四十五六岁,还算年轻,背着很大的赤字时让加油干,又觉得力不从心。特别是1986、1987年,非常艰难。

客人要求细致的画面,要满足这种期待有很多障碍。还有,1987年的夏季到秋季,客人因为买不到商品向店员发火说:“怎么光做广告,不卖东西!”店员只能解释:“卖,卖,只是CCD的产量无法提高,跟不上供给。”遇到一万台的订货,只能道歉地说:“非常对不起,现在只能提供2000台。”

这样在我从事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和8毫米摄像机的开发时,索尼跨越了AV(视听器材)时代,迎来了下一个挑战目标,那就是创造以AV为起点的商业领域。索尼的技术开发一贯追求的是以前没有的新产品,这种追求今后仍会持续不断。这就是索尼保持索尼特色的姿态。

索尼法则之四

工作不是靠组织去做,而是由人去做

索尼显示器公司设计中心——DC组组长

风间重之

1964年6月17日出生

风问先生不善于回答“您有什么爱好?”这样的提问。

工作,紧跟着是两个孩子的事,没有时间培养自己的爱好。

只觉得在空气清新的地方,与自然融合在一起,做些木工、陶艺、染布或烹调等消遣就是最高境界。

我还在武藏野美术大学的工艺工业设计学科学习时,对于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就抱有两个希望。首先,因为我很喜欢木工,大学毕业后想从事做家具的工作;还有一个希望就是,即使是制造东西,也不只是作为设计者仅从事设计部分的工作,要像手艺人那样,从头到尾把一件东西做完。

进人手艺人的世界与其说是就职,不如说是去当学徒。

许多人中学毕业马上就去拜师学艺。我想,和他们相比,大学毕业后才开始当学徒,是不是太迟了?

即使这样,我也没有放弃做木工的理想,找工作时,最初到雅马哈公司参加就职考试。在雅马哈能运用木工技术,不只是做乐器,还能做高档家具,这是雅马哈的魅力所在。

可是,我落选了。这时,我心中剩下的就是自己构思、自己设计、用自己的双手把它做出来,然后去出售——全过程都自己去做这一希望了。

正在这时,偶然听到在索尼工作的、过去来往较密切、比我高一级的校友的话。他说:“在索尼就可以自己把工作从头干到尾哟。”比如,常听说在汽车公司、制造厂等处,多少年只能负责做门钮、做室内装饰工作。和那些相比,“在索尼自己可以把工作从头做到尾”,我听了这席话,觉得索尼好像挺适合自己,于是就去索尼求职。